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4年7月19日,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这场被称为“中国古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起义运动最终以清王朝的胜利告终。
英法联军(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长达14年的战争中,太平军一度占据了半壁江山,带甲者近乎百万;北伐西征并举,接连攻破江南、江北大营,更是一度让清政府感受到了被推翻的危险。清政府能同太平军鏖战14年,屡败屡战,直至平息起义运动。可为什么不敌2万英法联军呢?以至于落得个圆明园被毁,被迫签约赔款的下场。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率领2万名教众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有别于此前的起义运动,这次的起义军有着自己的组织纲领,发展速度极快,一路势如破竹,沿途清军望风皆靡。短短两年时间就攻占了南方重镇、六朝古都南京,声势浩大。
定都南京后的太平军显然不满于南方一隅,旋即积蓄力量同时开展北伐和西征,西征军进展十分顺利,在湖南地区全歼了湘军水师,重创清军,控制了大片地区;北伐军虽然在孤军奋战两年后遭到多路清军联合剿杀,但也是一度打到天津近郊,震惊朝野。
1856年,这恐怕是咸丰皇帝一生中足以刻骨铭心的一年,就在这一年清军江南和江北两座大营接连被太平军攻陷,筹划了数年的征讨方略如今毁于一旦。太平天国的发展事态似乎到了不可控制的地步,巨大的军事压力,不得不让清政府重新审视一下这个新生政权。
如果用一句话来形容清王朝此时的境遇,“屋漏偏逢连夜雨”再合适不过了。清王朝的虚弱,西方列强也看在眼里,1856年10月,英国故技重施借口“亚罗号事件”联合法国挑起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截止到12月底,两国军队已经集结了将近6千人。由于清军主力大多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无暇顾及广州和天津的战火,清政府被迫同侵略者签订了《天津条约》以缓解军事压力。
但朝中大臣们显然低估了西方列强的胃口,因为不满于条约内容,英法两国决定给清王朝来个大大的惊喜。英法调集25000余名士兵和105艘舰艇陈兵渤海水面,这次他们的目标不再仅仅是天津了,而是要直扑京师。从太平军北伐的战果来看,清政府在北方实际上是很空虚的,更何况现在不单单是兵力过于分散的问题了,而是国家主要军事力量都留在长江南北平定叛乱去了,根本抽不出身来。
1858年清军再度集结兵力重建了江南和江北大营,意图再度合围天京。可大营还没捂热乎,1860年初江南大营又再度被攻陷,外围的湘军也尽数退回湖南湖北,形势再度急转直下,太平军甚至将下一步的作战目标锁定在了湖北地区。
即便此时清军能抽调出几支劲旅驰援京师,数量上也远远不够,只能勉强同联军接战,根本不具备持久作战的实力。2万北伐军就让清政府焦头烂额,用了两年时间才肃清,更何况是装备精良的英法联军。
英法联军除了基础装备外,还有部分士兵列装了刚刚问世的线膛步枪和线膛火炮,本身在精确度和射程上就优于清军火器,如今更是如虎添翼。在历经了拿破仑战争和1853-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的淬炼后,英法两国无论是在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战术方面都做了革新,使其更适用于实战。
可见联军不是纸老虎,他们不光武器装备先进,作战经验也远远多于清军,而且欧洲战场的战争含金量还更高。在大兵团的作战中,清军恐怕根本不是英法联军的对手,我想八里桥之战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在人们的印象中,如果上万骑兵一起冲杀,无论敌军火枪准确度再高、射程再远,但由于射速限制,终究不会像后世的马克沁那般凶猛。肯定能有骑兵冲到敌人跟前,只要骑兵冲过去了,剩下的就是一边倒的厮杀,因为火枪的距离优势不再明显了。
但八里桥之战,1万名蒙古骑兵冲杀了一天也未能突破联军阵线,仅仅杀伤几十人。为何?是蒙古骑兵不够勇猛?非也,僧格林沁的蒙古马队可是说是大清能调集的最精锐的部队了,被当做王牌部署在八里桥使用,那既然是精锐,战果为何如此不堪。
因为我们远远高估了士兵和马匹的作战意志。抗战期间军队曾有个规定,当部队伤亡达到三分之一时,部队必须撤下来重整,因为此时军队已经面临着严重的士气问题,基本上丧失战斗力了。清军不是高达,他们不像后世的志愿军那般有着铁一样信仰,在民族意识尚未觉醒的时候,他们仅仅是拿饷的士兵,缺乏保家卫国的意识。
英法联军百余门火炮的持续轰击下,阵型早就被打乱,连战马都受惊四散奔逃,何况人了。好不容易熬过了火炮,接下来面对的是西方的步兵线列方阵,一排排的持续射击,周围的战友一个个倒下,挨得越近,倒下的人越多。
看过李连杰的《投名状》吗?电影中有这样一个镜头,为了破太平军的火枪阵,庞青云募集了400士兵冒死冲锋,为弓手赢来足够的射程距离。但实际上,面对英法联军的火力打击,清军只有四散而逃的份,刚开始还能勉强冲锋,等到距离接近,巨大的伤亡数字会迫使清军败退。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