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入见而出,语人曰:望之不似人君,就之而不见所畏焉。
卒然问曰:天下恶乎定?
吾对曰:定于一。
魏襄王是明君吗(魏襄王魏嗣)
孰能一之?
对曰: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孰能与之?
对曰:天下莫不与也。王知夫苗乎?七八月之间旱,则苗槁矣。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则苗渤然兴之矣。其如是,孰能御之?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这是孟子见魏襄王,两个人的对话内容。
孟子说人民对于仁君的期盼就如同久旱逢甘霖的庄稼一样,劝魏襄王实施仁政。我读这里有几个疑问。
第一,古文中对于这一事件的记载,有称梁襄王的,也有称魏襄王的,是否为一人?为什么会有两个称呼?
第二,为什么孟子对这次谈话感官极差?出门就说魏襄王不似人君?
再一次感叹,如果我读书时有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该多好!
1.梁襄王和魏襄王是同一人。这事儿还要从襄王的父亲惠王说起。
魏国从建国到国灭共计179年,惠王一人在位51年。
惠王的爷爷魏文侯任用李悝教授法经,变法图强;任用治水达人西门豹在邺城兴办水利;任用吴起镇守西河之地,屡胜秦国。
惠王的爸爸魏武侯在文侯的成绩上再接再厉,疆域面积大为拓展。
所以惠王即位接过来的是一个强盛的魏国。上任几年,惠王将都城从安邑迁到了大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从此,开封开启了自己的历史名城之旅。
2.为什么迁都?
有很多人说惠王迁都是为了躲避强秦。我查了一些材料,其实不然。当时的魏国作为老牌强国,虽然秦国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秦国在逐步强大,但是远没到能威胁魏国迁都的程度。
惠王迁都主要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宏图霸业。安邑现在的位置是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夏县,这个地方比较偏西,对于想要问鼎中原,称霸天下的惠王而言,打仗路程实在太远。
反观大梁,也就是现在的开封,地处平原的中心,它不具备险要的地利,没办法依靠着山地等险要防守。但是惠王开始了筑城引流工程,用“鸿沟”将黄河和淮河联在一起,也推动了魏国商业的发展。
当然,迁都也有很多弊端。从安邑搬走,对西部的控制必然削弱,给了秦国西出的出口。筑城大梁,易攻难守,即使加筑城墙,但以为称霸的野心暴露的太彻底,也让魏惠王被齐、秦、赵等大国敌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魏国就从惠王开始,走下坡路,不断被蚕食。
3.孟子为何看不上魏襄王?只能说看不上是相互的。
春秋战国时期,不具备推行“仁政”的基础条件。孟子推崇仁政,朝拜理想中的仁君。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每位国君上位背后都有一段血雨腥风。当王之后,要么就是报复性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要么就是有宏图大志、锐意进取。不管是哪种王,都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安抚百姓,休养生息。因为一旦停止军备竞赛,也就意味着打开国门等他国铁骑,被攻击的可能性就更大。只有到了汉、唐、宋、元、明、清这样的大一统时代,周围国家要么被打的没力气继续打,要么是收服的小国不敢打,外部环境允许了,内部为了巩固子孙千秋万代的基业,开展休养生息。
所以,不管是魏惠王还是魏襄王,都不会推行“仁政”,只不过处于“礼贤下士”的美名,见一下当时的圣人、贤人。我问你怎么统一,你跟我不杀人的君主能够顺应民意。我不打战,不杀人,也没见其他国家的老百姓跑到我魏国来。
换位思考,魏襄王想要的答案是策略,是怎么才能先统一赵魏韩,然后实现大一统。而我们的亚圣也并未作答。“正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见你已经是很给你脸了,还想怎么谈,大家的想法思路都不在一条线上,我说我的,你说你的。
其实和现在的很多风投项目和综艺节目选秀一样,在此就不多说了。
下次我们看一下函谷关之战。五国伐秦,为什么齐国没参与,战果如何?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