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古今,深挖您所不知道的河北历史,大家好,我是“青史君”,欢迎关注“青史观”,每天为您带来新鲜、有趣、干货满满的历史故事。
今天,我们为您聊的是关于清朝时期的正定府的故事。
长期以来,正定都是冀中南地区的中心城市,在雍正皇帝继位时,这个府下辖27个州县。但到了雍正二年时,正定府的辖区范围从27个州县缩减为了13个。这是咋回事呢?
正定府(正定府历史)
雍正皇帝继位后在地方推行改革,当时山西的钱粮收不上来,他就派出了亲信大臣诺岷在山西当巡抚,诺岷很快发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他的奏折中指出了当时钱粮征收的弊端,就是一些府下辖的县太多,知府一个人管不过来,不可能亲自到每个县去调查实际情况,所以造成了欺上瞒下、钱粮亏空的情况出现。最后,税收交不上来,苦的也是中央政府。他举例说,山西省的太原府要管25个州县,平阳府要管34个州县,每个县都去查访是不现实的。
所以,诺岷想出了一招就是缩小各地府的辖区范围,增加直隶州让知府的管理更加垂直,防止地方的州县营私舞弊在经济数据上做手脚,这个建议得到了雍正皇帝的批准。
清朝的知府是四品官,而直隶州的知州是正五品,普通州的官员是从五品。知府这个职务近似于今天的正厅级干部,属于市长这类级别的官员。而一些直隶州下辖的县的数量要少一些,一般在五个以下,普通州则更少。当时的正定府下辖冀州、赵州、深州、晋州和定州五个普通州。在此改革背景下,这五个普通州升为了巡抚直管的直隶州。官员除了升级外,所在州的下辖县数量也做出了调整。
冀州下辖县的数量从四个增加到了五个,原来辖柏乡、隆平、高邑、临城、赞皇、宁晋6县的赵州到了雍正二年六月后调整为了柏乡、高邑、隆平、临城、宁晋五个县。这其中的隆平县说的是今天的隆尧县的一部分。而领衡水一个县的深州调整区划后成了领三个县的直隶州。定州的下辖县数量从三个减少为两个。
这其中变化最大的还得是晋州。升为直隶州后,这个州下辖县的数量从三个减少为两个。雍正十二年,这个州降为不再辖县的普通州。原来属于晋州管辖的无极、藁城两个县归属到了正定府。
这一系列改革让正定府的辖区范围缩小,也让一省巡抚对地方的管理更加垂直,同时也适当降低了知府的工作强度,而朝廷心心念念的税收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本号已与“维权骑士”签约,本号内文章未经许可,严禁转载、抄袭,违者必究!请您文明评论,杜绝谩骂、攻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