文 | 鄢小红(成都泡桐树小学教师),致力于小学生国学教育探索。2014年,获中央教科院第十四届优质课评选国家级一等奖。
起始:一提“国学课”,我心里就打鼓
近几年,我所做的就是对教材中古诗文篇目进行纵横扩展和教学设计,即便是这样零散的尝试,也如点点星光,足以把乏味的课堂照亮——
每一次对教材中古诗文的解读都恍若穿越时空的旅行,每一次课堂的容量和深度都远甚于教参要求的课例,孩子们因体味到古诗文精妙之处而时时放光的眼神,也如湖面激荡的涟漪,传递着激荡人心的力量。孩子们热烈的回应更激起了我的热情,我坚信,“古诗文、国学经典、传统文化”值得在小学语文课堂上获得重要且尊贵的地位。
于是开始设想:
如果从一年级开始带一个新班,在不同年段开设不同的国学课程,建立一个持续而完整的国学课程体系,经过六年的系统学习,孩子们会在这样的浸染里长成什么样呢?
这是一个宏大且需要坚持的课程研发设想,但近几年经历一些国学经典浸润过的我无法停下这个构想,我急迫且坚定地要去做,所秉持的“教学相长”的经验给我注入了信心,教学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也正因为国学教学具有挑战性,它才如此吸引我。
几年前,和大多数老师一样,一提“国学课”,我心里就打鼓,再喜欢都不敢碰。因为在小学圈子里我们这样的中年老师,几乎没有古典文学专业知识结构来打底,怎么敢去碰?可是,当我拿起《史记》读,重读《红楼梦》,寒暑假每天诵读《论语》《老子》,自己迷醉于经典的同时,也渐渐有信心站上讲台。
突破:反思国学热,重新寻找课程支点
通常,很多开设国学课程的学校在一二年级选择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等,以反复朗读、不求甚解,达到流利背诵为主要教学策略。但我一直对孩子整本背诵、略知大意的教学方式存在疑虑。从某种意义上说,六七岁的孩子记忆力强,只要反复诵读,达到背诵是不困难的,也很容易在整篇背诵的感觉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可是,我仍然不愿盲目采取这种流行的读经方法。且不说《弟子规》这样的书里有些内容已经不合时宜,只是让孩子囫囵吞枣地去背诵,没有思维的刺激、语言的感悟,如容器一样被动接收,我担心孩子的大脑被固化的东西塞满而钝化,幼小的心灵被一些道德训诫束缚而丧失敏感。
多年教学经验养成的直觉让我摒弃了《弟子规》之类所谓经典的诵读,然而让一二年级的孩子读什么呢?很长一段时间成了摆在我面前的难题。
我选取的另一个坐标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课标里明确规定低段语文的学习重点是“识字”,那我为什么不能把“识字”与“国学”结合起来呢?选择教材中一部分要求认识的汉字,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以这些汉字的起源、演变、古今运用为教学内容,带着孩子们走进有趣的汉字王国,真正去认识这些汉字。慢慢地,低段汉字文化课程的构想渐渐明晰起来。
课程研发的前奏是补充专业知识,我开始了一年多与汉字相关专业书籍的阅读,左安民的《细说汉字》、流沙河的《白鱼解字》、唐汉的《汉字密码》、瑞典作家林西莉的《汉字王国》等书籍既给我带来阅读的乐趣,也为课程的研发储备了丰富的查证资料。
探路:带领孩子走进汉字的秘密王国
一年级上学期对于孩子们来说,是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根据开学生字测查表调查统计,我班有十多个孩子几乎没有学前识字,识字量非常小,全班平均学前识字量较少。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并不太主张学前以任务的方式让孩子认识太多的字。据此,孩子们在一年级上学期的主要任务是顺利完成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初步养成规律的小学生活习惯。所以,我决定把汉字文化国学课程放到一年级下学期正式启动。
第一次课讲“人”字,通过“人”字的象形图片,感知撇和捺是由一个站立的人伸长的手臂和腿演变而来。带着孩子们诵读《说文解字》对“人”的诠释:“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三字经》里的“人之初,性本善。”感受远古时代人们对“人”是万物中最尊贵的存在的理解。“人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是能激发所有孩子好奇心的话题,当然,在国学课堂,我不会对这个话题做生物学科的诠释,就让孩子们听听神话故事《女娲造人》吧。这大大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低段的孩子尤其喜欢听故事,“女娲把柳枝一甩,落下的点点泥土就活化成一个个小人……”神话的虚构和夸张把孩子们带入奇妙的想象天地。讲完这个故事,让孩子们想象“女娲造人”的情景,并画下来。孩子们创作出第一幅国学课的写绘作品,并开开心心地带回家,讲给爸爸妈妈听。第一次课顺利结束。
汉字的象形构造、经典文句、相关故事凸显国学课堂的特点,而一切内容都落在真正意义的“识字”上。以此为初步模板,第二讲是与“人”有关的字“从、众”,第三讲是“北、化”。与人有关的几组字讲完后,进入与“手”字有关的字。十几讲下来,一边实验一边调整。
形成汉字文化国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以一个字为单元主题,选择一组或几组相关联的字进行教学。
例如以“丝”为主题的字设计了两组,第一组“糸、丝、纠、经、纬、编、绝、继”,第二组“紧、系、紫、素、累、絮”。
教学内容以模块的形式构成,有以下几个模块:
造字故事(汉字的发源),汉字演变,古为今用(汉字在生活中的运用),国学积淀(与某个汉字相关的国学经典名句、古诗等),国学故事,我的汉字故事(创编汉字故事)。这几个模块是教学内容的基本构成部分,可根据汉字特点突出某一模块内容。
侧重识字的趣味性。
在选择汉字的时候,就要有所考量,一是这个汉字本身有故事,这样的汉字信手拈来,象形字和会意字几乎都有故事蕴含其中,例如“火、水、沙、比、友”等等。二是这个汉字的生发能力要很强,即与这个汉字相关的常用字很多。造字故事讲述的大部分是象形字,用故事的方式把祖先造这个字的情境还原,这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吸引力。
例如一个简单的“水”字,《说文解字》释义为“象众水并流,中有微阳之气也。”《象形字字典》里甲骨文“水”是这样的,像峭壁 上落下的液滴。
有的甲骨文像崎岖凹凸的岩壁两边液体向下流泻飞溅的样子。
当我从不同的资料上查阅到“水”的不同释义时,会把这些释义选择一些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水”在成长中的细微变化和丰富。课堂上,关于“水”的诞生的故事就出来了:当我们的祖先看到水从山崖上流下来,就用线条画下来,中间弧形线条表示高高的山崖,两边断裂了的弧线则表示水流。配上一幅山崖流水图,孩子们一下子就明白了“水”的本义。在小篆的书法作品中,三点水仍然保留了水的象形符号。这样认识“水”,孩子们觉得有趣多了,因为它有了情境、有了画面、有了浅显易懂的本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字在形象和含义上都在演变,有各种字体的演变历程,也有丰富的引申义。“汉字奇妙的演变”是我想给孩子们呈现的重要一面。一个汉字的含义不是以唯一知识要点呈现给孩子,而是用一种开放的认知态度去感悟、理解汉字的诞生和成长。
培养孩子对汉字的感受力是关键。
在我看来,汉字是有生命的符号,有些汉字饱含感情,有些汉字部件搭配很巧妙,有些汉字有趣可爱。当我们把汉字当成有美感、有故事的生命去理解、去欣赏,无疑会产生一种喜爱汉字的情愫,也无疑会培养对汉字高度敏锐的感知力和审美力。
我在教学“丝”字的时候,当孩子们看了一束蚕丝丝丝缕缕的图片,理解了“丝”的本义是“很多束蚕丝放在一起”而造出的会意字后,引出了诗句“万条垂下绿丝绦”,配上一副春风拂柳图,让孩子们去感受“绿丝绦”。孩子们说柳条是“细细的”“长长的”“软软的”“绿绿的”“柔柔的”,我邀请孩子们带着这样的感受朗读这句诗,全班读得轻轻缓缓,柔柔美美,春风中的柳条呼之欲出。这是一次大型公开课上的一个片段,给听课老师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感受继续延伸,把这句诗带入整首诗朗读,孩子们带着一种对柳条的无穷想象声线柔美地读完全诗,对意境的领会已无需我去讲解了,一切尽在他们的感受中。
汉字文化课中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们模模糊糊意会了汉字的象形、会意造字方法。为了让课堂更开放、更有趣,我开始尝试让孩子创编自己的汉字故事,或者根据某种意思来造字。这个完全没有把握的教学设计却点燃了孩子们的思维,在课后的问卷调查中竟然成了孩子们最喜欢的环节。他们更喜欢“我”的字,“我”的故事,这也许就是创造带给人的喜悦。
(水)
高品质的想象需要有一定的边界和逻辑要求,而不是泛泛地乱想一气。在教学与“水”有关的一组字后,给了孩子们几个造字的题目,其中一个是“请你造一个字表示很多很多的水。”有一个孩子竟然真的造出了“淼”字,她在纸上画了三个 字叠起来,画得大大的,几乎占满了整张A4纸。我看见她写下这个字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这个孩子已经认识了这个字,然后我问她读什么,她摇头说还没想好,这下我相信了这个字确实是她造出来的,我兴奋地请她讲讲为什么这样写,她说她想到了“森林”的“森”,三个“木”表示很多树木,那三个水就可以表示“很多水”了。联想的逻辑无可挑剔啊!我揭示她造的字和已有的汉字“淼”一模一样的时候,她激动地带领全班同学朗读了这个字。接下来,有的孩子在水旁写了一个“多”字,表示很多水,有的孩子把 横着画了好几个叠起来,就像海面一样波涛起伏,还把这个字读作“hǎi”……充满奇趣想象的创造给整堂课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星期二,我们期待的国学课终于又来到了,这节课讲的内容是‘马’,‘驱’、‘驾、’、‘驭’三个字的意思是和开始上马、加快速度、让马停止有关联的。鄢老师的国学课真是太有趣了!”国学课坚持了近二十几讲后,很多孩子在周记里表达了对汉字国学课的喜爱。国学课堂不是单纯的背诵,也不是单一的鉴赏,还需要有思维的启发,有想象力、创造力的施展空间,这样的课,既能在传统文化里深深扎根,又能在现代课堂无边界、不确定性的理论中开出奇异的花朵来。
汉字文化国学课程的研发能够在一年的时间里得以顺利的开展,得益于我校近几年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我校一直坚持特色校本课程的研发,鼓励教师开设各种各样的特色课程吸引孩子,为教师搭建了开阔的平台,每周有专用时间保证课程的实施,孩子们高涨的参与热情给老师们带来莫大的信心。
我班“汉字文化国学课程”的研发仍然在路上。未来,希望能够引领孩子们走向汉字文化的纵深处,探寻汉字王国更为瑰丽的秘密花园。也希望如文章开头表达的那份初心,将“古诗文、国学经典、传统文化”的内容做为教材的补充,建立起与教材相匹配的校本国学课程体系,让孩子们能够在更为广阔的领地里获得学习的乐趣和美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