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中秋月的作者(中秋月的作者是唐代的谁)

中秋月的作者(中秋月的作者是唐代的谁)

中秋月的作者(中秋月的作者是唐代的谁)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管工作有多忙,也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希望能在这一天阖家团圆、共度佳节。可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时候只能遥隔山水,默默祝福。此时,明月就好像是一个媒介,串起了亲人们的思念之情。而诗人们多愁善感,也会仰望玉盘,抒写乡情。月是故乡圆,情是酒后浓,诗贵有真情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管工作有多忙,也无论身在何方,人们都希望能在这一天阖家团圆、共度佳节。可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很多时候只能遥隔山水,默默祝福。

此时,明月就好像是一个媒介,串起了亲人们的思念之情。而诗人们多愁善感,也会仰望玉盘,抒写乡情。月是故乡圆,情是酒后浓,诗贵有真情,新奇更朦胧。每到中秋佳节,都要品读好诗,而珍品却百读不厌。下面分享宋代的一首《中秋》,气势宏伟,想象丰富,尽显立意深远。

中秋月的作者(中秋月的作者是唐代的谁)

中秋月的作者(中秋月的作者是唐代的谁)

中秋

宋代:李朴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

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灵槎拟约同携手,更待银河彻底清。

李朴生活于宋仁宗年间,32岁登进士第,曾任国子监教授,此后受奸人排挤、宦途沉浮,却不愿随波逐流。虽然诗人职位不高,但因其高尚的气节而受天下人敬仰。

诗人学识渊博,又经历丰富,在很多地方担任过教授,即使不能说弟子满天下,也是闻名遐迩。一年中秋,诗人望月怀远,抒写心中的感受,也为后世留下了一首名篇。

起首两句就显气势宏伟,一轮明月缓缓升起,如同明镜悬挂天空。四周万籁无声,空中淡云漂浮,天上的乐工好像都已陶醉于美丽的月色中,却忘记了演奏乐曲。

诗人以“皓魄”二字,展现出广阔背景下月色的秀美;又用“宝镜”,形容月光皎洁。一个“升”字,充满动态感觉,令人身临其境,又心情愉悦。

颔联是千古名句,“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这两句展现了月出后的美丽图景,一轮满月平分秋色,她高悬云层之中,照亮了万水千山。

此时此刻,明月仿佛是万物的主宰,银色的光辉倾洒大地,而且也将云彩的去路都照耀得非常清楚。这一瞬间,空间也好像得到了拓展和延伸,人们也被吸引到神奇的月光下,驻足欣赏光耀千里的壮美画面。

诗人思绪驰骋,诗魂也似乎来到了广寒宫,“狡兔空从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诗人希望不再看见月宫里有狡兔、妖蟆出没,这样才能显出月亮的无暇和纯净。

向来人们在传说中理解的玉兔、蟾蜍都是吉祥物,令人感到非常可爱。可是诗人却不拘一格地用“狡、妖”二字形容,并以“空从、休向”进一步表达自己的厌恶之情,似乎它们的存在完全是对明月的一种亵渎。不过经此对比,也彰显出作者浪漫不羁的创作风格。

最后诗人依然继续想象,等到银河彻底澄清之后,他要邀约明月一起,乘坐前往银河的木筏,共同遨游太空。灵槎,引自《博物志》里张华的典故,表达人们对仙境的一种希望。

读到这两句,大家也会想起苏轼的名句,乘槎远引神仙客、万里清风上海涛。古代社会虽然科技不发达,没有飞船、卫星以及天文望远镜,但人们对星空的想象却从未停止。诗人们更虚构出一种可以在星际间飞行的交通工具,也令人大开眼界。

李朴的这首七律构思新巧,立意深远。作者先在开篇营造了一个气势磅礴的背景,然后精细地描绘了明月的璀璨绚丽,不仅普照大地,而且光耀云层。

颈联不仅构思奇特,而且寓意深远,诗人好像是盼望月宫没有狡兔妖蟆,到处都澄清一片;实际上却委婉地抒写了对朝堂里宵小之辈的不满和无奈。诗人借物抒情,语新意曲,令人赞赏不已,也对纯净明净的中秋之夜充满了遐想。最后祝大家节日愉快?!

上一篇: 古诗古朗月行李白(古诗古朗月行李白朗诵)
下一篇: 南昌市人口(南昌市人口总数2022)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