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教育部发布了一条针对外籍生进入我国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补充”规定。
规定指出,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是中国公民并且定居在国外的孩子,要想申请以“外籍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参加考试的前4年中有2年必须在国外居住。
这一调整尽管名义上是针对“所有国际学生”,但实际上针对中国孩子“出口转内销”的乱像作出了针对性回应。
具体来说就是4点
1、对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本人出生即具有外国国籍的学生以国际学生身份进入中国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通知》中明确,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申请者还须满足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2、对移民并获得外国国籍后申请作为国际学生进入中国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的,除符合学校的其他报名资格外,仍须持有有效的外国护照或国籍证明文件4年(含)以上,且最近4年之内有在外国实际居住2年以上的记录。
3、对于目前在国内高中就读的部分父母双方或一方为中国公民的外国籍学生,如不符合《通知》规定的在外国实际居住时间限制的,如果想进入中国高等学校本专科阶段学习,需要在中国定居并持有公安机关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符合高考报名条件的,可在有关省份申请参加高考。
4、如果高校在招收国际学生时不明确学生国籍,或学生本人不明晰自身国籍的,高校或学生本人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进行判断或向当地设区市以上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核查确认国籍身份情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