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全文阅读)

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全文阅读)

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全文阅读)20世纪90年代,汪国真“火”了,却不受主流诗歌圈的待见。进人21世纪后,“梨花体”“羊羔体”“屎尿体”“平安体”等此起彼伏,隔三差五闹“绯闻”,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作崇。这种两极化评价,反映了当下诗歌弥漫着一股脱离人民大众、脱离生活实际的浮躁气,某些诗人耐不住寂寞,也耐不住清贫,急于

20世纪90年代,汪国真“火”了,却不受主流诗歌圈的待见。进人21世纪后,“梨花体”“羊羔体”“屎尿体”“平安体”等此起彼伏,隔三差五闹“绯闻”,但在外人看来不过是一种畸形的审美作崇。这种两极化评价,反映了当下诗歌弥漫着一股脱离人民大众、脱离生活实际的浮躁气,某些诗人耐不住寂寞,也耐不住清贫,急于“弯道超车”,越来越呈现低俗化、轻贱化、娱乐化的恶俗倾向。文学如此,其他门类的艺术也是千奇百怪。书法圈的丑书、射书、盲书等等搞怪卖弄,似街头打把式卖艺所为;演艺圈的从“戏说”到“恶搞”,从“注水”到“播毒”,又贩卖着高价“鲜肉”;美术圈的作品越发“虚无”抽象,以让人看不懂为高能,同时又抱怨着大众审美的“低能”……躲在小“圈儿”里狂欢,某些人完全无视甚至蔑视人民大众的审美观瞻,人数虽少,其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的确,任何门类艺术的创作,不仅要与大众保持适当距离,也要脚踏实地的“亲民”,相融相生,互为表里,才能从生活母体中长出高于生活的作品。古代有白居易将诗文交给妇孺,一直修改至街市老妪也能理解才满意,其诗万家传颂并没有牺牲艺术性。近现代有赵望云主张“为人生而艺术”,倡导“到民间去、表现民生疾苦”的艺术大众化,自始至终高扬源于本心的人文关怀,并始创长安画派;当代有王蒙、秦怡、郭兰英等一批人民艺术家,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不仅艺术水准高超,也深为人民爱戴。

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全文阅读)

左道旁门(左道旁门全文阅读)

艺术鼓励创新,容许另辟蹊径的探索,但不是左道旁门的借口,亦非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更不是混吃混喝的“骗子”!违背艺术创作的基本规律,就会堕落成无知无畏的“莽汉”。头戴“大师”“精英”“权威”大帽子,一边让创作走进越来越艰涩难懂,不接地气的“死胡同”,一边又不愿意改变和调整与大众相对立的审美心态;一边诅咒着大众的智力低下,一边借助大众轧堆赶时髦的心理“套现”;一边热衷跑马圈地,拉山头,一边又高筑篱笆,画地为牢……挡不住艺术创新力的虚弱,又一步步背离大众越来越远。这种凌驾于众人之上的傲慢,究其原委,都源于贪婪、傲慢、庸俗、短视、自私、非理性、自以为是的人性弱点。在小圈子里故步自封,如同鱼缸里的金鱼,看上去很美,却不敢到人民艺术的大海里遨游。可以说,是一种“见光死”的艺术。

“在要求天才的产生之前,应该先要求可以使天才生长的民众。”鲁迅先生的话中启发,亲近人民大众,是一种艺术的选择,也是艺术家的态度。艺术家要跳出封闭自大的小“圈儿”,走进人民,亲近大众,汲取人民大众的营养,又反哺大众,引领大众的审美需要,在发扬艺术与提升大众品位之间实现共赢。同时,坚决抛弃历史虚无主义和精致的利己主义思维,用真善美的作品反映社会生活,用辛勤的汗水浇筑艺术的硕果,但不能耍贱比邪,“带歪”“跑偏”,而背离大众,与大众为敌。

艺术是塑造灵魂的人民工程。只有保持一颗纯粹的、敬畏的心,不断纯化心灵,剔除杂念,才更容易创作出格高质雅的作品,真正与大众一同“狂欢”。这不仅仅是我们国家的社会制度决定的,也是新时代艺术的评判标准之一。

(来源《杂文月刊》阿声)

上一篇: 幼儿顺口溜(幼儿顺口溜儿歌)
下一篇: 唐朝皇帝一览表(唐朝历代帝王一览表)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