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相扑可追溯到先秦时期。起初,相扑是一项军事技能,逐步演化为祭祀礼仪,最后变成一项喜闻乐见的娱乐性竞技活动。从宫廷到市井的过程中,相扑曾在中国达到鼎盛,不少古文典籍都记载了彼时相扑的盛行。如今日本的相扑文化在学习中国的基础上,加入其特有的民族印记,使相扑逐渐成为一项镌刻日本文化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被尊称为“国技”。那隐藏在“国技”之下,到底是一股怎样的力量呢?
相扑比赛(相扑比赛视频)
相扑的源起和传播
唐朝时期,相扑是中国接待外国使臣的活动之一。在日本遣唐使访华之际,相扑也被日本学习回国。刚传入日本时,相扑只流行于朝廷贵族,之后作为一项格斗术受到武士的推崇。武士告老还乡之后,将宫廷的相扑带入民间。相扑在传播和发展进程中不断植入日本的文化基因,例如,相扑仪式中,“土俵祭”将相扑与日本祭祀文化结合,表达百姓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尘净水”得“净”,外显为用水漱口,实际是心灵的净化;“弓取式”源于天皇的一次举弓庆祝,此后便保留下来以形成特有的结束仪式。如今的相扑仍在蓬勃发展,就在今年举办的日本2020东京奥运会期间,相扑作为大赛,向海外游客介绍这项博大精深的日本传统运动,推动相扑的国际化。
日本相扑中的拼搏精神
时至今日,即使在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下,日本“相扑”仍历久弥新。相扑的意义,已不仅是胜负分明的竞技项目,更是一种拼搏向上的精神境界。
日本相扑统一由相扑协会进行管理,协会通过下设部屋来招收和培训相扑学员。小至相扑选手的一餐一食,大至整个职业生涯,皆与部屋的培养分不开。一旦加入部屋,学员就要接受极其严苛的集体训练。凌晨5点起床,夜晚10点休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学员的训练是一场漫长且艰苦地修行,不仅培养学员的比赛技术,更是对其意志力和忍耐力的磨练。
相扑力士的一生都在拼搏。首先,并不是所有学员都能成为相扑运动员。每年相扑比赛开始前,相扑协会会举办一次新弟子考核。只有通过考核的学员才能登记为相扑协会的在籍运动员,而后才能参加相扑比赛。简而言之,成为在籍运动员才能算是力士职业生涯的起点。为了能拿到相扑比赛的入场券,学员们必须习于冷,志成于冰,仿佛在蛹的幼虫,等待成蝶的那一刻。
其次,成为在籍的运动员之后,力士们也要保持奋斗的劲头。力士按运动成绩被分为10个等级:序之口、序二段、三段、幕下、十两、前头、小结、关胁、大关及横纲。横纲是最高荣誉,是每位力士的终极向往。300多年来,只有68位力士达到横纲级别。竞争的激烈和残酷,时刻提醒每一位力士不能安于现状。同时,相扑选手承担着巨大的比赛压力也会让其全力以赴。因为比赛输赢决定力士的等级,获胜能晋级,失败则会掉级。
相扑的意义不仅仅只是力量的角逐,其中更重要的是拼搏向上的精神力量。无论从最起源的中国军事技能,还是到现在日本的相扑运动,都体现了积极向上,奋发图强的精神,也正是这种重要的精神寄托和传承,赋予了相扑运动能在日本得到独特发展的魅力所在。正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扑选手台下积年累月的蛰伏,才能换来台上三分钟的光芒。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