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礼仪之邦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华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它以老子、孔子为代表的道家、儒家文化为主体,包含中国约5000年历史中绵延不绝的政治、经济、思想、艺术等各类物质和非物质文化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思想、文字、语言,之后是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再后来是生活富足之后衍生出来的书法、音乐、武术、曲艺、棋类、节日、民俗等。传统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融入在我们生活中,我们享受它而不自知的东西。
中国礼仪(中国礼仪文化有哪些)
中国传统文化还包括:古文、古诗、词语、乐曲、赋、民乐、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射覆、酒令、歇后语等;传统节日(按农历)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寒食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除夕以及各种民俗活动等;包括传统历法在内的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朴素哲学以及生活在各地区、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习俗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礼仪”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婚丧、寿诞、祭祀、征战等皆有礼仪。“礼仪”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
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礼仪:行走之礼(趋礼;行不中道,立不中门);见面之礼(揖让;握手);入座之礼(贵客面东,主人面西,长者面南,晚辈面北;非饮食期间要“虚坐尽后”)。
拜贺庆吊之礼,中国自古是一个人情社会,人们互相关怀体恤,在拜贺庆吊中形成许多礼仪俗规。婚礼古有“周公六礼”即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宋代简化为纳彩、纳币、亲迎三种。寿诞礼一般在四十岁后可举办,生日那天有庆生仪式。丧葬礼是人亡故后亲友来吊唁热闹,亲友一般要奉上挽联、挽幛或礼品(献供干果、礼馍、纸扎花圈等)、礼金等。拜贺庆吊之礼显示了人们相互扶助的社会合作精神。
礼仪源于生活,最后有了固化的仪式并诞生了许多代表性的物质符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