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国学 >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宣王迁族分封,加强对洛邑的控制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宣王即位,二相辅佐,修明政事,效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重新来朝见,号称宣王中兴。辅佐宣王的贤臣很多,除召公、周公,还有韩侯、南仲、方叔

宣王迁族分封,加强对洛邑的控制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

鄫国故城遗址(鄫国是被谁灭亡的)

宣王即位,二相辅佐,修明政事,效法文、武、成、康之遗风,诸侯重新来朝见,号称宣王中兴。

辅佐宣王的贤臣很多,除召公、周公,还有韩侯、南仲、方叔、尹吉甫、申伯、召伯、仲山甫等。

宣王北伐严允,东征淮夷、徐方,南征荆蛮。出动三千车乘攻伐楚国,声势浩大。又伐条戎、奔戎,伐姜氏之戎,伐申戎等。

宣王不但征伐不臣服的方国四夷,还加强了对征服地区的控制,迁移民众,重新封国,试图改变这些地区原有势力的平衡。这在穆王时不曾有过,甚至厉王时也没有这种措施。

宣王分封他的母舅到申,又增加解邑为封地,并命召伯虎领大军前往,帮助筑城,申伯由此“登是南邦”。宣王分封了南申国,把申国一分为二,从此存在西申和南申。

属于这种情况的,可能还有鄫国,与申国同时被一分为二,迁移到南方,加强对楚国的防御。

还命仲山甫“城彼东方”,建筑大城,加强对太行山之南、黄河以北的“南阳之地”的控制,就是春秋时的阳樊。对召公家族也实行了分族的措施。

命韩侯“奄受北国”,让姞姓燕国帮助韩国筑城,加强对汾河流域的控制。并且,也可能把姞姓燕国分族,一支迁移到东方,处于洛邑以东,在卫国的附近,成为春秋时的南燕。

到周幽王时继续执行宣王举措,命卿士皇父在南阳之地建造向城,命王子友的郑国东迁,加强控制东方。面对丰镐日益恶化的局势,周王室或有东迁之意。

把一个强大的诸侯、或称方国、部族,分族,迁移,另立为一国,可视为是一种恩宠,也是防范削弱的措施。

《诗经》中多是对宣王的赞美,《国语》中多是对宣王的批评。

一是“不修籍于千亩”。

为鼓励农业生产,每年的春耕时节,天子率领公卿大夫部分庶人在天王的大田上,举行籍田之礼,周王亲自示范,倡导农事。宣王不听虢文公的劝谏,停止了这个示范,就是“不修籍于千亩”。

二是“乃料民于太原”。

就是清查户口,以备征兵征粮。宣王南征北战中,耗损人力物力,尤其是丧失南国之师后,急于补充兵力,不听仲山甫的劝谏,执意清查户口,“乃料民于太原”。

三是强立鲁国国君。

鲁武公带着长子括、少子戏朝觐周宣王,宣王不听樊仲山的劝谏,废长立幼,舍弃长子括,而立少子戏为鲁国太子,是为鲁懿公。括子伯御率领鲁人攻杀懿公,自立为国君。

宣王攻伐鲁国,杀鲁君伯御,另立懿公弟称为国君,是为鲁孝公。这一次周宣王的强力干预鲁国,给鲁国带去二十多年的祸乱,从此之后,诸侯多叛王命,哪个诸侯想让周王如此干预君位?

宣王干预鲁国君位继承

宣王为何干预鲁国君位?或是制衡诸侯,扶立听话的国君,但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更加导致诸侯与周王室生出异心。

从周夷王开始,诸侯干预周天子王位继承,周天子也废立诸侯的国君。夷王烹杀齐哀公,立齐公子静为国君,是为胡公。

哀公母弟山怨恨胡公,攻杀胡公而自立,是为齐献公。胡公的儿子又想夺回君位,导致齐国公室陷入几十年的自相残杀。

宣王时,卫国君位也出现问题。卫厘侯去世,太子共伯余立为国君,弟和率人袭击兄长于墓地,逼迫余在父亲的葬礼上自杀。

这件事发生在周宣王十五年,此前卫国的君位都是父子传承,当时的周王室或有能力干预卫国之乱。从那时起,弑杀之风始行,至于春秋愈演愈烈。

上一篇: 粟裕大将简历(粟裕大将简历图片)
下一篇: 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子时是几点到几点钟24时计时法)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