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哪几个四个)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哪几个四个)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哪几个四个)近年来,央视各频道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国学”经典再度走入我们民众的视野,“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医药学典籍》,作为普通中医学者的我激动又欣喜。感喟于自己研习中医药文化十余载,应考试和临床的需要,平日研读的大部分

近年来,央视各频道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节目,“国学”经典再度走入我们民众的视野,“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

近期央视综合频道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医药学典籍<本草纲目>》,作为普通中医学者的我激动又欣喜。感喟于自己研习中医药文化十余载,应考试和临床的需要,平日研读的大部分都是医学书籍。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哪几个四个)

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中医四大经典著作是哪几个四个)

有人称诗词为“国学的精粹”,而同样作为国粹的中医,大众又真正了解多少呢?前几日,偶然翻到自己本科阶段写的一些随笔,记录了当时参加学校举办的“国学探微”讲座上一位老教授谈及中医与国学四大名著的些许心得体会,感触颇深。近日兴趣再燃,重读起四大名著,偶有暇便,整理下先前的拙稿,谨以“中医药文化系列”连载的形式分享给中医文化爱好者们,以期有所裨益。

《西游记》描绘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故事。书中也有多处涉及中医中药,从这个角度上看,中医不仅仅是用来治病的,也深深地根置于中国文化。

孙行者扮医者之趣事

第六十八回“朱紫国唐僧论前世,孙行者施为三折肱”中孙行者为朱紫国王治病时道:“医门理法至微玄,大要心中有转旋。望闻问切四般事,缺一之时不备全:第一望其神气色,润枯肥瘦起和眠。

第二闻声清与浊,听他真语及狂言。三问病原经几日,如何饮食怎生便。四才切脉明经络,浮沉表里是何般。不望闻并问切,今生莫想得安然。”其中谈到了望闻问切、阴阳表里、虚实沉浮乃诊断之精要,书述“行者将三条金线与宦官,吩咐将线的一头系在国王左手腕下,按寸关尺三部上,一头理出窗外。

行者接了线头,以自己右手大指先托着食指,看了寸脉;次将中指按大指,看了关脉;又将大指托定无名指,看了尺脉;调停自家呼吸,分定四气五郁、七表八里九候、浮中沉、沉中浮,辨明了虚实之端;又教解下左手,依前系在右手腕下部位。行者即以左手指,从头诊视毕,却将身抖了一抖,把金线收上身来,厉声高呼道:“陛下左手寸脉强而紧,关脉涩而缓,尺脉芤且沉;右手寸脉浮而滑,关脉迟而结,尺脉数而牢。夫左寸强而紧者,中虚心痛也;关涩而缓者,汗出肌麻也;尺芤而沉者,小便赤而大便带血也。右手寸脉浮而滑者,内结经闭也;关迟而结者,宿食留饮也;尺数而牢者,烦满虚寒相持也。诊此贵恙是一个惊恐忧思,号为双鸟失群之证。”这里精彩地把中医学切脉之精要演绎得淋漓尽致。

其实,悬丝诊脉亦真亦假。

所谓真,确曾有其事;所谓假,悬丝纯粹是一种形式。

据考证,在古代宫廷里,后妃们生病,总是由贴身的太监介绍病情,太医也总是详细地询问这些情况,诸如胃纳、舌苔、二便、症状、病程等。

为了获得真实而详尽的情况,有时太医还要给太监送礼。这样,太医已心中有数。到了悬丝诊脉时,太医就得屏息静气,沉着认真。

这样做,一是谨守宫廷礼仪,表示臣属对皇室的恭敬;二是利用此时暗思处方,准备应付,以免因一言不慎、一药不当而招祸。由此可见,悬丝诊脉虽确有其事,但不过是一种蒙上了神秘色彩而已。

黄精与茯苓

《西游记》第一回中述“(孙悟空率领)众猴采仙桃,摘异果,刨山药,劚黄精,芝兰香蕙,瑶草奇花……”,“熟煨山药,烂煮黄精,捣碎茯苓并薏苡,石锅微火漫饮羹。人间纵有珍羞味,怎比山猴乐更宁?”

黄精素来带有传奇色彩。在古代医家看来,它是一种神奇的延年益寿之品,有“久服成仙”之说。在历代记载中,黄精更多的是一种仙家服食之品,而有关药用配伍的论述较少。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抱扑子》中谓“昔人以本品得坤土之气,获天地之精,故名(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在古代,因茯苓形状特异,多年生长,得松之精气足,久服百病自去,长生不老。故而,古人一直把茯苓视为延寿珍品。《神农本草经》中讲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食茯苓以求长生蔚然成风,据说南朝齐梁时期陶弘景辞官返乡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赐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尔”。

《本草纲目》称:土萆薢、山猪粪、仙遗粮、山地栗。《图经本草》谓:刺猪苓。《本草拾遗》叫:草鱼禹余粮。

李时珍说其有健运脾胃、强壮筋骨、祛风除湿。活利关节、止泄泻。治疗拘挛骨痛、恶疮、痈肿,解除汞粉、银朱的毒。养生学家谓茯苓“千年以上者,变化为兔,或化为鸟,服之轻身,成就仙道”。

历代医家及养生学家都很重视茯苓延年益寿的功效,以茯苓为原料制成各种风味小吃。“杵成坐上香飞雪,更和乳酪收全功。当知至味本无味,子若服之寿无穷。”(《谢李仁父茯苓》)宋代诗人张鎡在诗中答谢了友人赠送茯苓酥的情谊。用茯苓为原料制成的茯苓饼,既有清香之味,又有祛病延年的功效,后成为清王朝宫廷了的名点。

相传,有一次慈禧太后患病,茶饭不思。厨师们以松仁、桃仁、桂花、蜜糖为主要原料,配以适量茯苓粉,精心加工成茯苓饼。慈禧吃后,食欲大开,遂以此饼赏赐宫中大臣。

从此,茯苓饼身价百倍,成为宫廷名点,后传入民间,成为今天北京的风味小吃。不仅是保健补益的佳品,茯苓更是一味疗效显著的中药。

《日华子本草》认为茯苓具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有茯苓“主治胸胁逆气,心下结痛,利小便。

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的记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茯苓不仅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而且具有较强的抗癌作用。它具有渗湿利水、益脾和胃、宁心安神的功效,在临床中被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遗精、惊悸、健忘等疾病。

唐僧三个徒弟在五庄观背着师傅偷人参果时,花园土地之口讲述了人参果的神奇:人参果又名“草还丹”,“这宝贝,三千年一开花,三千年一结果,再三千年方得成熟。短头一万,只结三十个。果子的模样,就如三朝未满的孩子相似,四肢俱全,五官咸备。闻一闻,就活三百六十多岁;吃一个,就活三万七千年”。但“人参果,遇金而落,遇木而枯,遇水而化,遇土而入。却是只与五行凡相畏”。

在此书中中,人参果如此的难得,延年益寿之功效堪称神奇。据说,野山参历年愈久,性愈温和,其精力亦足。“因其吸天空清静之气足,受地脉英灵之质厚,故效力巨也”。野山参生长四五十年才增加一两,民间有“七两为参,八两为宝”的说法。《神农本草经》记载“人参,生于山谷之中,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故而,人参有“万病之灵药”、“千草之灵,百药之长”的说法。只可惜现在这种万年、千年的野山参实在是难得,甚至都无缘闻一闻,以活个三百六十多岁。现在由于人参用途的扩展,出现了大量人工栽培,按照加工方法的差异细分为生晒参、红参和唐参。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参对机体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够有效延缓衰老,除了滋补功效之外,还能有效调节内分泌、心血管系统等。

好啦,今天就讲述到此。未完待续,精彩在后头,敬请关注......

上一篇: 2023款本田crv7座图片(2023款最新crv官方图)
下一篇: 解珍解宝(解珍解宝为什么能进天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