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来华留学教育70年 | 回望来路(二):筚路蓝缕 乘潮展翼(1949

​来华留学教育70年 | 回望来路(二):筚路蓝缕 乘潮展翼(1949

​来华留学教育70年 | 回望来路(二):筚路蓝缕 乘潮展翼(1949编者按:岁月去如掷,拨雪正寻春。新中国北京大学来华留学事业至今已走过七十年。1952年9月,“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4名外国留学生来到北京大学

编者按:岁月去如掷,拨雪正寻春。新中国北京大学来华留学事业至今已走过七十年。1952年9月,“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14名外国留学生来到北京大学,是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北大招收外国留学生之始。迄今为止,通过做强做实“留学中国计划”“留学北大计划”“北京大学国际发展战略”,北大国际化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在校外国留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先后有来自195国家逾11万人次留学生走进燕园求学问教。

自1898年创办之初,北大秉持“为五洲万国所共观瞻”的国际化抱负,既致力于“西学东渐”,又积极推进“东学西渐”。124年来,一代代北大人以深厚的底蕴、开阔的视野、广博的胸襟,肩负为中国、为全人类培养一流人才的崇高使命,高瞻远瞩,孜孜以求,不断开拓发展来华留学事业;一批批从事来华留学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老师,致力于为全球培养具有北大底蕴、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为促进跨文化交流、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

国际合作部留学生办公室联合新闻网开设“来华留学教育70年”专栏,回溯北大来华留学教育事业七十年的峥嵘岁月与累累硕果,立足新时代的新篇章,展望中国与世界共同的未来。

新中国成立伊始,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来华留学教育,在接手各大高校后迅速启动对外教育交流工作。1950年初,选拔派出中国留学生35人,分别派往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五国,学习所在国语言、史地和工程。同年,五国对等派遣来华留学生35人。自此,新中国的来华留学教育大幕初启。

1949—1966:学生规模较小,以东欧国家留学生为主,主要学习中国语言、历史

1950年9月6日,“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在清华成立,时任教务长、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被任命为班主任。同年,周恩来总理就留学生管理提出“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政治上积极影响,不强加于人;生活上适当照顾,严肃管理”的工作指导方针。

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原设在清华的“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转入北京大学。10月27日,教育部批准“北京大学发学呈209号文”,因“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等学生成分已有改变,遂将该班定名为“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而这也标志着新中国北京大学来华留学教育工作的正式开启。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合影

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

北京大学发学呈209号文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1953年4月发布的《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暂行规程(草案)》

从1952年至1966年,北京大学共接受了1875名留学生,约占到全国高校来华留学生总数的26%,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留学生培养任务。这一时期,中国对留学生工作的定位为“应尽的一项国际主义义务”,目标在于“促进中国同各国间文化交流,增进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间友谊”。在当时的北京大学留学生中,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留学生占绝大多数,约占总数的86.1%。同时期,13个社会主义国家均有留学生来北京大学学习,其中人数超过100的国家分别为越南、朝鲜、苏联和蒙古。

1650261872(1).png

1952—1966年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留学生统计表(资料来源:根据档案资料整理)

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在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和专业教学两方面都承担着重要角色。

1953年,《人民日报》刊登了时任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汉语教研室主任郭良夫的《感人的学习热情——记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一文。

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

《人民日报》1953年11月15日第3版对东欧交换生中国语文专修班的专题报道

1956年,《人民日报》刊登了北京大学外国留学生中国语文专修班教员张维和、金德厚《外国留学生看汉语拼音方案》。

1958年,周恩来总理高度肯定了北京大学的做法,他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的报告中指出,“北京大学的外国留学生专修班采用了汉语拼音方案的第一个草案进行教学,很有成效,说明汉语拼音方案在这方面有很大优越性,汉字和注音字母是远不能跟它相比的。”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周恩来发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

专业教育方面,北京大学的地质、经济、历史、生物、中文、化学、考古、物理、数学、语言类等许多专业都接受留学生,根据“学习上严格要求,认真帮助”的方针,按照既有学制和标准要求留学生,同时结合特殊情况开展帮助辅导。

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

院系调整后新北大的系、专业及专修班

1953年起,除了东欧国家的留学生外,北大还接收到来自朝鲜、蒙古等亚洲国家的留学生。这些学生很快适应了中国的生活,同北大的学生打成一片。北京大学也为留学生安排了相应课程和丰富多彩的活动。

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

燕园中的东欧留学生和中国学生,摄于20世纪50年代

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人民日报》1953年11月18日第3版对朝鲜、蒙古、波兰等国留学生的专访

1966—1972:暂时停滞

进入60年代,国际国内形势风云突变,中国的外交和来华留学教育环境也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1966年,中国高等教育部(当时该部主管有关高等教育、中等专业教育、留学生管理等方面工作)向中国驻外使馆发通知,推迟接受来华留学生。9月19日,对当时已在华留学生,教育部(1966年7月23日,中共中央同意中宣部的建议,将高等教育部、教育部合并为教育部)在给外国驻华大使馆的备忘录中正式通知:“从现在起,在华外国留学生(包括大学生、研究生、进修生)回国休学一年,这些留学生返华继续学习的时间,将另行通知。“至此,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中断。在此后的几年,北大的来华留学生招生工作暂时停止。

1972—1998:规模逐步扩大,生源类别和国别不断丰富

1972年之后,中国的留学生教育逐步恢复。1971年,时任朝鲜驻华大使提出,朝鲜人民民主共和国希望派5-6名大学生来中国学习英语,周恩来总理指示:“送这些学生到北京大学学习。”

1972 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 两国关系解冻。邓小平亲自主持谈判, 两国于 1979 年 1 月 1 日起正式建交。 这一时期,联邦德国、日本等也纷纷与 中国建交,新中国来华留学教育重整旗鼓。

1972年,北京大学成立留学生工作筹备小组,调回部分汉语教员,编写汉语教材,并筹备恢复接受留学生的有关事宜。当年,来自越南、朝鲜、巴勒斯坦、老挝、加拿大和美国的53名留学生入校,北京大学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正式恢复。

20世纪70—80年代,这一时期的留学生与中国同学“同吃同住,共同学习、共同劳动”,在中国农村、车间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吃同住

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

留学生与中国同学一起到农村参加实践劳动

在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整理出版的《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中,有大量留学生校友对北大生活的回忆。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受访者都是在70年代初来到北大,从而开启自己的中国情缘。

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

《北京大学新中国留华校友口述实录丛书》讲述北京大学留学生校友的“燕园情”和“中国故事”,目前该丛书已出版14本

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

柏林自由大学罗梅君教授笔下的北大生活

1978年,教育部、外交部发布《关于做好今年接受外国留学生工作的通知》,标志着中国高校留学生招生工作的规范化、扩大化。6月,邓小平就扩大派遣留学生与来华留学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教育部要有一个专管留学生的班子”“要千方百计加快步伐,路子要越走越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历史阶段,为来华留学教育事业注入澎湃动力。

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

《今日北大:1983—1987》(即《北京大学年鉴》前身),第561页

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

1972—1997年北京大学留学生新生统计(资料来源:根据档案资料整理)

1984年9月,为适应改革开放以后来北大学习的留学生日益增多的需要,以公共汉语教研室为基础,北京大学成立对外汉语教学中心,负责为外国留学生开设长短时间不等的汉语类课程。而在教学组织上,北大打破了以往单独为他们开设课程的原则,根据留学生的汉语状况、文化基础等条件,将其与中国学生安排到同一班级,并鼓励大家针对学术问题自由讨论、充分交换意见。

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汉语中心主任郭振华教授在课堂上

伴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逐步扩大,同一时期,有大量的自费留学生竞相来到北京大学学习。1980年暑期开始,学校举办各类外国留学生汉语类短期学习班,也有各院系专业培训班。1972至1997年,北京大学共接受了15083名留学生,其中,20世纪70年代接受留学生的规模总体保持稳定,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留学生规模快速扩大。1997年,北京大学接受留学生达1630名,这一规模是1972年留学生规模的30多倍,共接受来自世界122个国家的留学生。欧美国家的留学生日益增多。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人民日报》1992年12月7日第3版对北大来华留学生的报道

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学习

20世纪90年代,由各国留学生组建的足球队在勺园留影

1981年,北京大学规划建设勺园1—5号楼,专门接待来华留学生和外国专家。1985年,学校48楼1单元划归勺园管理,用以接待短期留学生。1990年,勺园6号楼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曲水流觞的勺园成为一个五彩斑斓的“小联合国”,来华留学生在这里感受到家的温暖,道出“我在北大有个家”的心声。

1995—1998年,在北大和泰国正大集团的共同努力下,勺园7-9号楼也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时任正大(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徐年校友(1990届中文系泰国籍留学生),对该时期勺园的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开学习网_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勺园1—5号楼群

国学习_国开学习网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留学生新生到达勺园7号楼

1998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提出:“为了实现现代化,中国要有若干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伴随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工作的整体推进,北京大学的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一个更新的发展阶段。一个更具国际化、更加现代化的北京大学正迈着矫健的步伐走向21世纪。

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

百周年校庆中外学生演出

国学习_英语教师国培学习心得体会_国开学习网

百周年校庆留学生校友返校

专题链接:来华留学教育70年

上一篇: 中国注册会计师杂志北大期刊
下一篇: 《客源国概况》教学大纲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