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

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

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帝王多称皇帝。后来,皇简直成为一个代指,皇家、皇宫、皇室、皇袍、皇权等等。皇帝也彻底成为一个名词,帝王专用。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秦始皇的用意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开创者,自以为功劳比什么三皇五帝都厉

自秦始皇以来,中国帝王多称皇帝。后来,皇简直成为一个代指,皇家、皇宫、皇室、皇袍、皇权等等。皇帝也彻底成为一个名词,帝王专用。

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

帝加口念什么(帝加口念什么字)

秦始皇的用意很简单,因为他是一个开创者,自以为功劳比什么三皇五帝都厉害,就来个特殊的。始,就是创始,开始。始皇帝看来确实是第一人了。

秦并天下之后,秦始皇下令丞相、御史们商议更改名号的事情,因为“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帝,是跑不了的,但叫什么帝,需要好好商量,所以要“议帝号”。

丞相王绾、御史大夫骑劫、廷尉李斯等这些大臣们的意见是:

1.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法令一统,这太厉害了,牛叉plus,自古以来,没有人有这样的功劳,五帝都比不上。

所以,帝号需要比“五帝”厉害,比他们高级。

2.我们选最尊贵的,从古至今,天皇、地皇、泰皇并有,泰皇是最尊贵的,因为是人中之皇。

所以,咱就叫“泰皇”。(就是人皇,不是泰国之皇)。

(按:根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人皇就是轩辕氏,即黄帝。)

唐·司马贞《补史记·三皇本纪》:“人皇九头,乘云四,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

自称“朕”,命为“制”(皇帝制曰的那个“制”),令为“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那个“诏”)。

这种提议提议原本是无可挑剔的。因为这是那些大臣和“博士”们商量出来的,可见“皇”最尊重,最高级。

他们把最高级的给了秦始皇。

但秦始皇不满意,大概是他觉得太俗气了,这不是跟三皇五帝没区别吗?

于是,他大笔一挥,把“泰皇”的“泰”划掉,把五帝的“帝”拿过来,凑在一起,就叫“皇帝”。

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著,就是显现、显扬。

皇,是形容功绩之煌煌、辉煌如火的,三皇就是如此,号之为皇者,煌煌人莫违也。佛也被称为“觉皇”。总之,是某一方面功绩最显著。

帝,是表示行为的,实际上就是缔造者的意思。秦之前的殷商之所以称“帝”,是因为帝可为人主代称,实际上也是天神。天神即上帝,人主为下帝,人和神共用同一个名号。

皇帝,就是伟大的、庄严的缔造者。

这级别高到天上去了,简直“噫吁嚱,危乎高哉”。

秦始皇的自大和野心,甚至看不起三皇五帝,不愿与他们并列,可见一斑。

但,这些称号,实际上古已有之,秦始皇的发明,不过是大杂烩、拉郎配!

皇的级别最高。

其后是帝。

自古以来,三皇五帝并称。三皇之后,是五帝。

五帝之中,首推黄帝。

但实际上,黄帝,就是皇帝。

原本轩辕就是叫皇帝。

只不过,这个“皇”,是形容词。帝,才是其位号。

皇,只不过是拿来形容帝的程度,比如辉煌、伟大的缔造者,就是形容。

五帝本来都可通称“皇帝”。但这样一来就乱了,毕竟五个人呢,到底说得是谁?于是以土色改第一位为“黄帝”。

其他人也以此区分,按照方位安排。东方青帝,属木;南方赤帝,属火;北方黑帝,属水;西方白帝,属金。

这四位,加上中央属土的黄帝,就是“五帝”。

后来汉高帝刘邦做营销,搞什么“斩白蛇起义”,故事内容就是,刘邦是赤帝的儿子,斩了白帝的儿子(一条白蛇)。可以看到,刘邦属火(赤帝),克金(白帝)。还是很有道理的,策划做得很不错。

皇之后,才是帝。

以前的称号其实还不止这两种,还有后和王。

后,这个字人们往往以为以前是繁体字「後」,其实不然。古字中就是“后”,跟简体字没区别,它只拿来做称号用。

比如“皇后”,而不是“皇後”。

更古远的人物我们也熟悉,比如“后羿射日”中的“后羿”,人们往往以为这个人叫“后羿”。

其实,他就叫“羿”。后,是他的名号,读四声。

其实就是把“司”字照镜子,镜像中显示的就是“后”。司,我们知道有发号施令、主持某事的意思,比如“司令”。

所以,后这个字,体君,象人之形。因为发号施令要用“口”,所以,施令以告四方,故??之从一、口。

总体上说,发号者,就是君后。

后羿,就是他们那个部落里发号施令的人。是一个领导者。

但这称号很久远,而且其时部落并不大,部落联盟也不盛行。后来的三皇五帝,都算是融合部落,搞大部落的人,自然比后高级。

再后来,后,就不单独用了。

把这个称号给了女人,皇帝的正妻,就叫皇后。皇帝尊奉的母亲,就是太后。

所以,皇后,并不是住在后宫,所以才叫皇后。跟前后的后没关系,因为古代前后的后,就是“後”。

清嘉庆木雕龙钮孝静皇后印玺

它是称号。皇,就是大、伟大、庄严,后,就是君的意思。

所以,皇后主六宫之政,有朝服,有玺印。

清代皇后朝服

宋皇后朝服衣冠

做简化字的时候,因为这个“后”,没人能用了,建国之后,不许成精,也不许称皇称帝,皇后的称呼也不需要了。可以叫“第一夫人”。

那么,这个字就没必要存在了。

所以,後、后合体,统统写成后。原来的意思失去了。

王的称呼却比较特殊。

并非天子就是皇帝,天子也并非一定就称为帝。

西周封建之时,王就是最高级别了。所以,周天子其实是王,周文王、周武王、周幽王,都是王。

他们只是“天下共主”,有点像“武林盟主”,反正大家都听周天子的。周天子的领地,是王国。不是帝国。

项羽自封西楚霸王,学的就是这套。

周的这个称号,实际上是沿袭了殷商的称号。

殷商时代,领导者既称帝,也称王。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人们熟知的“纣王”,但实际上,纣王也就是“帝辛”。

殷人敬的是鬼神,所以,叫帝不算啥忌讳。

周人是敬天的,元首只是天之骄子,称天子,但不能称帝,上帝就是天,周人不敢僭越。只称王。

所以,周的天子都是王。

周武王画

周天子率领的诸侯,公侯伯子男,按等级称呼,通称“侯”,周天子有诸多的侯,所以,这些“侯”,叫“诸侯”。齐桓公、晋文公、秦襄公,都是诸侯,不敢称王。

但这是当时正统文化的认知,一般的蛮夷未必认。楚国就不管,楚国原来封的是子爵,也是诸侯。

到了楚君熊渠,他才不管你王不王的,我先称王,其后子孙为了藐视对抗周室,在楚武王时期第二次自立为王,以后的楚国君主,都称王。

当然了,其他的诸侯后来也都“僭越”,纷纷称王。

秦国称王还比较迟,商鞅变法的时候,是秦孝公,这还是诸侯的名号。但那时候,已经有三王,分别是齐威王、楚宣王、魏惠王。

其余的都是公侯,燕文公、韩昭侯、赵成侯。

秦孝公的儿子上位时,秦已强大,开疆拓土,称王,秦惠文王是第一个秦国之王。

到了秦始皇,自然要比王高一级,荡平诸侯,兼并天下,怎么能称王呢?连帝号都不能满足他的。

但实际上,在秦国,觊觎帝号的,秦始皇并非第一人。秦始皇的太爷爷秦昭襄王,早就想称帝。

秦昭襄王十九年(公元前288年),秦昭襄王撺掇齐湣王称帝。

秦昭襄王嬴稷,称西帝,齐湣王田地,称东帝。

齐王本来挺高兴,后来发现是大坑,然后自去帝号,联合诸侯,一起打秦国。秦昭襄王没办法,也去掉了帝号,又称回秦王。

他的梦想,他的重孙子秦始皇帮他实现了,而且比他的“帝”还高了一个级别。只不过,秦始皇作为“始皇帝”,梦想一二三四地传下去,“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终究没实现。

秦二世走后,秦公子子婴主持秦国,觉得秦国的遭遇是因为名号的原因,“皇帝”二字太惹眼,太遭恨。六国土地不要了,诸侯们拿去吧,还是做回王国的好。

所以,公子子婴上位后,并不称“皇帝”,而是秦王。他也是以秦王的身份,向刘邦投降的。

不过,后来的中国君主,都称皇帝。一直到清末。那些时候,它都是个名词。

按:以上引用,皆出自《史记》。

上一篇: 送人之荆门(送人之荆门翻译)
下一篇: 2023年下半年考研报名时间(2023年的考研报名时间)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