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氏兽
在水龙兽之后,肯氏兽,出现了名为肯氏兽的物种,同样是草食性动物,它们的外形与水龙兽相近,不过已经有了恐龙的基本特征。
肯氏兽(肯氏兽长什么样)
肯氏兽并不算是水龙兽的后裔,因为在水龙兽的“黄金时代”,肯氏兽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独立的群体。
在了解完了恐龙时代之前的霸主,人们不免想要将目光放在更早的时代,这个时候就要说到海洋中的生物——奇虾。
长相奇特的奇虾
奇虾生活于寒武纪时期,距今5亿年前,虽说名字当中带有一个虾字,可它和人们认知当中的虾相去甚远。
考古学家表示,奇虾与现代的虾类没有任何关系,奇虾是当时的一个独立物种,在生物大灭绝之后基因就消失了。
它还有一个别称:恐虾,虾如其名,它的外形很恐怖,如果不是有证据表明,它生活在地球上,人们都会认为奇虾是外星生物。
肯氏兽长什么样
郭然介绍,山西是中国古生物学发源地和重要研究地之一,“华夏植物群”“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保德三趾马动物群”等众多专业术语都出自山西。
展厅里,一块黑色鳞木化石见证了“华夏植物群”曾经的繁盛。距今3.23亿年至2.52亿年的晚石炭世至二叠纪,山西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生长了大规模的茂密森林,被学者称为“华夏植物群”,其中既有高大的乔木,也有繁茂的灌木,代表植物有大羽羊齿、华夏羊齿、鳞木等。鳞木是一种乔木,因树叶脱落后在树干表面留下鱼鳞状花纹而得名,它们挺拔雄伟,直径有两三米,高可达40多米。
三叠纪时期,北方陆生爬行动物陆续登场。
山西山西鳄骨骼化石是山西地质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珍贵的标本2010年发掘于吉县黄河边,肯氏兽,是全世界迄今发现最完整的山西山西鳄化石标本,保存有完整的头骨,证实其有两个眶前孔,并有以往化石中从未发现的间椎体,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
肯氏兽图片
“择义王氏鳄”生存于距今约两亿四千万年的三叠纪中期,其身上覆盖着瓦状鳞片,属于“中国肯氏兽动物群”中的掠食者,是比恐龙和鳄鱼更为原始的爬行动物,堪称远古“神兽”。
据吕波介绍,肯氏兽,2010年,山西地质博物馆在榆社二马营组地层中采集到两块择义王氏鳄化石。2015年,吕波正式开始修复择义王氏鳄化石。起初,化石包裹在岩层里。修复时,他先观察化石的岩石断面,判断其处在岩石中的哪一层,然后用锤子、錾子去除岩石。在清除掉大约30厘米厚的岩石之后,大概1毫米之下就是择义王氏鳄化石的真身了。
修复古生物化石的工具。
此时,吕波要把气动风刻笔换成和缝衣针很像的剔针,小心翼翼地去除最后的岩层。择义王氏鳄化石仅1.5米长,骨头非常小且软,一不小心就会损坏骨头表面,所以,修复工作必须在显微镜下进行。2018年年底,两块择义王氏鳄化石成功修复。其中一块择义王氏鳄标本密集地布满了11个个体,肯氏兽,其骨骼保存完整、清晰、关联性好。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同类化石中个体最多、完整程度最高的择义王氏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