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国清1913年生人,是广西壮族人。军事生涯起自于百色起义后成立的红七军。红军时期曾担任过红军干部团特科营营长,后一直到抗战初期一直在搞军事教育工作。可见是有一定的文化基础,或者是学习能力很强。黄克诚率领115师344旅大部挺进苏北,几经改编。成立八路军第五纵队第三支队时,张爱萍任司令员,韦国清任政委。皖南事变后成立新四军三师,三支队改编为第九旅,张爱萍为旅长,韦国清为政委。稍后九旅划归四师指挥。张爱萍调任为三师副师长时,韦国清任旅长兼政委。1944年9月,新四军四师师长彭雪枫牺牲后,张爱萍被任命为四师师长,韦国清被任命为四师副师长。解放战争初期,韦国清任山东野战军第二纵队副司令员,司令员是名将罗炳辉。后罗炳辉因病无法坚持在前线指挥,陈毅军长和张云逸副军长致电中央军委,建议由韦国清接任第二纵队司令员,罗炳辉回到后方养病,并担任山东军区第二副司令员,新四军第二副军长。
韦国青大将军(韦国青韦晓慧)
解放战争后期,韦国清被任命为十兵团政委。建国以后五二年定级,韦国清被定为副兵团级。有些读者可能不太理解,正职兵团政委怎么定个副兵团级?和莫文骅中将的情况有点相似。我分析,韦国清定副兵团级,主要可能是红军时期职务稍低,没有师或相当于师一级的任职。干部定级考虑的是全部任职经历,韦国清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职务都可以,只有红军时期职务稍低。因此,遗憾地被定为副兵团级。但是,担任过兵团政委被定为副兵团级的,不是只有韦国清一位,在三野、四野都有,限于篇幅在这就不一一列举了。
1955年,韦国清被授予上将军衔。在当今的自媒体上有些人在制造话题,一说韦国清的上将是别人谦让的;二说韦国清的上将军衔是越方胡总给讨来的。
以下谈谈个人看法:
第一点,授予军衔同时考虑干部的职务安排,到地方任职同时兼军队职务,可授衔可不授衔,按工作需要,不存在让衔的情况。
第二点,韦国清按历任职务看,授予上将军衔完全就是在正常合理的范围内,还需要别人去说情讨要吗?
第三点,韦国清解放战争时期,在四九年四月各野战军整编成立兵团以前,就较长期指挥几个纵队独立作战称为韦吉兵团、苏北兵团,包括陈唐兵团,后来由陈粟统一指挥,配合刘邓挺进大别山作战和巩固大别山根据地作战。
第四点,所谓的越方胡总为韦的上将军衔如何如何,只是编造的谣言完全不可信。一方最高领导找另一方国家最高领导谈谁谁应该授什么军衔?这就是一个头脑简单的人编造的谣言。
第五点,韦国清是广西人,参加过百色起义,所以也就得到老领导又较长期主持新四军军事工作的张云逸代军长的支持,由负责军事教育工作转岗到带兵打仗的军政工作,职务晋升较快,当然也与自身有一定文化和能力强有关系。
对于我军干部的军衔授予,有些人不断在制造谣言和虚假信息,欺骗读者,甚至编造出了连载。最恶劣的是编造领导人说,这个上将如何如何那个上将如何如何等等。我军五五年第一次授衔距今已经六十多年了,直接或间接参与过授衔的当事人,没有任何人的回忆涉及到领导人对个人军衔的意见和说法。因为授予军衔的具体工作是由军委负责的,最了解干部情况的人也是军委和各总部这些人。所以,领导只是发表原则性的意见,绝不会说某个人的军衔高低等等。现在开始编造外方领导关于军衔的谣言了,希望读者朋友认真分析辨别!
相关文章推荐:
罗炳辉将军的职务安排建议
1958年,韦国清陪同毛泽东主席视察广西。
韦国清同志陪同朱德同志视察。
1966年3月韦国清等自治区领导请国家副主席董必武为广西体育馆题写馆名
1964年韦国清陪同周恩来总理在广西视察。
1984年,邓小平同志和韦国清同志、彭冲同志亲切交谈。
1975年9月,韦国清陪同叶剑英副主席视察邕江。
1955年授衔以后,张云逸大将和韦国清上将合影。
1961年,韦国清上将与张云逸大将在南宁合影。
1938年,抗大一分校训练部长韦国清(左2)、陈明(左1)、抗大总校校长林彪(左3)、许光达(左4)、阎捷三(左5)、等人在抗大总校合影。
1941年9月,陈毅、张云逸、韦国清等在淮北合影,右五为陈毅,右六为韦国清。
左三起、雷经天,韦国清,张云逸,李天佑和卢绍武瞻仰韦拔群塑像。
粟裕大将战争年代送韦国清上将的笔记本。
1950年6月,三野参谋长张震和十兵团政委韦国清(左)、华东海军司令员张爱萍(右)在南京机场合影。
耿飚同志、韦国清同志、许世友同志在党的第十一大一次全会上。
1965年12月,陈丕显(左),张鼎丞(中),韦国清(右)在上海龙华苗圃。
60年代,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韦国清和武元甲在一起。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