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野史
我们大家都知道苏武牧羊。
但是,没有人追问:匈奴单于(大王)为什么要罚苏武到冰天雪地的地方去牧羊?
这件事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大汉帝国派苏武率队,到匈奴的地盘,访问,做客。
在做客期间,苏武有一个部下,名叫张胜。
张胜伙同匈奴内部的叛乱势力,蓄谋造反,刺杀匈奴的大将卫律,但是,事败被捕。
于是,匈奴单于把苏武也逮捕了,问他:你的部下张胜在我匈奴的地盘上谋反,是不是你指使的?
苏武说不是。
问题是,单于不信。
所以,单于罚苏武,到冰天雪地的地方,去牧羊。
一共牧羊19年。
在这19年间,匈奴和汉朝,打了无数次的仗。
后来,匈奴和汉朝和好,于是,单于把苏武放了。
事情简单地说,是这样的。
2
古人打制木屐
我们从电影电视里,经常看到日本人穿木屐。
于是许多人误以为,木屐源自于日本。
其实,木屐源自于中国。
根据中国考古研究,中国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穿木屐了,不过当时的木屐很简单,就是拿两片木板垫脚,然后上面绑上草绳。
中国考古出土的木屐残片
在汉、晋、隋、唐等时期,木屐在中国,是非常流行的。
举个例子,1984年,我国考古人员发掘了三国时期东吴大将朱然的墓穴,墓穴里,就发现了木屐。
中国古时候的木屐,男的用方板,女的用圆板,所以有“男方女圆”的说法。
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谢灵运,就特别喜欢穿木屐。
谢灵运喜欢登山,尤其喜欢穿着木屐去登山,为了方便登山,他还叫人改装了木屐,把木屐下面的“齿”,变成可以拆卸的组件。
所以后来呢,这种可以拆卸“屐齿”的木屐,又称为“谢公屐”。
木屐最晚于唐代传到日本,当时在日本叫“足下”。
就连“足下”这个词,都是从中国传过去的。
值得一提的是,屐齿可以拆卸的“谢公屐”,也传入了日本,被日本人称为“山屐”。
中国博物馆珍藏的“谢公屐”,登山时,底部两个“屐齿”可以拆卸下来
总之,木屐在宋朝以前的中国,其实是很流行的。
而日本的木屐,其实是学习中国的。
那么问题来了:
为什么后来木屐在中国好像突然消失了似的?
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那就是:
从宋朝开始,中国开始萌生了“女子缠足”这种歪风,而且,缠足这种歪风,到了明朝,竟然发扬光大。
缠了小脚的中国女人,只能把她那双三寸金莲,套在小小的迷你绣花鞋里,显然,再也穿不了木屐了。
大家要知道,自古以来,女人都是买买买的主力军,木屐这个产品,丧失了女人这个最大的买买买客户群,走上灭绝之路,也就成为历史的必然了。
3
《三国演义》说,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
这件事是真的吗?
答案是:
假的
为什么说这件事是假的?
因为时空对不上。
华佗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真实存在的名医,他死于公元208年。
而关羽攻打樊城,手臂中箭,时间是公元219年。
换句话说,关羽手臂中箭的时候,华佗已经死了十一年了,华佗不可能从坟墓里爬出来,给关羽刮骨疗毒的。
我早已说过,《三国演义》是一本很不靠谱的书,今天这个事,又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真实的历史上,华佗给关羽刮骨疗毒的事不可能发生,因为关羽中箭是在公元219年,而华佗则在公元208年就死了
我们中文里面,有一个词,叫做“关公战秦琼”。
“关公战秦琼”这个词语,许多读者都听说过,但是这个词的真正意思,也许不是全部人都知道。
关公(关羽)是三国时期的人,死于公元220年,而秦琼则是唐朝的开国大将,死于公元638年。
关公和秦琼,时空相距400多年。
也就是说,关公不可能和秦琼打起来。
“关公战秦琼”这个词的意思,其实是嘲笑那些小说家,对历史一知半解,却偏偏要写历史题材的小说,结果,写出来的,都是狗屁不通、时空错乱、错漏百出的垃圾文字。
关公战秦琼,就是这个意思。
4
许多人都听说过,唐代女人,“以肥为美”。
请问,这个说法,符合事实吗?
答案是:不符合事实。
“唐代女人以肥为美”,是典型的“幸存者偏差”。
此话怎讲?
“唐代女人以肥为美”的说法,其实是我国文人,依据传世的唐代仕女画,作出的错误判断。
什么叫“仕女”?
所谓“仕女”,就是唐代的王公、贵族、高官家里的老婆、小妾、女儿,这些人不用劳动,吃饱了,终日在花园里休闲,没有卡路里消耗,这些人,能不胖吗?
必然是要胖。
而且不要忘记,长安属于北方,北方人脂肪厚,而且当时唐代的中央,不少人还有鲜卑(游牧民族)血统,当然胖。
从唐代留下来的仕女图来看,多数女人都是脸圆圆的胖子,于是,就给后世人留下了错误的印象,因为“唐朝以肥为美”。
其实,这是错的,这是一个典型的“幸存者偏差”,因为在唐代的广大农村,有着大量的劳动妇女,那些妇女很穷,每天辛勤劳作,饮食也不丰富,所以在广大农村,存在着大量的瘦男瘦女,而大唐当时的画家,当然不会去画那些人。
瘦子你不画,画的都是有钱有闲的胖女人,所谓“唐朝以肥为美”的误解,也就这样产生了。
在任何朝代,都有人以肥为美,也有人以瘦为美,这就是为什么,瘦子和胖子都有后代,如果唐朝“都以肥为美”,那么我们中国人,瘦子早就绝种了,大家说,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唐代宫廷画家留下大量“仕女画”,画的都是达官贵人家中的女性家属,这些人有钱有闲,当然胖,而民间大量精瘦的劳动人民则没人去画他们,这就造成了“幸存者偏差”,给后世人留下“唐朝以胖为美”的历史误解
而事实上,唐代也有瘦的女人,也有“以瘦为美”的艺术作品,我们看以下这几个唐代陶俑,都是唐朝的女人,都很瘦:
5
我们从老照片里看到,我们英勇的八路军战士,几乎清一色,都有绑腿,请问这个绑腿,到底是干什么用的呢?
答案是:
绑腿用途之一:防蚊子、蚂蝗、虱子咬。
绑腿用途之二:防止大量雨水渗入军鞋影响行军。
绑腿用途之三:防止裤腿被树桠勾住。
绑腿用途之四:保护小腿,摔倒时不擦伤小腿。
绑腿用途之五:受伤时绑腿解开可以充当临时绷带。
绑腿用途之六:肉博时敌人揪不了你的裤腿。
……
绑腿,还有许许多多我说不完的奇妙功用。
八路军战士旧影,清一色绑腿
读到这里,是不是有惊艳的感觉?原来绑腿这个不起眼的东西,竟然如此重要。
是的。这一切,其实都是在总结血的教训的基础上,作出来的决定。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我们八路军的官兵,一律要绑腿。
然而实际上,绑腿这件事,也并不是民国时期的发明,早在古代的战场上,许多战斗部队已经学会绑腿,以下这幅附图,是清代某地官兵的老照片,我们可以看到,清兵也知道绑腿,其目的和动机,和我们刚刚列明的这些,其实都是一样的。
绑腿的清朝官兵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