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二字,亦仅是个概念。很多专业人士对它涵盖的范围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它的内容广博、丰富,也是因中国历史进程、文明进程较为连贯之故,所以它可以往深了扎,往厚了积,往阔了展,往长了延,根深枝繁叶茂。从广义来讲,它的内容中肯定有精有糙,有很多有时代性的,当然也有超时代性的。
国学有什么用?在不同的人眼里,有用和无用是有区别的。这并不只是“国学”所面临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社会是发展的,要朝前看,历史有什么用?也有不少重理轻文的人认为,文科有什么用?“读书无用论”争执的年头就更久了,一杆子把前两种人都打翻了。你说何者为是,何者为非?它们到底都有没有用?
所以这个问题争来争去没意思,我想话题可以转一下,只看能不能用、会不会用。对能用会用者,它们自然就有用了。对不能、不会者,讨论起来没有意义。
说回国学。它的内容包括文化的,也包括思想的,还包括生活的,可以是政治的,也可以是科学的,等等。而我更愿意把它的内核定义在“承载本民族之历程与精神”。这样的学问,称之为“国学”可,称之为其它什么名称也可,重在其质而非其名。但若离开了这个内核,即便称之为“国学”,也只是挂羊头而已。
它可以有无数外延,有精有糙,有些带有局限性,繁杂得很。我们今天回头去看,莫不如往“历程”和“精神”去提炼。记录历程是客观要求,凝结精神是主观要求。有了这样的根基,如何去看待那些外延,如何古为今用,就都有着落了。
中国文化有这样一种特点,就是常说的“文以载道”、“文史哲不分家”。可以看出它是重精神的。而这种精神本质上又是具有超时代性的,只要人还是人,人还在天地自然和群体社会中生存,只要人性还是人性,那么它就有传承意义,并究其质而不断剥离那些需要代谢的东西,以使其内容“日日新”。
以上皆是我一家言。
说回《国学大纲》这本书,它是民国时期写给中学生的教材。这也决定了它是概览式的,不是深入探讨式的。在这本书里,对“国学”范畴的定义是较宽泛的。基本以时间划分,涵盖西学东进之前的一切本国(本民族)发明之学。也正因它给出的范畴宽泛,精糙的问题也显得比较凸出。还是上面说到的,它是概览式的,平推而去,检点诸家,并没有涉及根与末的问题,不是纵深的,因为它选择的角度就是这样。所以评说时,它的标准也可能泛一些,而不是深一些,而且多借西学。
书中对国学内容的分类大体是:经、史、哲、科、文、文字、考据校勘。“经”当然就对应“十三经”了。这里对这些“经”是怎么被定为“经”的,历代增删情况,这样的知识性的内容有简单介绍。然后重要的是各“经”大体讲了什么,历史地位和意义等。“史”主要是“二十四史”。同样是先简介“史”的定义和分类这样的知识性内容。然后进入我国重要的正史的“二十四史”的介绍,着重前四史,后面的大体给了年代、作者、卷数之类。“哲”主要是诸子百家之思想,从先秦一直到清代,挑重点顺着捋了一下。“科”主要介绍了数学、天文学、物理学。“文”涉及的内容就比较多了,不同时代的不同文学体裁、不同文学流派,其中的重要人物和作品,等等。“文字”属“小学”的内容。文字字体字形的变化发展,声韵训诂之类,都有简单介绍到。“考据校勘”是放在“清代学术史”这一段里讲的。先是清代学派和代表人物的简介,然后讲到了考据和校勘。校勘学相对专业一点,但对古籍整理来说又十分重要,包括古籍阅读也最好掌握一些这方面知识。而其盛于清代。
本书特点:本书的受众或说对象,是初接触国学的人。一入国学深似海,古籍浩瀚汪洋。如果不先有个大体的了解,就连个方向都找不到。所以像“大纲”、“概要”之类的书,是个很好的入门工具。先有个相对整体的了解、大体的印象。它的功用在这里,所以在特点上,首先就要求浅显,简洁,评论点到为止,此其一;干枝分明,广而不肆,杂而不乱,此其二;具知识性,也具资料性,虽言不深及,然处处留门,书目罗列,如指途径,欲深可循矣,此其三。
从本书中,可初步了解国学知识,又不显繁难。比如学经,不只是知道有“孔孟诗书礼易”等就完了,总要知道像三《礼》三《春秋》这样的硬知识,那么大戴小戴、公羊谷梁之类,它们各自的特点及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就需要简单地弄清楚。再比如文学这部分,是着重介绍的一部分,也是我个人认为本书中最好的一部分。不同时代,不同体裁和派别的发展脉络,其特点如何、传承如何,都有较好的介绍,还结合了代表作,并附有“历代重要创作诗人一览表”等表格,还有《文选》和《古文辞类纂》的比较,等等。在本书中,殊难考证处,聊备一说;说法不一处,择重罗列。这些都清晰明了。以后若深入研究,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去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可以看出,本书两位作者的治学态度是很严谨的,这点放到现在就更可贵了。当然,也并不是没有缺陷,至少带着些时代的局限。像“凡例”指出的书中称“世界(东方)的文化起源于埃及”就是很明显的例子,一斑窥豹。我们不能以现在的眼光要求古人,当然也不能这样要求民国学者,更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他们的思想和观点。这一点对读书人来说并不难理解,否则是否有书可读都难说。其时,正是西方科技、社会发展到让我们垂涎、艳羡的时候。中国大大落后,有识之士都在学习和反思。而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民族不自信、文化不自信等各种现象,受到西方中心论的很大影响。在那个环境中,在东西比较中,那种急切地想改善的心理,我们应该是理解的,因为忧虑与责任感是并存的。当然在具体事上,不能因此认同那些矫枉过正、不客观的观点。中国文化在那个时候是推到第一线去被怀疑和反思的。好像因近几百年的滑落,所以前面几千年的积累和很多优势都是凭空来的,与文化无关一样,反而不足都是它造成的。全盘西化的观点,也是从思想和文化开始。当时甚至有不少放弃汉字、改成字母文字的声音。在这样的背景下,这么多学者还愿意讲国学,还愿意挖掘他们认为应该保留的东西,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些时代的局限应该体谅。
在学术观点上,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当然都是从我个人见解来看,只是不同的观点而已。本书是以说明、介绍为主,并不是以评论为主。评论处并不多,而且受本书功用和篇幅所限,只能简而言之,但很多内容是一两句话难以说清的,就显得不够了,这也可以理解。可商榷处,兹举于下。
像涉及道家、易学,包括玄学,粗泛地以迷信、神秘主义、不可知论等来定义,这是我个人不能认同的。比如书中说“《易》是周朝的算卦书”,往迷信上贴了。《易》本质上是以象来总结规律的。如果用一句话来定义,它应该是总结规律、应用规律的书。不能西方将虚构出的神话中的形象都能赋予象征意义,而到我们这里连用现实中的象都不敢或不能去领会它的象征意义。至于算卦,那只是其一种用而已,必须触及其本质的规律层面,而一般人没那本事是用不好的,那么迷信就必然产生了。但总不能因人的驾驶技术不行,造成车祸太多,就把汽车从交通工具行列丢到凶器行列吧?
还有“道的是性质是‘无’,是‘阴’(注:阴象征女子的生殖器)”,我觉得这里混淆了“阴”的概念。《老子》中,用“阴”是为了去合于“无”的,而本身不是“无”;“阴”常用到是阴阳之阴,这是“二”而不是“无”。但这是一句两句说不清的,算是表示理解吧。我真正不能认同的是“他的政治哲学主张打倒现在的社会组织,恢复太古的自然政治”。我觉得这对老子思想是完全误读了。当然这种观点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不是某个人的主张,可聊备一说,我个人不认同而已。
再比如,讲到王阳明心学的时候,有些往“不信书”、“空虚”上引了。但那是心学发展到后来出现的一些派别和弊病,并不是王阳明本人的思想,不是阳明心学的本旨。一个主张立德立言立功的人,是不会这样蹈空的。这一点可能是本书篇幅所限没说得更清。文字的“六书”,书中认为可以完全推翻“六书”的概念和划分,只从表意和表音符号来分。这点可能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然而中国的文字是形、音、义杂糅的,“六书”并不只是对现有文字进行分类的问题,它还包含了汉文创造、孳育、发展的方法和脉系。从其它古文明的象形文字断绝以后,它成了一种特殊的存在。我个人认为,它必须放在自身的框架内来研究和解读,其它的方法可以借鉴,可以做为辅助,并存亦可,但不能替代。
这些情况基本存在于“哲”、“科”两部分。哲学不等于知识,受各人思想和研究深度的影响,而且最好是深入式讲解,平览式就比较困难。科学这里,存在上面说的不自信的地方。而像“经”、“史”、“文”这样资料性强、只能在本有的框架内研究的就不太会出现这种情况了。当然全书来看,本身评论性的内容就不多,每条还就那么一两句,有少许偏差,也没有必要太过苛刻。总体来说,这是本国学入门可读之书。随着今后的深入,有些不同的观点,更像是一种交流。而且从中看那个时代的人的思想倾向,看他们的急切和苦恼、负担和责任,也是件有意义的事。
本书编校的疏漏极少,这是应该肯定的。下面是两处个人有不同想法的地方,与编辑商榷:
P64 “导问学”,原书的确作“導”(“导”的繁体),但“導”与“道”通,这里明显即“道”。“道问学”和“尊德性”,自古然也。虽然“凡例”中说明“通假字不加以改正”,但这里应该适用“可能影响阅读的个别不常见通假字,通过脚注说明”。我觉得加“脚注”更好些,虽然它并不算不常见的通假字,但这种专有概念,有个习惯问题,还有个针对入门者的导向问题。
P183 “二字的下一横,表示物体的平面”,这里应当不是“二”,而是前面那句里用到的“上”的古体。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