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眼是第几名
自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后,榜眼是第几名,科举考试制度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时至今日,科举制的文化影响依然存在,尤其是“状元情节”根深蒂固,而进士已经很少提及。究其原因是科举时代,状元和进士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榜眼是第几名(榜眼是第几名第五名叫啥)
这里以清代为例,来了解一下状元与进士有哪些方面的差别,主要分为两点:
殿试是科举制度中最高等级的考试,所有贡士将在这场考试中排定名次。清初时期,殿试的日期不定,一般是在四月上旬或五月上旬,乾隆二十六年定四月二十一日殿试,二十五日传胪,此后形成定制。
传胪即发榜,榜眼是第几名,这一天将公布一、二、三甲进士的具体排名,其中一甲仅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一般在40至60人左右),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也就是说在传胪的这一天,进士们的身份就已经显示出了高低之别。
榜眼是第几名第五名叫啥
说起科举考试,很多人都知道“状元、榜眼、探花”的称呼,影视剧也都把殿试前三名一律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实际上这是一个误区。至少在宋朝,状元、榜眼、探花并不一定是殿试前三名的称呼,直到南宋才相对比较固定,这其中经历了一个变化的过程。
北宋时期,殿试第一名就被称为“状元”。《宋会要辑稿》记载宋真宗景德二年(1005年)三月,礼部上奏:“新及第举人,自今欲令状元用一节呵道,余止双控马首,遇常参官敛马侧立。”
这里讲的是状元及第后出行享受的待遇,“状元”指的就是殿试第一名。
宋朝时,对殿试第一名还有“榜首”、“状头”等称呼。
《宋会要辑稿》记载宋徽宗政和八年(1118年)“上御集英殿唱名,诏嘉王楷有司考在第一,不欲令魁多士,以第二人王昂为榜首”;
榜眼状元探花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榜眼是第几名,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那么榜眼呢?
榜眼,顾名思义,“榜”就是“表列取士次第之状”,在这里就是人们所说的黄榜或者叫“金榜”。排在首位的叫“状元”。
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初时第一名称状元,第二、三名俱称为榜眼,意思是第二、三名分立状元左右,如其两眼。后来第三名称作探花。
古今文学者多把探花郎写的风流倜傥,风头远盖状元、榜眼,如古龙笔下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的李寻欢。时至今日,榜眼是第几名,“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成型于北宋晚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