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刘博团队
01
2023宝坻搬迁村庄明细(飞机场拆迁18个村)
天津,2023宝坻搬迁村庄明细,又一重磅利好来了!
12月26日开始,《关于调整租房提取住房公积金和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将正式执行。
主要内容有三点:
1、降首付:公积金二套首付从6成降为4成。
天津商业贷款从9月16日已调整认房不认贷,二套首付降至四成起。
因此,这次公积金二套降首付是和商贷保持一致。
2、提额度:多孩家庭首套最高贷款额度上调至96万元。
今年5月,天津公积金首套房最高贷款额度已经由60万提高到80万元。
此次新政规定,二孩及以上多子女贷款限额可上浮20%,也就是80万的1.2倍,96万!
目前,天津首套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1%,比首套商业贷款最优利率3.9%还低80个基点,组合拳之下,多孩家庭的买房成本骤降。
3、提取政策优化:租房提取公积金从按季调整为按月,针对多孩家庭,取消了每月提取额度最高3000元的限制。
在高层密集发声,2023宝坻搬迁村庄明细,对房地产定调更加积极的情况下,天津出政策的频率明显加快了。
之前的916新政、调整认房不认贷,二套首付变四成,利率降至3字头、换房抵个税等,已是利好刚需和改善。
11月25日,天津积分落户新政官宣,从2023年1月1日起,新房额外多加15-30分,促进新房销售;
12月9日,二手房交易可“带押过户”,加速二手房市场流通,再到26号公积金新政落地,住房领域的限制性措施一个个松绑。
可以说,天津,已经在大张旗鼓地救市。
02
近十年,天津新房市场经历了“先大热后大冷”的周期行情。
据CRIC数据,2016年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达2583万平方米。
限购政策松绑下,受北京、唐山外溢置业需求刺激,全市新房成交量价增至历史新高,一举打破之前年均商品住宅成交面积1300万平方米的规模。
2017年起,2023宝坻搬迁村庄明细,限购、限价、限售政策出台,使得市场潜在购房客群骤减。
而2018年开始,全市涉宅用地始终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
两者叠加,住宅供应严重大于需求,使得楼市陷入低迷行情,全市新房、二手房房价持续阴跌。
2022年,天津土地成交宗数、土地成交建面、土地出让金,均创下了10年来新低。
截至目前,楼市的政策“工具箱”几乎全用上了。
市场反馈来看,还是起了一定作用。
11月,天津新房市场表现有所回暖:住宅共成交6863套,套数环比上涨17%,为今年前11个月中成交量最高的一月。
市区成交价格基本维稳,环城成交价格略有下降,带动新房价格环比减少8%。
11月,全市二手房成交10858套,环比上涨27%,同比上涨4%。
二手房成交已回归至去年同期水平,市场表现优于新房,可见,购房需求由新房转向二手房释放。
从城十区各区成交表现来看,各区成交量均上涨明显。
市内六区(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
环城四区(西青区、北辰区、东丽区、津南区)、
远郊区县(武清区、静海区、宝坻区、宁河区、蓟州区)
以及滨海新区
从价格看,和平、河西、南开三区价格坚挺;
从成交套数看,中心城区套数占比59%,环城四区占比41%,中心城区仍是全市二手房成交主力;
其中,河西区凭借区位和学区的绝对优势,位列第一,11月成交达到1198套,成交量同比上涨60%。
所以在天津买房子,仍然首选市内六区。此外,靠近北京的武清区,配套好、位置好的盘,有中长线价值。
03
截至9月末,天津汇聚3.8万亿的资金,不到北京的五分之一。
这个昔日的中国第三城,已经是资金榜上的第十城了。
此外,天津的人才被北京吸虹,而北京的人才首选目的是流向上海。
这背后反映的是北京和天津之间产业发展不对等,高端人才只能在京沪之间流动,天津的产业还不够新兴。
在“北方经济中心、国际港口”城市定位阶段,天津利用其港口重点发展钢铁、石化等传统产业。
目前,天津的传统产业优势不再,新兴产业还未完全发育。
面向“十四五”,天津再度明确要“制造业立市”,但发展先进制造业、重新调整产业布局,天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便如此,天津在北方仍然是第二城,遥遥领先于郑州、西安等城市。
天津还是高考洼地,高考红利堪比京沪,但落户门槛显著低于京沪,能吸引高考移民。
总的来讲,找准发力点,2023宝坻搬迁村庄明细,天津还有崛起的可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