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巴巴拉少校的作者是(巴巴拉少校剧本)

巴巴拉少校的作者是(巴巴拉少校剧本)

巴巴拉少校的作者是(巴巴拉少校剧本)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事,说她和家里人产生了一些矛盾,原因是她跟着自己喜欢的明星粉丝团捐了一笔钱,却被评价为用心不良,只是为了表达对某鲜肉的喜爱,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她还因此遭受了一场当下正热门的饭圈文化批评教育。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说过的一句话“有种东西,我们说它是崇高,是因为反对它的人都不崇高。”在朋友这件事里可以这么说,捐款这件事并不崇高,是

前几天一个朋友和我分享了一件事,说她和家里人产生了一些矛盾,原因是她跟着自己喜欢的明星粉丝团捐了一笔钱,却被评价为用心不良,只是为了表达对某鲜肉的喜爱,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她还因此遭受了一场当下正热门的饭圈文化批评教育。

这让我想到了王小波说过的一句话“有种东西,我们说它是崇高,是因为反对它的人都不崇高。”在朋友这件事里可以这么说,捐款这件事并不崇高,是因为支持的人不崇高。如果朋友跟着楼下居委会捐款,同样行为同样效果的事,应该会得到完全相反的评价。

巴巴拉少校的作者是(巴巴拉少校剧本)

巴巴拉少校的作者是(巴巴拉少校剧本)

《巴巴拉上校》中安德谢夫对斯泰芬说过一句话:“你说的那件事(明辨是非),其实是世界上最难的事。”

这也是我的态度,我认为一件事能达成的效果远远重于立场是非。

01.道德审判,长盛不衰

争论分为两种——真理争论和道德争论。其中道德争论简单、无效率且危害极大。探寻真理往往是漫长复杂的,事实是什么、为什么会发生、怎么解决。道德争论更有效,探究的过程不需要有,找一顶和道德有关的帽子戴在对方头上,谁支持他,就是和道德对立。

一旦上升到道德层面,再复杂的问题看上去都会变得简单了,输赢也一目了然。捐款捐了是否帮助到了他人,不重要,打着明星的旗号捐款,这是最重要的,因为当下流量明星是众矢之的,饭圈文化是危害社会的典范,那最后被打败的的一定是有无德标签的一方。

由此突然想到近代传统文化的命运,新文化运动时期,高举“科学民主”大旗,反对旧道德,传统文化尤其是孔子儒学跌落神坛。虽然李大钊陈独秀等发起人一再强调并不是完全否定孔子,甚至肯定了孔子的地位和价值。但并不妨碍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大家认为传统文化是落后、腐朽的代名词,以至于在之后发展为“打倒孔家店”的的运动,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不可逆的破坏。这就是典型的贴标签,简单化问题。

同理欧洲中世纪,教会说一不二,《圣经》是绝对权威,反抗之人都会被扣上异教徒的帽子,罪不可恕,比如很出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布鲁诺等人,科学事实从来不是争论的关键,反抗教会的主流理论就要被烧死。

当下互联网世界亦然,随着“清朗行动”的展开,所有流量明星和粉丝都成了过街老鼠,任何社会问题一旦扯上饭圈,立刻变味。大小媒体、业内老艺术家、吃瓜群众,纷纷下场,讨伐流量成了“道德新风尚”。

社会变革每发生一件大事,就会给很多人一个审判他人的机会,使其平庸的人生多出了一种道德上的紧迫感,主流思潮成为自命不凡的工具。尤其当互联网继续降低审判门槛,在风暴中心,人人皆可参战,义愤填膺时点几个赞、跟风发表几句慷慨激昂的话、转发几篇根本没有仔细阅读的帖子,迫不及待地为混战添砖加瓦。

可能会有人提出疑问,这些事情怎么能相提并论,我们总是在发展进步的,互联网上的事能和杀人放火的时代相提并论吗?这是一种错觉,事实上进步的只是社会制度和生产方式,人性并没有改变。道德审判带来的优越感和满足感一直经得起时代检验,只是手段会更新迭代。庆幸的是,互联网只提供了键盘,没有提供杀人放火设备。

02.党同伐异,异端同根

认为自己的道德审判代表了正义的一方,是在为社会做贡献。这种说法多少有点自欺欺人,如果杀人放火成为了社会中的主流思潮,我相信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提刀而上。因为支撑道德审判的往往不是什么正义感,而是党同伐异的快感。

这种快感源自什么?偏见。

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对哪一类事物产生过偏见,大多数人都会有。可能是一个明星、一部电影、一种观念,亦或是一个圈子——性别偏见、地域偏见、阶级偏见,比比皆是。

偏见因何产生?无知。

偏见是一种懒惰的表现,懒得深入思考,懒得了解接受和自己不一样的世界,无知地沉迷于非黑即白的单一道德体系中无法自拔,并且希望把全世界都纳入他的体系,这样才能走向“神圣”。

偏见产生了,壁垒化的群体会继续催化。于是,人与人之间,圈子与圈子之间,圈子内与圈子外,大圈子里的各个小圈子,都反复修炼道德紧迫感,随时扯起大旗召唤原始的厮杀欲。

整个社会就会瞬间变成角斗场,人们趋之若鹜。当然,入场时人人都以为自己会是坐看台上观战审判的人,和台下那厮杀的群奴隶野兽不一样。

比如去年最具代表性的227事件,明星粉丝因为对一篇文章的偏见举报了某国外网站,理由是文章内容低俗,人设道德败坏,是对明星本人的侮辱。为与之对抗,网站受众也在一夜之间拉起大旗,对粉丝和明星本人展开了抵制和辱骂。

战火从粉圈蔓延至社会法律层面,可惜的是,所有下场的人都囿于党同伐异的困局中,要么支持粉丝,认为此类同人文章毒害青少年;要么抵制明星,高呼流量失德,有辱社会风气。

事件的双方都认为自己是正义的一方,是在为社会清除毒瘤,却共同制造了乌烟瘴气,而本该被思考的譬如文化产品受众分层的问题并没有进入大众的视野,伤筋动骨之后问题依然在,这是最大的可悲之处。

反思是人类的美德,孔子说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是他自勉的话。当我们遇到所谓“不贤”之人时,能否在拿石头之前,先像孔子一样“内自省”一番呢?

03.道德易逝,爱与理性永存

不知大家有没有好好思考过“道德”这个词,回顾历史,道德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定义。在中世纪的欧洲,它叫“君权神授”,文艺复兴时期,它叫“人文主义”。新文化运动时期,它叫“民主科学”,抗日战争时期,它叫“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在我国封建社会,它叫“三纲五常”,还可以叫“礼俗”,这个概念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有过解释——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社会规范,维持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即“俗”。礼俗在农业社会地位不可撼动,即使尊贵如帝王,也不可挑战其权威,大到娶谁做皇后,立谁当太子,小到吃哪些菜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有严格规范。

《红楼梦》有一个很重要的情节叫元春省亲,元春当天用过晚膳后要先拜佛,然后面见皇帝领宴,领宴时请旨,得到了皇帝允许了才能出发,一系列繁缛礼节后,到家天已大黑。后与父亲贾政见面,父女久别重逢,却只能磕头下跪、隔帘相望,看着自己的父亲跪在脚下,讲一些场面话,句句不离君臣祖先。

以现在的道德观念来看,这叫“吃人”的社会。可在当时鲜有人提出异议,因为这些就是那个时代的主流道德,所以贾元春即使感叹“富贵已极,然终无意趣”,还是甘愿压抑自己,成为家族与君王政治博弈的牺牲品。她无法俯视她的时代。

站在宏观的角度,道德观念会一变再变,生产力在不断发展,社会矛盾交替变化,上层建筑自然要随之不断调整,因此很多我们现在坚信不疑的道德也一定会改变的。思想革新解决社会矛盾是宏观的政策,那么作为个体的我们能做什么?反抗当下主流思想?还是成为被时代禁锢的替罪羊?

都不必,时代会变,人性不会变。人会本能地趋向温暖和善意,本能地渴望自由和舒适。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把自己当人,把身边的人当人,尊重人的需求,而不是盲目贴标签,把人变成冰冷的工具。

一段婚姻关系中出现了问题,不要只知道高喊“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出轨只有零次和无数次”这样的口号,这只是在构筑道德堡垒,是对当事人是二次伤害,问题也只是被粗暴定义,没有解决。倒不如理性思考一下婚姻中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可以把对所有人的伤害最小化。

一个圈子产生了乱象,不急于否定圈子里的每一个人,斩草除根消灭这个圈子。二是反思乱象因何产生,深挖社会根源,理解每个圈子的多元化需求。

疫情防控中,不指责确诊人员的生活方式,不侵犯他们的隐私,不搞性别歧视、地域歧视,不随意升堂定罪指责其“千里投毒”。

体察人的情感,解决人的需求,换位思考,人性化地解决问题。这些不只是当事人和政府的事,更是每一个吃瓜群众该做的事,如果不了解,看不懂,那就闭嘴,警惕莫名的道德感。

时代大潮下,道德终究易逝,但爱与理性会永存。爱与理性不是反义词,对人的爱会帮助我们建立理性。把目光落在每一个个体上,总好过群体化的审判。这需要我们每个人自勉。

上一篇: 杨振宁介绍简介(杨振宁介绍简介100字)
下一篇: 畏罪潜逃的意思(敛的意思)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