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10月发现并发掘的甘肃武威雷台汉墓,以规模宏大、随葬品多而精为人所知。由于没有明确纪年,所以根据结构、形制、铜器、陶器的对比研究和五铢钱的特征等,推断为东汉晚期(灵帝中平三年的至献帝,186-219年)墓,其主人是“比二千石张某将军”,或隐附张奂其人。时隔四年后,铜奔马走俏于世,并逐渐成为文物中的国际名星。近年来,随着这位名星的不断升温,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有关文章发表不少,但论点各异,谜团甚多。
雷台汉墓主人(雷台汉墓简介)
墓葬年代是该墓的关键所在,一切问题由此而产生。我们提出它非汉墓而是晋墓,是基于近十年来在河西发掘汉晋墓所感悟。从1984年以来,我们在武威韩佐五坝山、武威市区西关、敦煌辛店台(飞机场)、武威柏树早滩坡等地发掘了一大批西汉、东汉、晋、前凉、唐代五个时期的各种墓葬,再结合1972、1977年发掘的嘉峪关和酒泉丁家闸晋、十六国墓,综合对比研究,使我们认识到:尽管河西的汉晋墓比较复杂,但也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划分它们之间的界线并非难事。只要将这些资料做系统排比,可以列为:汉→晋→前凉三大段。汉墓包括西汉中晚期、新莽、东汉三段,往往同属一墓地,比较集中,未见有晋墓夹入者。如五坝山、磨咀子墓群,基本特征是:西汉、新莽时期以土洞为主,东汉出现砖室。结构相同,即单室或双室、狭长的斜坡墓道、小型耳室、土坯封门、室内多弧顶,也有人字顶。砖墓用砖大而厚重,火候不高。随葬货币,有五铢和大泉五十两种,陶器组合:罐1、壶2、盆1、灶1、奁1、仓1,棺木不见铁钉,榫卯套合,黑漆髹棺,棺呈长方形。墓的规模有大有小,一般为二人合葬。晋墓和前凉墓往往同属一地,多见纪年青瓷瓶和木牍文牒,故时代明确,以武威旱滩坡、西关、敦煌辛店台、酒泉晋墓(武帝司马炎咸宁至愍帝建兴)为例。其特征是:墓葬结构一改东汉葬俗,厚葬峰起,一般规模均较大,普遍用砖砌筑,地表有高大的坟堆,斜长的墓道,并竖石为志。墓室均较深,由门、甬道、前中后和耳室组成。多盝顶、穹隆顶,顶中嵌方砖藻井莲花图案,又有用黑白二色装饰室内者。墓门口上方皆构筑仿木构建筑照墙,装饰或用砖雕、或用彩画。用砖皆长条灰色,薄而坚、火候高,长32-38、宽16-19、厚4-5厘米,干砌,间夹砂土或小石子,不用草泥,主室内四角筑灯台。陶器组合,首先是成套饮具(釜、甑、壶、盆、罐、钵、碗等)置于前室左右耳室,并用砖筑成灶和案,组成了厨房场景。其次前室布置碗、盘、碟、杯、灯等日用器具,显得井然有序。后室置棺,常见铁钉封棺。随葬货币有半两、莽钱、五铢,以五铢为主,品种甚多。墓均早期被盗。前凉墓(321--368年),以武威旱滩坡和敦煌辛店台为例,其特征是:墓葬结构、规模承袭晋代之风,高大宏伟、结构复杂,但仅仅是空架子。砖墓渐衰,以土洞为主,无装饰,随葬物少而粗糙,金属品少见,大都用木器,钱币量少质劣。由此看出,河西汉晋乃至前凉墓的盛衰与当时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其鼎盛期在西晋一代。我们把雷台墓与之相比,完全符合这一实际。如规模、结构、形制都与上述晋墓一脉相承。甚至那些细微处也不例外,如仿木建筑照墙、藻井图案墓顶、用砖、筑墓法、室内装饰,随葬品中的陶器、铜叉、铜削、琥珀珠等与敦煌辛店台晋墓出土者基本相同。又如铜俑、铜马、铜独角兽、木牛与武威旱滩坡19号前凉初期墓中的木俑、木马、木牛、木独角兽,不论是造型,还是着彩都基本一致。又如所出钱币与嘉峪关、酒泉晋墓出土者亦相同。所有这些共性,明确告诉我们雷台墓非汉墓,其相对年代应在晋末前凉初,即愍帝建兴元年(313年)以后。
(来源:哲学家的客厅)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