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在哪里)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在哪里)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在哪里)玄宗晚年,大唐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标志大唐由盛转衰,同时这也是唐朝中期的开端。中唐时期,虽然不如盛唐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但是也有许多出色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唐朝中期的三大名将。李晟河朔三镇(河朔

玄宗晚年,大唐爆发了著名的安史之乱,这标志大唐由盛转衰,同时这也是唐朝中期的开端。中唐时期,虽然不如盛唐时期涌现了一大批名将,但是也有许多出色的将领,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唐朝中期的三大名将。

李晟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在哪里)

河朔三镇(河朔三镇在哪里)

一、李晟(727年-793年),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人。唐朝中期名将。

李晟出身于军武世家,十八岁便投身军旅,随名将王忠嗣征讨吐蕃。他身高六尺,勇武绝伦,善于骑射,曾一箭射杀吐蕃猛将,一战成名。之后累功升至左羽林大将军。

广德元年(763年)至大历十四年(779年),十多年间,李晟镇守大唐西陲,屡立战功,多次大败吐蕃军,累迁右金吾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泾原四镇北庭都知兵马使,册封合川郡王。

建中二年(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起兵叛乱。李晟被任命为神策军先锋都知兵马使,与田悦战于临洺。李晟率部冲锋,踏着坚冰渡过洺水,横击魏军,使得唐军重新振作,合力击破田悦。率军平定河朔三镇叛乱。

建中四年(783年)十月,泾原镇士卒在长安哗变,拥立朱泚为帝,唐德宗仓皇逃奔奉天(治今陕西乾县),史称泾原兵变。李晟接到诏令,前往奉天勤王,拜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诸道兵马副元帅。兴元元年(784年),李晟率军收复长安,平定朱泚之乱,拜司徒兼中书令,领凤翔、陇右、泾原三镇节度使,册封西平郡王。

此后近十年,李晟驻守泾州,防御吐蕃进攻。贞元九年(793年),李晟去世,时年六十七,追赠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德宗庙廷,图形凌烟阁。

马燧

二、马燧(726年-795年9月4日),字洵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人。唐朝中期名将。

马燧出身扶风马氏。年少时博览群书,颇有谋略。

建中二年(781年)魏博节度使田悦造反,攻打邢州,唐德宗就派马燧进击田悦,马燧大破田悦军,斩首两万多颗,斩其大将孙晋卿、安墨啜,活捉了三千多人,淹死的不计其数。

兴元元年(784年),朝廷封马燧为北平郡王。贞元元年(785年),河中之乱爆发,马燧率军连败李怀光,平定河中府。马燧从到京城朝拜回军营后,共二十七天就平定了河中。唐德宗下诏书褒奖马燧,升任光禄大夫,兼任侍中,还封一个儿子为五品正员官。

贞元十一年(795年),马燧病逝,享年七十岁。唐德宗追赠马燧太尉,赐谥号“庄武”。

浑瑊(jiān)

三、浑瑊(jiān)(736年-800年1月1日),铁勒族浑部皋兰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青铜峡市南)人。唐朝中期名将。

浑瑊自幼精通骑射、武功过人,早年随父于朔方军征战。安史之乱爆发后,先后为李光弼、郭子仪、仆固怀恩的部将,经历了大小数十战,军功卓著。

唐代宗初年,仆固怀恩叛乱,吐蕃大举入侵,浑瑊在邠州、奉天一带率二百骑兵冲阵,大破吐蕃,此后作为兵马使长期在长武城驻守。

唐德宗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泾原兵乱”爆发,浑瑊在奉天拼死打退了朱泚的进攻,大破数万叛军。几个月后,浑瑊和李晟攻打朱泚,收复了长安。之后又率军收复咸阳,出任奉天行营兵马副元帅,封咸宁郡王。会同马燧率军讨平李怀光的河中之乱,再升为检校司空,出镇河中。

贞元十五年,浑瑊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四岁。唐德宗追赠浑瑊为太师,谥号“忠武”,配飨唐德宗太庙。

欢迎关注我,看更多历史内容。

【原创声明:本文由作者编辑,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上一篇: 2023年一年多少天(农历2023年一年多少天)
下一篇: 马蒂斯的画(马蒂斯的画有什么特点)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