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民渡江在《三国志》记载,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可以看得出来,此次事件事发突然,刘备没有进行准备,仓促南撤,路径襄阳,在城下刘备与刘综进行了一次对话,笔者猜测言语应该是非常激烈的,《三国志》记载,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此到当阳,众十余万。
携民渡江(携民渡河的故事)
综上,笔者愚见,带领百姓撤退是一次突发事件,其一曹操南下,刘备仓促撤退,不可能提前安排百姓撤离,其二城中百姓撤离逃跑,是因为曹操有过屠城的劣迹,百姓为了保命躲避战火而已,其三刘备在荆州驻守六年,名声在外,百姓多有主动追随跟随的意思,并不是刘备主动胁迫。
刘备三顾茅庐的时候,诸葛亮就给刘备分析了,北让曹操占天时,东让孙权占地利,将军占人和,也就是民心。笔者愚见,咱们可以还原现场,襄阳城中百姓知道曹军将至,为了避难,纷纷出城,恰好刘备率军到达城下,刘备肯定是带着军队的,因为当时诸葛亮曾建议刘备拿下襄阳抗曹,襄阳又是荆州治所,也有重兵把守,但刘备没有同意。百姓们一出城看见刘备军旗,心里觉得有了依靠,纷纷主动跟随刘备军队南撤。刘备一方,本来想快速南撤江陵,可这老百姓一跟随,严重的影响了行军速度。笔者分析此时追随刘备的主要分为两部分人员,一是十万的老百姓;二是不愿意跟随刘综投降的荆州将领及士兵,也就是后来刘备荆州集团的元老们。此时刘备骑虎难下,不应该说是刘备携民渡江,而是百姓携刘备渡江了,刘备一生以慈善爱民为宗旨,此时要是丢下百姓率军南撤,刘备一辈子积攒的名声将荡然无存,也寒了归附将领的心,所以刘备必须带领百姓一起撤退。
三、尽人事,给荆襄军民一个交代
笔者认为另一个没有想到就是,曹操追击速度会如此之快。按理说曹操新得荆州,首先要做的就是入城抚民,但是曹操直接率领骑兵,日行三百里追刘备,曹军到时,刘备也没有弃百姓逃跑,而是率军迎战。笔者认为这时候迎战,打的就是一种姿态,一种信仰,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也是给一路跟随刘备的百姓、将士们一个交代,我刘备真的尽力了,不是我不抗曹,是我目前实力有限,最后刘备战败率轻骑逃亡江夏,这就合情合理了,保住了性命,名声也没有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刘备带领百姓撤退,是一种仁慈之心,没有拿老百姓当挡箭牌的意思。其一这是十万百姓,战斗力基本是零,怎么挡箭;其二百姓撤退,是一次偶发事件,是刘备的应急处置;其三刘备从樊城率骑兵直奔江陵不就行了吗,为何自己要给自己找多余麻烦,凭借民心争霸天下的刘备看见流离失所的百姓不忍心舍弃而已。
任何历史人物均有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任何历史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剖析,都会有不同的结论,就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本作品为作者一家之言,欢迎大神关注不吝赐教,码字不易,不喜勿喷,谢谢大家。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