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缸杯的名字在历史上曾大起大落过,风光时街谈巷议,没落时无人问津。其实不仅仅在当代,成化鸡缸杯在明代本朝的价值也很高,据明万历年间《神宗实录》记载:
“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
成化鸡缸杯(成化鸡缸杯真品图片及价格)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瑞士鲍氏东方艺术馆藏
成化鸡缸杯的价格如此之高,首先是因为明代烧瓷工艺尚未臻熟,彩瓷技艺就只有斗(dòu)彩这一种,自然因此极尽精艺。按照《明史·食货志》的记载:
“成化间,遣中官之浮梁景德镇,烧造御用瓷器,最多且久,费不赀”。
成化帝特意令景德镇烧造了一批精巧瓷器,其器质精秀雅,无与伦比,斗彩设色淡雅幽静,上承永宣之雄健,下开嘉万之风尚,影响甚为深远。
虽然成化皇帝对匠人的重视历来受到甚多非议,但不得不说,当时的器物工艺水准的确是呈巅峰状态的。清人朱琰在《陶说》中所说:
“成窑以五彩为最,酒杯以鸡缸为最。”
这其中,明代彩瓷首推成化,而鸡缸杯占有极高地位。
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鸡缸杯在成化年间的出现的原因,据学者猜测,成化元年为鸡年,“鸡”与“吉”,吉祥之“吉”谐音,鸡又有五德,文武勇仁信,一名天下白。一朝新帝王有可能授意于此。
还有一个例子可以佐证,成化皇帝喜欢绘画,对宋人《子母鸡图》大赞,并为该画撰御题诗,可见成化帝的内心。成化为帝的头十年一直未有子嗣,企盼生育能继续传宗接代曾是他的头号心病。
宋代《子母鸡图》及成化帝御题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相传鸡缸杯的设计初衷是成化帝欣赏宋人《子母鸡图》时看到母鸡带着小鸡觅食之景倍感温馨,于是选用这一题材作为瓷杯图案。
由此,鸡缸杯上的母鸡与小鸡之情态,也不得不承认此说具一定可信度。
复古风一定最先也最容易刮起,创新风一定在复古风其后。事实也是这样,至少三百年来,康熙仿成化的鸡缸杯被公认为是历朝历代仿制最佳者,技高一筹。
清代吕学《朗廷极行乐图》青岛市博物馆藏
清代画家吕学所绘的《朗廷极行乐图》记载了朗廷极做为朝廷大员派至御窑厂督制烧窑,表明了皇家的郑重态度,景德镇御窑厂的窑工一定兢兢业业,窑工们和督陶官则不敢怠慢,可见康熙仿成化斗彩鸡缸杯也顺理成章。
很巧的是,与朗廷极同时代为官的刘廷玑所写的《在园杂志》中有如下记载:
“仿古暗合,与真无二,其摹成宣,釉水颜色,橘皮棕眼,款字酷肖,极难辨认。”
当时的清朝文字记载比后世的补充要翔实可信,也从另一个角度解释了康熙仿成化鸡缸杯的卓越成就。
清康熙斗彩鸡缸杯故宫博物院藏
康熙时期的青花五彩鸡缸杯的出现,虽保留了斗彩淡雅的特质,但其中仍充满了五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强烈饱满,将自己君子坦荡荡的襟怀表露无遗。
有了康熙仿古热潮,雍正皇帝有以自己高深的文化品味,不屑于彩瓷仿古,因雍正欣赏仿宋之古,所以仿官、仿汝、仿哥窑尤其盛行。
至于雍正时期的鸡缸杯,雍正将康熙晚期发明的粉彩加以利用,将传统的斗彩作品中适度的融进粉彩,实属于用雍正时期的一大特点。
清雍正斗彩鸡纹碗2012年香港苏富比拍卖
清朝已进入乾隆,绝大部分艺术风格大变。乾隆登基时年仅二十五岁,正式年富力强心气高涨之时,对未来充满了憧憬。乾隆皇帝挟康雍两朝之风,以君子坦荡荡的心态开创了摹古而不泥古的“大清乾隆仿古”。
观复博物馆藏康熙斗彩鸡缸杯(左)乾隆粉彩御题诗文鸡缸杯与(右)
乾隆鸡缸杯只留下明成化鸡缸杯三百年的精神财富(即“鸡缸杯”三字),创新的仿古让清乾隆粉彩鸡缸杯独树一帜。除了器型、容量、釉料的变化,乾隆鸡缸杯还加入了人物和御题诗元素,具有更广阔和深远的文化价值。
观复博物馆摹古之作,决定以鸡缸杯为切入点并涉及的整个文化源流,设计出了整套【三朝鸣和鸡缸杯】礼盒:以仿明代成化鸡缸杯、仿乾隆御题诗鸡缸杯、观复鸡缸杯为核心载体。除了三朝鸡缸杯之外,还包括《鸡缸杯前世今生》图书及配套音频课程,将其物与其文化源流整合一体。因篇幅有限而意犹未尽者,书中皆有详解。
从明代贵到今天的天价成化鸡缸杯的致敬之作——仿成化斗彩鸡缸杯▼
清乾隆粉彩御题诗鸡缸杯,画面中的童子便是唐玄宗时期靠斗鸡发迹的神童贾昌,表现出乾隆皇帝独特的思考与设计。
长诗中有对鸡缸杯精致绝伦的鉴赏,也有对历代宫廷斗鸡走马、玩物丧志行为的警示。由此,鸡缸杯一物拥有了全新的气度——仿清乾隆粉彩鸡缸杯▼
观复博物馆结合前人智慧、承继再创出——观复鸡缸杯▼
杯子上的诗文“文武勇仁信,一鸣天下白,明清不足论,观复鸡缸杯。”是马先生特意创作的,其中“一鸣天下白”一句借用了唐朝李贺的《致酒行》:“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
在画面的布局、形象用色上,观复鸡缸杯更接近于乾隆朝的鸡缸杯。但去掉了童子,保留了明代原始构图中的山石花木及子母鸡,延续成化斗彩鸡缸杯稚拙朴实的笔法。
无论是一人独酌,还是两人对饮,亦或是三人雅聚畅谈。在小小鸡缸杯的加持下,茶酒的乐趣更觉馥郁飘然。
观复鸡缸杯尊古不泥古,以期胜任今日之大格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