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

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

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Tips:朱棣(1360-1424),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4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1370年受封燕王,1380年就藩北平。面对建文帝削藩的严峻形势,哪怕背负篡位之骂名,于1399年,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凭借势不可挡的力量夺取了皇权。在这场浩劫中,建文皇帝下落不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即位称帝。年号“永乐”。当上皇帝后,朱棣没有贪图享乐,而是体恤

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

汉长陵(汉长陵有没有被盗)

※Tips:朱棣(1360-1424),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4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1370年受封燕王,1380年就藩北平。面对建文帝削藩的严峻形势,哪怕背负篡位之骂名,于1399年,发动了“靖难之役”,最后凭借势不可挡的力量夺取了皇权。在这场浩劫中,建文皇帝下落不明。建文四年(1402年)朱棣即位称帝。年号“永乐”。当上皇帝后,朱棣没有贪图享乐,而是体恤民情,宽严并济,知人善任,机智神勇,一心想把国家建设好。曾五次亲征、编修《永乐大典》、派郑和下西洋、引万国来朝、开疆拓土、励精勤政、威德远播,堪称明朝一代明君。

※Tips:朱元璋当国时,分封诸子为藩王,并且在其成法中有一条是关于“靖难”的。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后来朱棣即以此为理由,指责建文帝身边的大臣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祸难之意。故而靖难之役中朱棣的口号是“清君侧、靖国难”。

长陵整个陵园用围墙环绕,分为三个院落,规模宏大。在陵的中轴线上有主体建筑陵门、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棂星门、明楼等。

陵门,是陵园的正门。

第一进院落内,东侧有一座碑亭,嘉靖年间修建。

碑亭内有一座雕刻精致的圣绩碑,建造时并没有刻上文字,因为嘉靖之前,明代皇帝建陵墓时都无碑,而嘉靖想为自己的永陵立一座神功圣德碑,又怕别人说三道四,所以他干脆为祖宗们都补立了一块碑,但碑文并没有想好写什么,所以那时都是无字碑,还有一种说法说嘉靖认为天命已定,“功德”无须直言,于是陵前的碑文便空了下来。现在看到的文字是清世祖顺治用汉、满两种文字刻上了他的谒陵感受。碑的背面是乾隆1785年谒陵后写的《谒明陵八韵》,所以无字碑变成了有字碑。

陵门正对着的建筑是祾恩门,这是第二进。祾恩门前的院落内,设有恭纪盛典之碑。

※Tips:恭纪盛典,大清入主中原后,顺治皇帝为了安抚百姓和明代留用的官员,曾于顺治十六年十一月十四日巡视昌平,并于十七日公祭明陵。为了纪念这次盛典,当年勒碑两统,名曰:公祭盛典之碑。这两座石碑分别位于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和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朱由俭(年号崇祯)的陵寝前。这座石碑上刻有明代十一位皇帝的名字,承认他们都是一代主。不过由于崇祯皇帝单独有公祭碑(足以看出顺治皇帝对崇祯偏爱有加),所以“恭纪盛典之碑”里,唯独缺少了明神宗,即万历皇帝。

顺治帝谒陵时唯独没有提及万历帝,原因有二:一是顺治帝祖父努尔哈赤的父亲是万历帝在位时被明军所杀;二是万历帝后期的万事不理、荒淫无度,顺治不认为他是一代明主。

从祾恩门回望陵门。长陵祾恩殿和祾恩门是明代陵寝中仅存的殿门建筑,规制宏阔,用料考究,堪称古建中的瑰宝。

过了祾恩门,便是祾恩殿,像极了故宫里的太和殿,甚至比太和殿还要考究。祾恩殿是谒陵时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这座宫殿通体采用楠木建筑而成,面阔9间,进深5间,象征皇帝“九五”之位。相信谁都会被这辉煌的建筑所震撼。很多游客在此驻足,拍照留念。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祾恩殿由60根金丝楠木圆柱支撑,最粗的楠木直径1.17米,二人合抱不能交手。一根根古色古香的楠木错落有致,给大殿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在寸楠寸金的今天,这些楠木显得弥足珍贵。

殿内大厅里天花板上的扣板是一块一块扣上去的,当时是没有钉子可用的,然而,经过岁月的侵蚀,居然完好无损,这就是古代工匠的智慧吧!

殿中有一座朱棣的铜像,重达5吨,是根据著名文物专家单士元建议,按照《中国历代帝后像》中朱棣的画像设计的,于1998年铸造落成。朱棣仪表堂堂,端坐于龙椅之上,目视前方,充满了自信和果毅的神情。

在这里为永乐皇帝塑像,目的在于观其姿容,缅其功业,以弘扬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鼓舞人民更好地去创造新时代美好的未来。

目前祾恩殿用作长陵博物馆,既展览本身,也展出不少定陵出土的国宝,展品虽然不多,但件件令人啧啧赞叹。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第三进院落前设红券门,形制如陵门,为陵寝第三重门。院内沿中轴线方向建有棂星门和石五供。

来到红券门,站在中门洞内,可看到一幅精美的画面:棂星门(牌楼门)和方城明楼,形象完整,其顶部还露出一线蓝天,而中间门洞的边缘又恰似一个别致的画框,把景致集中在门洞内。

棂星门,也叫两柱牌楼门,一个没有墙的门,令人想起宫崎骏的漫画,仿佛过了那道门,就到了另一个空间。

当我们从地宫中返回,来到这道门前,准备过这道门时,你看到门上方那两只神兽了吗?它们面对面坐着,时刻守护着这道门。它们叫做麒麟,中国传统的瑞兽,性格温和,有祈福安佑之意。

因为我们刚才走过的是一片墓区,阴气较重,所以在回到这座门前,要先拍掉身上的灰尘,跺跺脚上的泥土,然后喊道:“我回来啦!”走过这道门。喊给谁听?喊给守护这道门的两只麒麟听,告诉它们我们回来啦!保护我们一生平安。

※Tips:过棂星门时,必须注意:男人要先迈出右脚,女人先迈左脚。过完门坎,一切就都自由了。听起来还挺繁琐的,但有些东西该信还得信吧!

棂星门北侧,明楼前设有石五供,中间为香炉,两侧为石烛台,再两侧为石花瓶。陵宫内设置石五供,系长陵首创,孝陵(朱元璋的陵墓)没有这种陈设。此后各陵沿以为制,均设置了石五供。

※Tips:长陵石五供的设置,仅仅是作为一种象征性的祭器陈设于庭院中,并不真正点烛燃香。而香炉、烛台等所以能作为常设的祭器点缀陵园内,是因为古人认为点烛燃香可以“导达阴阳,以接幽明”。也就是说,它能传达活着的人对祖先的思念之情。尽管这种做法是基于迷信观念的,但却大大增强了陵园建筑的纪念气氛。

明楼后面有东西两侧旋转而上的台阶,两边矮墙,两侧植有松柏。

站在明楼上,向南眺望,红墙黄瓦,郁郁葱葱,多少岁月,匆匆而过?

明楼里有一方石碑,就是圣号碑了。伴随着几百年沧桑的岁月,石碑显得更加古朴凝重,碑文历历在目,上额篆书“大明”二字,正文楷书“成祖文皇帝之陵”七字,通体涂有朱砂。

这座墓碑的背面没有刻字,有人说,皇帝功德太大,言语无法表达其丰功伟绩,效仿武则天的无字碑,因而干脆不写;还有人说,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对于皇陵碑记非常不屑,因为那些都是一些儒臣的粉饰之辞,告诫后世子孙不要在这上面大做文章。

与明楼相连的是宝城墙,宝城围括着一座土山,土山被松柏遮掩,宝城从外观看,就像一座封闭的城堡。正中是圆形的宝顶,我们俗话说的是“坟头”。宝顶下面埋葬的就是帝后尸骨的地下宫殿。

至于长陵,由于还没有发掘,所以只能看到这些地上建筑与文物。

※Tips:后世对永乐帝的评价,有人说他和嬴政一样,薄情寡义,嗜杀无度,是个暴君;还有人说他雄才伟略,内安黎民,政和清明,恭顺有爱。这本是万物生存的不变真理,不完美中的真实,怎样评价都有评价者自己的认识和依据。那么我们又当如何评价这位毁誉参半、众说纷纭的皇帝呢?《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在书中写到:“他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皇帝”。此言一语中的。

从不受宠爱的皇四子到万人之上的永乐帝,这之间所有的经历怎是后世能够置身其中公平看待的呢?所谓时势造英雄,于永乐帝而言,他的父亲明太祖朱元璋一生勤于政事,平定天下,建树颇多,但朱棣并没有被父亲的功绩圈住了脚步,反而以雄才伟略超越之势塑造了大明王朝更加强盛的磅礴气象。功过岂是后世三言两语就能评说的呢?

宏伟壮观的长陵昭示着永乐大帝生前显赫的功业和大明王朝已逝的辉煌,那些永乐时代的往事,记录在厚重质朴的夯土尘烟里,随着历史的风匆匆而去。

走出陵门,站在宽阔的广场上,回望长陵,脑海中不断涌现一幅幅远逝的历史画面。面对着即将离开的长陵,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一首诗从心底吟出:

假借清君侧为名

燕王挥戈侄无踪

莫道永乐无是处

励精图治体民情

治水江南通漕运

南征北战御亲征

遣使万国促和谐

编修典史著文明

运筹帷幄兴帝业

成祖千古数英雄

上一篇: 霍金的故事(霍金的故事100字)
下一篇: 年兽的传说(年兽的传说的故事)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