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或多或少都有听过《孔雀东南飞》的故事,其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是乐府诗发展史上的高峰之作,后人盛称它与北朝的《木兰诗》为“乐府双璧”。
它主要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夫妇被迫分离并双双自杀的故事,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无情,歌颂了焦刘夫妇的真挚感情和反抗精神。而篇尾所构思的刘兰芝和焦仲卿死后双双化为鸳鸯的神话,也寄托了人民群众追求恋爱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那么在这出“爱情悲剧”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因素在推动其发展呢?而从中我们又能体悟到什么不一样的感思呢?让我们从其中的故事情节下手来探寻寓于个别人物特殊性背后的一般普遍规律性。
五里一徘徊(五里一徘徊前面一句是什么)
首先,焦母作为一个不喜欢儿媳又处处刁难于其甚至想替儿子另择贤妻的婆婆形象在我们后人眼中实在是不讨好的角色。而焦仲卿唯母命是从,传话于两个女人之间最后又“自挂东南枝”的形象也不是很容易让人对其有特别强烈的好感。再说刘兰芝,读者往往对其都是抱有一种怜惜替其鸣不平及为其感到惋惜的阅读心理。但如果人物形象的定性都依我们读者的一家之言,那么作家笔下的人物也太委屈了,它们既不能替自己辩驳,也无法替自己平反,只能成为一个不被人理解的固定的代言形象。
所以让我们抛开对其中人物的成见设身处地的将其置于当时的时代大背景下去考量,这样所得出的所思所想才是更贯古今有醍醐灌顶之效的。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首诗对刘兰芝的描述: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
且从中我们就能看出刘兰芝作为一个近乎完美风范的闺阁女子形象,绝不是我们潜意识里面的贫穷卑微。其中的“箜篌”作为一种从西域传来的乐器,一般家庭环境的孩子是很难能接触到的。更不论“十六诵诗书”,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刘兰芝不仅是一位很有时代思想的女性,还具有个人在当时背景下相对独立的人格意识。这也照应着焦母在后面提到的:
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
虽然是焦母的一面之词,其中不乏有夸大之嫌,但这都能从侧面或多或少地透露出刘兰芝是一位很有自己想法且不容易受当时封建思想礼教束缚的女性。这从兰芝被休后回到家中居然还有人上门说媒中也能看出。她做事情有时候可能没有请示婆婆就自己做主了,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不守妇德。而从焦母的“久怀忿”也能看出焦母自兰芝嫁过来起就一直对其感到不满。
我们再看兰芝自己说到:
“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
从兰芝“三日断五匹”可以看出来兰芝虽然也在做着为迎合婆婆做着努力,但奈何焦母就是看不惯她想挑刘兰芝的毛病,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焦仲卿对刘兰芝过分深厚的爱。焦母作为仲卿的母亲对儿子肯定是有着一种操控掌握感,这时候忽然来了一个儿媳使自己的儿子拥有了反抗自己的行为,这样焦母肯定是不开心。可以说焦仲卿越爱刘兰芝,焦母越讨厌这个儿媳,这会让焦母产生一种儿子被人夺走的感觉。这也我们现代复杂的婆媳问题之间的主要矛盾来源。
而且我们作为读者需要注意的是,在古时候男子是有权利纳妾的,一个男子如果对自己妻子的感情太深厚就会导致男子的纳妾行为被阻断,这对于古时候生子传递香火的观念而言是不利的。
因此焦仲卿与刘兰芝之间的感情越深厚,在他们面前的阻碍也会越大。焦母作为一个一辈子奉行封建观念的婆婆,是绝对不允许自己的儿子与儿媳关系如此融洽,这其中显然也有焦母的嫉妒之心。但更多的是出于对刘兰芝无法掌控的无力感,随着焦仲卿对刘兰芝偏爱的积累,刘兰芝身上所被赋予的权利也越大,此时的焦母感受到的威胁也越大。
再说说焦仲卿,作为妻子与母亲之间的传声筒,焦仲卿显然是没有什么情商的。他将母亲与妻子分别对自己说的话都原封不动地转述给对方,这无疑是在火上浇油了。这也向我们侧面传达出了男子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的婆媳关系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男子作为丈夫周旋于妻子与母亲之间也是要有言语艺术和头脑的。
总而言之,虽然焦仲卿与刘兰芝最后双双赴死殉情,但这悲剧绝对不是焦母一人都造成的,这里面既有封建思想的荼毒也有新旧思想间的对抗。
正如黑格尔所说:“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是双方不存在对错,只是有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她们都有自己所坚守的思想,且绝不退让,最终酿成悲剧。
这也无不在启示着我们在厌恶他人的同时,多从他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人找点理由。尽管他人的血永远不会沾到自己的心上,但我们也不要太快地让自己的情绪跑出来伤害了别人。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愿君思再三,遇事常舒怀。[玫瑰]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