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拱是中国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斗拱由方形的斗和升、矩形的拱、斜的昂组成。斗拱是屋顶梁架与柱子间的结构与外观上的过渡构件,具有结构与装饰的双重功能。明清以前,唐、宋时期,斗拱结构作用十分明显,作为承重构件。明清开始,斗拱逐渐变为装饰构件。此外,还作为封建社会中森严的等级制度的象征和重要的建筑模数。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有哪些)
藏在华丽屋檐下的斗拱
斗与拱,均为我国木结构建筑中的支承构件,在立柱和横梁交接处。从柱顶探出的弓形肘木叫拱,拱与拱之间的方形垫木叫斗。斗拱承重结构,可使屋檐较大程度外伸,形式优美,为我国传统建筑造型的一个主要特征。
斗拱的主要分件
除了斗和拱,还有翘、昂、升等。通过彼此拼插将柱和梁连接起来。
斗拱的基本构造
斗拱是纯木结构,通过榫卯结合,是梁和柱之间力的传递中介。因为构架不是刚接,这就保证了建筑的刚度协调。如太极一般,能够以柔克刚,化解地震的冲击。遇到强烈地震时,斗拱的榫卯结构“松”而不“散”,在地震中虽会摇摆,但大木构架常常能够安然无恙。
独乐寺位于天津市蓟州区,始建于唐代,寺内的观音阁和山门重建于辽代。自重建以来千余年,独乐寺经历了28次地震,其中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河、平谷发生8级以上强震,“蓟县城官廨民舍无一幸存,观音阁独不圮。”1976年唐山大地震,蓟县城内房屋倒塌不少,观音阁及山门的木柱略有摇摆,观音像胸部的铁条被拉断,但整个大木构架安然无恙。
观音阁
观音阁之所以在多次强震中屹立不倒,主要是斗拱起了作用,榫卯结构,化解了地震的能量,使整个房屋的地震荷载大为降低,稳稳的把屋檐托住,起到了抗震作用。
应县木塔位于山西省应县城西北佛宫寺内,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现存唯一最古老、最完整,也是最高大的木塔。
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建成近千年来,经历过多次大地震的考验。据史书记载,在木塔建成200多年之时,当地曾发生过6.5级大地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只有木塔岿然不动。
应县木塔之所以有如此强的抗震能力,仍应归功于榫卯结合的斗拱。木塔除了石头基础外,全部用松木和榆木建造,而且构架中所有的关节点都是榫卯结合,具有一定的柔性;木塔从外表看是五层六檐,但每层都设有一暗层,明五暗四,实际是九层,明层通过柱、斗拱、梁枋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层,各暗层则在内柱之间和内外角柱之间加设多种斜撑梁,加强了塔的结构刚度。这样一刚一柔,能有效抵御地震的破坏力。
明朝以前,斗栱主要是作为结构构件存在,对建筑的构架起着较为重要的承重作用,同时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明代以后,斗栱的承重作用逐渐向装饰性作用转变,清代时,基本只作为装饰件了,并且只有宫殿、庙宇等建筑还在使用,以显示皇家与神佛的威严与尊贵。
每每仰头看这反复的斗拱,飘逸的飞檐,都被深深地打动和震撼。
是因为斗拱的层层托举,才有了屋檐那冲向天空展翅的姿态。
而这密密匝匝的斗拱,也展示了总共古建筑的繁复和华丽,不觉感慨古人的智慧。
繁复有序的斗拱,呈现层层叠叠的美,仰望这华美的花纹,总有一种穿越回古代的冲动,千年前的古人也曾这样仰望飞檐外的蓝天吧。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