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近二十年来大陆“国学虚热”之怪现状 | 文化纵横

近二十年来大陆“国学虚热”之怪现状 | 文化纵横

近二十年来大陆“国学虚热”之怪现状 | 文化纵横观察者网风闻社区,热辣时事,专家点评,网友评论,尽在掌握

这场争论已经过去许久,童蒙的经典教育对儿童的重要性已经被广泛接受,经典在基本教育中的重要性,也被国家教育所承认。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各地读经班越来越普遍,并且出现上海“孟母堂”一类的私塾以及各种民间书院。这些机构的教育方式不一定非常成熟,但是,它们的出现,既证明了民众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转变,也推动着中国教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后者尤为重要。第二,中小学教材中普遍加大古代经典思想、文学作品所占的比重。这种增加的目的不是弘扬传统文化,但却能表明对传统的重视。

另一场重要的思想论争,是关于儒教与国教的讨论。“儒教”这样的术语,既牵涉古今之异,也关系中西之别。从古今之异来说,“教”的传统意义指以德性为基本内容的“教化”,现代意义则指建立在神基础上的“宗教”。而从中西之别来说,中国意义指由政治统治者施行的“政教”,西方现代意义则指独立于政治并由教会主导的“宗教”。在近现代史上,明确提出“孔教”并付诸实施的是今文学家康有为。今文经学极力尊孔的思想特色,使经学家很容易顺理成章地将孔子嫁接为西方宗教意义上的教主,从而把儒家学说宗教化。

在倡导儒教方面,以公羊学家自诩的蒋庆先生提出了他的看法,在《关于重建中国儒教的构想》中,蒋先生认为,中国重建儒教要将“上行路线”和“下行路线”相结合,所谓“上行路线”,针对的是国家政制问题,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儒者的学术活动与政治实践,将‘尧舜孔孟之道’作为国家的立国之本即国家的宪法原则写进宪法,上升为国家的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建立新的科举制度与经典教育制度”。而“下行路线”针对的是社会重建问题,具体措施是建立“中国儒教协会”。将传统天下体系中的政治教化,转化为现代民族国家体系中的国家宗教,这就是公羊学家的现代“改制立法”。自从新文化运动以来,几代新儒家所做的工作,基本上是对儒学进行“去政治化”。例如在牟宗三建构的儒学体系中,良知坎陷出的是民主自由人权,在徐复观的思想中,儒家思想与自由主义融合无间。而儒学所开出来的政治格局,或者它在历史上有过的政治表现,基本上都被忽略了。蒋庆先生开出“政治儒学”空间,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然而以儒教为国教的设想,缺乏有说服力的制度支撑。

相对于蒋庆先生的儒教观,陈明先生的“公民宗教”之说显得更为平和。陈明小心翼翼地避开蒋庆先生所遭遇到的种种诘难,他从美国学者罗伯特·贝拉借来“公民宗教”的概念,在《儒教之公民宗教说》中,陈明写道:“公民宗教,主要的功用是确立政治制度与运作的价值标准从而确立其合法性、提供共同体的认同基础从而提升其凝聚力。”他的主要观点,是不无实用主义色彩的“即用见体”,而在他看来,今天残存的儒教之“用”,主要在于诸如敬天祭祖一类的民俗活动中,对这些民间残存的日用伦常,进行新的建构与发扬,可以发展出一种新的儒教系统。陈明在《所谓大陆新儒学:蒋庆、陈明、康晓光之分析与比较》中明确说道:“整个儒学思想与所谓伦常日用的‘小传统’血脉相通,因此,以天地、祖先、圣贤为对象的祭祀活动和理论都大量存在。陈明的‘儒教之公民宗教说’即是希望通过激活这些渗透在公私生活中的儒教因素,发展出类似于禅宗和新教那样直指人心、不拘形式的‘新儒教’。”如果说蒋庆先生的国教观是将儒学从传统的政教合一发展到现代的国家宗教,陈明则是把传统儒学教化的历史残留进行现代转化。因此,陈明的儒教观主要是社会的而不是政治的,是民间的而不是国家的,是从问题出发而不是从主义出发的。

今天回头来看这两场争论,少儿读经已经不成问题,儿童记诵能力强于理解能力,可以更多地背诵传世经典,而不是那些未经时间考验的东西。而儒教、国教问题则复杂得多,它涉及到儒学在现代社会应该以何种方式存在,儒学的传统功能应如何发挥等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在以“祛魅”为特征的现代化过程中,现代人的身心安顿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传统儒教可以在这个方面提供一定的思想资源。

▍大众传播与儒学复兴:两个面向

由于大众媒体的发达,数年来的“国学热”最突出的表现,是大众传媒中“国学”、“孔子”、“论语”等符号泡沫的泛滥。而最明显的表现,则是国学的大众化与政治化。

一方面,就其大众化而言,央视百家讲坛讲《论语》,接着,坊间出现大量解读《论语》的书籍。接下来的几年里,众多四处用《读者》式的腔调、《知音》式的故事宣讲儒学的演讲者,与一些大面积出版国学通俗读物的作者,成为公众心目中新的国学大师。

面对这种现象,一些学者作出了令人吃惊的评价,例如李泽厚先生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认为,用通俗语言宣讲儒学产生影响,“有点相当于西方的布道士”,“布道士需要一大批人来做。他们是精英和平民之间的桥梁”。这一定位,恐怕完全是一厢情愿。“布道士”不能创造性地解释“道”,但是能够把业已被广泛承认的“道”用通俗语言传播给大众,就如基督教的牧师,他们传播福音,有其一以贯之的教义。而在儒学的通俗化传播中,传播者并不见得有传播的必要知识,更加没有传播的道德激情。

大众对《心得》之类畅销书的热衷,不能说明儒学“复兴”,但是,这种现象表明,在经历了长期的批判传统之后,在毫无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公众,反而普遍萌发了解传统、认识传统的心理需要。

500

如果说“五四”思想家以及受“五四”影响的知识人批判传统,是企图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反叛,来促进政治与社会的革新,那么,现在从未接受传统教育的公众,对传统文化表现出普遍兴趣,则是希望通过对传统历史、文化的认同,来回答“我从哪里来”的问题,即寻找精神的根系。

伴随着国学大众化,娱乐事业也被渗入国学因素,例如“网评十大国学大师”、“国学辣妹”之类的现象也随即出现。

另一方面,是国学的政治化,最明显的现象是祭孔规格的逐年上升。伴随“少儿读经”大讨论,祭孔活动从原来的民间行为转为官方主导的大型公祭。伴随着国学话语的复兴,出现了全球联合、海峡两岸联合祭孔。曲阜祭孔大典的主办单位,已经升格到山东省人民政府、文化部、教育部、国家旅游局、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等机构。

在祭孔活动中,孔子主要并非作为至圣先师,或者素王的身位接受祭祀——祭祀者对他的这些身位其实漠不关心,真正关心的是他可以被打造成为一个民族的符号,以推动文化认同,并以文化认同的力量促进民族认同。也就是说,孔子之所以享受公祭,不是因为祭祀者认为他的学说有裨于当下的政治建构,而是因为他是“中国”这一想象的共同体面向世界时可以打出去的一张牌,而且保存完好的孔庙、孔府、孔林可以作为曲阜市和山东省独一无二的旅游资源。历史上的皇帝祭孔,是在儒法相济的治国理念中为自身的权力正当性寻找一个高于皇权、又为皇权所任意解释的依据。

而近几年不断升温升级的祭孔大典,实质上便是把孔子塑造为一个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文化导师,从而在全球化背景中凸显地方性文明,增强国族的凝聚力,从而达到以政府主导的文化认同去支撑一个“想象的共同体”的构建。

因此可以说,近年祭孔是国家权力合法性出现新危机之后采取的一种政治行为,直接目的是服务于民族国家构建,通过新的方式宣传民族主义,通过民族认同去促进政治认同。而在政治行为的逻辑中,文化只有工具性的意义。“孔子”这一文化形象,通过“民族主义宣传”的行为逻辑,便与“权力”结合起来,从而变成一个政治形象。

国学通过大众传媒通俗化、政治化,并不意味着国学的普及或者复兴,而是说明民众普遍有学习国学知识的心理需要。事实上,在传统社会中,儒学最重要的影响是它通过制度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塑造了华夏人的生活方式。然而,儒学塑造生活,是通过具体的政治和社会制度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变成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纲常伦纪,而不是靠对老百姓进行知识灌输,“仗义每多屠狗辈”,一种文化之伟大,在于它沉淀在普通人的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即便不读书,也能够熏陶成为有道德的人。对于今天而言,大众传媒所参与塑造的国学热,不是思想层面的,而只是符号层面的,只是一种虚热。

▍民间:重建社会的努力

说到底,传统能否获得新的生命力,根本之处还是在于民间。学院中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大众传媒上传统符号的泛滥,都难以显示出鲜活的传统。但“国学热”所表现出来的回归传统的普遍心态,在一些地区的民间社会生活的重建过程中得到真正的表现。

与儒学密切相关的传统民间生活被大规模破坏,也即中国县级以下社会真正发生根本性的转型,这一变动并非发生在“现代”,而是发生在“当代”,其标志不是帝制崩溃,而是“破四旧”一类的政治运动与阶级斗争思维。因为,一般所理解的“传统中国”,包括小农经济、皇权专制、大家族制度,主要是宋学与皇权既博弈又结合的结果。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之后,帝制已然崩溃,大家族开始解体,“三纲”逐渐瓦解,但是,传统生活与传统道德在乡土社会并没有消失。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中央行政权力全面控制基层,在阶级斗争的影响下,阶级本位的思维取代家族的伦理,宗族共同财产被没收,祠堂等基层单位被废除,一般改成乡村学校,接着,各种政治运动更全面摧毁了乡土社会的道德。

按照一般的逻辑而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聚族而居的社会结构逐渐被摧毁了,宗族力量从理论上会越来越小以至于消亡。但是,在经济相对比较发达的南方沿海农村、城镇,近十年来出现了重建祠堂、复兴宗族的种种迹象。其表现主要是重新修建宗族共同的祠堂并定期举行宗族祭祀,扶助经济困难的族人,尤其是子女考上大学而家庭经济困难的人等等。此外,一些祠堂还建立了一整套基于权威与信任的经营、管理体制。

例如,笔者在广东潮阳考察的萧氏祠堂“四序堂”便颇具代表性。四序堂初建于宋代,当时福建人萧洵被任命为潮阳县令,颇有政声。任满,萧洵继续在潮阳办学,即“四序堂”现址。后来,潮阳萧氏繁衍众多,四序堂变成萧氏的祠堂。土改之后萧祠废弃,直到2002年,萧氏族人才以文物的名义,要回四序堂,并在原址上进行复原重建。昔日萧氏一姓聚居之地,今已成为百姓共居的城市,所以,四序堂的功能,既有传统的因素,也有因时代而变革的内容。祠堂的首要功能是祭祖。四序堂以昭穆陈列萧洵以下历代先祖,定期进行祭祀。面对许多族人外出工作,祭拜祖先比较困难的事实,四序堂专门开辟出一些厢房,出外工作的族人可以把自己祖先牌位放在其中,祠堂代替族人拜祭。其次是睦族。萧氏族人分布在潮汕各地,衍及海外,四序堂的重修,也建构了一个萧氏宗亲聚集的中心。再次是慈善。在传统中国,祠堂的慈善功能主要靠义田保障,而四序堂不但靠宗亲捐款,而且通过出租商铺经营祠堂,对外族而言,祠堂更多地扮演着慈善机构的角色。例如祠堂会资助周围地区贫困学生上大学,在汶川地震中为灾民捐款等等。慈善的特点,使祠堂超越了乡土社会中的功能而面向整个社会。

在现代生活中,个体越来越趋于原子化,但是,对传统的历史记忆,促使人们追寻群体生活。祠堂功能的重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不可否认,聚族而居的生活方式正在慢慢消亡,如果农村没有得到充分建设,这种生活方式将一去不复返。但是,南方沿海地区祠堂的重建,乡村民俗的复兴,可能为社会重建提供真正的本土资源。只是这一倾向的重要性,目前尚未为学界所充分重视。

任何一种摧毁传统的政治,在暴风骤雨过后,总会不意间激发传统的反弹,这几乎是历史的必然。秦皇坑灰方冷,汉武已儒术独尊。在这个世纪之初,历经对传统文化的五十年运动式摧毁与集体性批判,中国人开始从历史的正统中寻找新的思想资源,可以说是事有所至,理有必然。在今天的中国社会,理性化、官僚化、科层化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而市场主导力量对传统文化的摧残,不亚于意识形态主导的时代。特别是乡土社会逐步解体,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改变,传统的民居、艺术诸方面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几乎所有的旧城老村,都面临被随意拆毁的危险;几乎所有的民间手艺,都面临失传的问题;几乎所有的民俗,都面临被淡忘的可能。现代性就像一架在轰鸣声中歇斯底里运转的机器,以新生活的名义把旧有的一切毁灭。

在这样的时候重提传统,最大的意义是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我们的生活本身,重新思考人本身,重新思考我们的生命意义是什么,这个族群将往何处去。如果没有传统的维度,现代生活便成了唯一正当的生活,而传统的存在,则为现代提供了一面最好的镜子。

中国秩序的重建,仍然是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传统的因素,将会在中国秩序重建中扮演某种力量——不管我们是否正视之。在这十年中,一种回归传统、追寻思想与精神的根系的普遍趋势,以及这种趋势所表现出来的种种光怪陆离的现象,将给今天以及未来的生活留下什么样的痕迹,恐怕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命运,了解儒学的人所必须面对的问题。

500

— 2020年6月新刊目录—

▍特稿

01.战国与希腊: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较

潘岳

▍封面选题:病毒的全球时刻

02.全球化为什么不可逆——探索新冠病毒危机后的世界

朱云汉

03.疫情加速第四波全球化

张蕴岭

04.疫情危机与世界秩序重构

冯绍雷

05.全球化迭代演进:走向多样化世界

王湘穗

06.病毒时刻:无处幸免和苦难之问

赵汀阳

▍专题:摆脱贫困

07.脱贫攻坚:后革命时代的另类革命实践

李小云、杨程雪

08.精准扶贫如何改变乡村治理结构

王晓毅

09.中国减贫:从地方性实践到全球性意义

徐进、李琳一

▍中国发展模式再讨论

10.竞合模式:高铁技术创新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马莹、甄志宏

▍历史观

11.革命者人格与胜利的哲学——纪念列宁诞辰150周年

汪 晖

上一篇: 记录教育每一天!www.jyb.cn教育部直属出版机构
下一篇: 李迎春 荷洁:去芜存菁,规范幼儿园国学经典课程教学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