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日写微头条,节选了《诗人玉屑》中的一段话,名为诗中的十字句。有人问诗中的十字句和词中的十字句有什么区别?
禅房花木深上一句(禅房花木深上一句是什么)
主要的区别是,诗的十字句是两句五言句;词的十字句是一句话,不过用分豆的方式,在节奏上有停顿。
词的十字句是词中少见的长句。但是中间都有分豆,古人不用标点符号,今人一般用“、”来分豆。
根据分豆的不同,大体有几下几种。
1、三七分豆的十字句
例如辛弃疾《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恨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楼,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上下两阕各有一个十字句:
见说道、天涯芳草迷归路。
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
这种十字句是上三下七的结构。后面的七言句是平起仄收的律句:中平中仄平平仄。
另有上七下三的十字句,例如南唐中主李璟《摊破浣溪沙(一名山花子)》:
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还与韶光共憔悴、不堪看。】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倚阑干。】
前面的七言句是仄起仄收的七言律句:中仄中平平仄仄。
2、四六分豆的十字句
也有四六或者六四结构的,例如晁补之的《夜合花·和李浩季良牡丹》:
百紫千红,占春多少,共推绝世花王。
【西都万家俱好,不为姚黄。】
谩肠断巫阳。
对沈香、亭北新妆。
记清平调,词成进了,一梦仙乡。
天葩秀出无双。
倚朝晖,半如酣酒成狂。
【无言自有,檀心一点偷芳。】
念往事情伤。
又新艳、曾说滁阳。
纵归来晚,君王殿后,别是风光。
万树在《词律》中点评道:
西都下与无言下同,但西都句六字,无言句四字,稍异。然此十字句,分豆可上可下,而他家则俱用上四下六耳。
西都下,指西都开头的这句:西都万家俱好,不为姚黄。这是上六下四的十字句。
无言下,指无言开头的这句:无言自有,檀心一点偷芳。这是上四下六的十字句。
万树说这个十字句的分豆可上可下,不过上四下六的会多一些。有时间的朋友可以看看这个词牌的作品,这两处十字句基本都是四六分豆。
3、其他分豆的十字句
《粉蝶儿》这个词牌,前两句一般是四六结构的十字句,例如:
一箭和风,秾熏许多春意。《粉蝶儿·元宵》宋·史浩
雪遍梅花,素光都共奇绝。《粉蝶儿》北宋·毛滂
辛弃疾《粉蝶儿·和晋臣赋落花》略有不同: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一枝枝、不教花瘦。
甚无情,便下得、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记前时、送春归后。
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约清愁、杨柳岸边相候。
这个可以读作二八分豆:
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不过我习惯读作四六分豆: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而今春似、轻薄荡子难久。
另有辛词下阙中:把春波、都酿作、一江醇酎",可以看作三七分豆,但是七言句有变化,成为三四结构,不是七言律句了。
诗有十字句,也有十四字句。白居易在《金针诗格》中提到:
诗有四格一曰十字句格。二曰十四字句格。
十字句,或者十四字句,其实就是两句话说一件事。有连续的动作,例如
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别同志》唐·郑谷
完整地叙述一件事情,例如:
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唐·齐己
一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
谁知樵子径,得到葛洪家。《过楼观李尊师》唐·卢纶
十字句中,常有对仗,例如:
未有一夜梦,不归千里家。《旅中》五代·蒋维东
空将未归信,说向欲行人。
往往语复默,微微雨洒松。《净业寺与前鄠县李廓少府同宿》中唐·贾岛
如王勃的《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间两个十字句,都是十字对,也叫流水对(颔联算宽对):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诗中的十字句其实是两句,词中的十字句也有分豆的方式分为两部分。
不过有一种宝塔诗,最后一句也是十字句。
梅,迟迴。 雪已消,花未开。 傍山林馆,近水亭台。 相期白玉蕊,数费碧云才。 况有冰霜对偶,且无蜂蝶嫌猜。 含蓄清香知自负,包藏幽艷俟谁来。 岭头信兮使骑未至,楼间怨兮角声已哀。 提壶秉笔兮酣咏其侧,花神有知兮得不留心哉。
花神有知兮得不留心哉。可以也看作五五分开的两句,也可以看作一句。这类文人的游侠之作,比较少见。可以不必算入诗词的十字句中。
词中的十字句,依照词谱来填写便是。前人依曲填词,后人依词作谱,虽然不能歌唱了,但是吟咏之时,自有悠长婉转之妙。
诗中的十字句,往往用于中间二联,有藕断丝连的妙处。作诗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别有一番味道。
老街曾有五律《读骆宾王灵隐寺故事有感》,颔联用十字句为对:
易水歌声杳,禅房钟磬侵。燃灯老僧坐,觅句蛰龙吟。
门对江潮阔,楼观海日沉。平生缚虎手,换得泛舟心。
@老街味道
韩王坝月相迎送,卢洞清风几去来,苏轼在山东诸城写下这么多名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