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学科,中国古代文学方向导师:诸葛忆兵
一,个人简历
1、诸葛忆兵,男,汉族,1959年6月25日生。浙江省温州市人。
2、1980年7月毕业于温州市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科。1984年9月,考入黑龙江大学中文系,师从陶尔夫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题目为《贺铸词研究》。1994年9月,考入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师从郁贤皓教授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7年5月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题目为《徽宗年间词坛研究》。
3、1980年8月至1984年8月,在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第一中学任教。1987年7月获得硕士学位,留黑龙江大学中文系任教。1997年7月,进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宋史专题研究,课题为《两宋宰辅制度研究》。1999年6月出站。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4、奖励:2004年获中国人民大学三年教学科研考核业绩突出表彰。
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二,开设课程:
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名著欣赏
中国传统文化
宋词研究
南宋雅词研究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三,研究方向:
宋代文学
宋代历史
词学
四,科研项目:
北宋词史
中国文学编年史(宋辽金卷)
李清照与赵明诚
徽宗词坛研究
五,主要科研成果。
1、论文:
《门墙肯傍大苏来——论徽宗年间苏轼词的影响》,《湖北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
《宋恋情词情感价值的评估》,《中国诗学》第5辑。
《心灵的避难所—论晏几道的恋情词》,《求是学刊》1993年第4期。
《洛蜀党争辨析》,《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李清照个性成因及其表现》,《东岳论丛》1997年第3期。
《大晟乐考辨三题》,《文献》1998年第2期。
《大晟词风与北宋末年世风》,《文学遗产》1998年第6期。
《论宋代后妃与朝政》,《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4期。
《宋代参知政事与宰相之关系初探》,《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宋代相权强化原由探析》,《江海学刊》1999年第3期。
《宋代士大夫的境遇与士大夫精神》,《人民大学学报》2001年第1期。
《〈词综〉编纂意图及其价值之评价》,《江海学刊》2001年第2期。
《南北宋词异同平议》,《北方论丛》2002年第1期。
《论窦娥形象的内涵及〈窦娥怨〉的创作意图》,《郑州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
《寒窗败几无书史,公路可怜合至此——试论莱州重逢之际李清照与赵明诚的一段感情纠葛》,《求索》2003年第2期。
《“采莲”杂考——兼谈“采莲”类题材唐宋诗词的阅读理解》,《文学遗产》2003年第5期。
《性爱心理与词体的兴起》,《文学评论》2004年第3期。
《辛派词人论略》,《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论苏辙的奉使诗》,《江海学刊》2005年第3期。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5年第8期。
《北宋宫廷“赏花钓鱼”之会与赋诗活动》,《文学遗产》2006年第1期。
《论北宋使辽诗》,《暨南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婀娜清刚相济美——论徽宗、高宗年间词坛之演变发展》,《文艺研究》2006年第8期。
《范仲淹与北宋士风演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6年第5期。
《论陆游的“无题诗”》,《文史哲》2006年第6期。
《论范仲淹“积极防御”的守边策略》,《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浩然之气不可及——论范仲淹的诗歌创作》,《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唐宋都市风情词论略》,《文学评论》2007年第3期。
2、专著
《宋代宰辅制度研究》
《徽宗词坛研究》
《宋代文史考论》
《北宋词史》(合著)
《李清照与赵明诚》
《宋辽金文学编年史》(上卷)
交叉学科,中国古代史、专门史部分导师:李肖
李肖,男,汉族,1963年6月生于新疆乌鲁木齐市。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西域历史语言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5年西北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本科毕业,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学位;2007年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博士后出站。
1985年7月—1996年8月,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从事田野考古研究;1999年7月—2004年1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边疆、民族与宗教研究室从事新疆考古学研究工作;2004年2月—2012年1月,应聘在新疆吐鲁番地区文物局工作,任局长、党组副书记、吐鲁番地区博物馆馆长、副研究员;2006年8月起兼任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12月晋升为教授;2012年2月起,任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兼任新疆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理事;中外关系史学会理事;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客座研究员、顾问。
主要研究领域为新疆考古学、吐鲁番学、东西方文明交流史
已承担课题:中国社科院所级课题“交河故城形制布局及时代分期”、“古代龟兹地区矿冶遗址的调查与研究”;国家文物局边疆考古重点课题“丝绸之路北道佛教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新出土及海内外散藏吐鲁番文献的整理与研究”(批准号05JJD770717)项目:《吐鲁番新出土文献学整理与研究》;中国新疆吐鲁番学研究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日本国学院大学、德国勃兰登堡科学院吐鲁番研究所合作项目:“中国新疆吐鲁番出土胡语文书的释读与研究”;2008年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00812113):“交河故城三维模型数据库的建立”;2011年度自治区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吐鲁番社会变迁史——以近代西方人士探险考察所获资料为中心”;201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第二批):“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课题子项目负责人;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2AZD085):“新疆地区中西文化交流研究”。
主讲课程有:《新疆考古学通论》、《西域美术史》、《吐鲁番学通论》、《西域建筑艺术》等。
代表性专著有:
《交河故城的形制布局》、《世界的吐鲁番·厚重的历史》、《新获吐鲁番出土文献》、《鄯善县文物志》等。
代表性学术论文有:
Archaeological and palaeopathological study on the third/second century BC grave from Turfan, China: Individual health history and regional implications,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Quaternary International xxx (2012) 1e9.“新疆鄯善洋海墓地发掘报告”,《考古学报》2011年第1期、“西域绿洲人与自然的互动与演变——以高昌绿洲为例”,《中国地方志》2012年第8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