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景区合掌峰
我们制定了上午到灵岩胜境爬山、看飞渡。下午走一圈灵山景区。晚餐就地解决后,再进灵峰景区看山影的计划。走出景区匆匆晚餐,又买了晚上的票。时间衔接正好,没怎么耽误。等待了十来分钟,景区就开门了。络绎不绝的游客正不断地往这里涌来。沸腾了夜晚。
王摩诘是谁(今代王摩诘是谁)
随着景点大门打开,游客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形成一个个小团体。他们每人手拿一只小手电,紧跟着导游的喇叭和脚步,一点不敢大意。毕竟是晚上的山里,人生地不熟。有的游客在头上带了牛角灯,红黄蓝绿什么颜色都有,为山里的夜,增加了缤纷。
白天看似普普通通的山峰,在夜晚都披上神秘的盛装。白天看到的被劈为两座峰的灵峰景区主山峰,两峰相对,宛如双手合掌,称为合掌峰。星光月影下,两座山峰恰似一对带了羞涩、深情切切的情侣。他们白天相隔一个巨大的山峡,无法相聚。咫尺天涯的分别,让他们与我们一样地期待天黑,期待夜晚的到来。
夜晚情侣峰(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从正面看过去,相依的情侣正情深意长地倾诉别离后的万千情意。转过身,举头仰面后看,山峰变成了一只苍鹰。苍鹰敛翅,似乎是一天忙碌后的小憩。是啊,即便是鹰隼,也有劳累的时候。
灵峰景区,便是因为这座山峰命名。足够神奇了吧?可是,朦胧月色的衬托,让它在神奇之外,多了几分神秘。灵峰的夜景,是雁荡山的精髓。假如游玩了雁荡山,没有看一次灵峰夜景,该是多大的遗憾!
顺着山路往前走,虽然一直被提醒“走路不看景,看景不走路”。还是忍不住几次三番看移步换景的山。白天冷冰冰的石头,已经有了情人、相思、苍鹰等不同的称谓。这个角度呢?变成了百转千回的多情人。往前再走几步,情侣峰好像是一对紧紧相拥的夫妻。他们虽然没有了情侣的羞涩,却更多了夫妇的深情……这对亘古情不变的夫妻,经历了沧海桑田,依然犹如新婚。这是至洁至纯的不可得,是人类爱情追寻的最高境界!
一家三口吗
老婆婆梳了个圆圆的发髻,脸颊上还露着慈祥的笑容。山峰有了生命,石头有了灵性。老婆婆出门寻找放牛的孙子回家。她恰好看到调皮的小家伙正在偷看情侣幽会,便笑呵呵地转过了身子。是的,我们看到的婆婆,背对牧童。同样这块石头,转过一个小弯,竟然成了一个长须飘然的公公。这个公公还很时髦,烫了一头细碎的卷发,太可爱了。
王摩诘写过:“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是带了空灵的深山美景,如同他的名字一样,满满是禅意。而灵峰夜景里,我没有看到诗人笔下的景,反而看到一个个世俗的故事。这样的故事,有更多的烟火味,更适合大众的审美心理。这是灵峰景区夜游的独特性。
在夜晚的山路上,跟着人群往前走,不去看这些想什么像什么的石头,回头看看游人,同样很有意思。每人手上的小手电都已经打开。摩肩接踵的游人,在弯弯的小路上,构建了一条蜿蜒流动的彩色河流。
这是平静的河面,没有汹涌的浪潮。虽然风平浪静,走路者依然小心翼翼。有的游客带了超级大手电。手电扫过,像探照灯一样。灯光打到对面的山峰,撕开了暗黑的夜,有一点点诡异。游人们走走停停,时不时站定下来听导游的介绍。彩色河流的流动,便时而停下来时而往前移动,多少有一点温馨的感觉。
不过平常
山还是那座山,景也还是那些景。因了不同的时间,有了不同的神韵。两者游玩的侧重点和审美愉悦,完全不一样。
夜游,用了大约一个小时左右。夜灵峰的最后一景叫“寿星送客”,一个非常喜兴和吉祥的名字。影影绰绰看到,一个端坐在石岩上的老寿星,摆出送客的姿势,又似乎正在说“欢迎下次光临”。这是自然的杰作,无关乎人工。不过,命名的巧妙,却是大显了才情。
玩过不少山。山间夜游,却是第一次。果然三绝。它没有让我失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