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八一三(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八一三事变)文|马加泽八一三(八一三事变)“八一三”淞沪抗战,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的一次会战,当时,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奋起抵抗,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保卫战。这场战役,时间长达三个月,双方动用将近100万兵力(中国军队70万,日

文|马加泽

八一三(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八一三事变)

“八一三”淞沪抗战,是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大举进攻上海的一次会战,当时,中国军队在上海及其周围奋起抵抗,展开了一场惊天动地的保卫战。

这场战役,时间长达三个月,双方动用将近100万兵力(中国军队70万,日本军队20多万)。

那时,日本侵略者气焰十分器张,扬言三个月可以消灭中国。但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竟坚持了三个月,打破了侵略者灭亡中国的迷梦。

资深记者冯英子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没有当时的”八一三'抗战,亦就没有后来的'八一五“抗战胜利。”话说得很实在。在上海及其周围的这场战斗中,什么罗店争夺战、宝山保卫战、四行仓库坚守战,等等,当时的中国军队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只能用手榴弹、步枪甚至用大刀跟敌人的飞机坦克进行拼搏。

那些壮烈的场面,那些在敌人面前奋勇争先、视死如归的事迹,通过报刊不断传来,这些消息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那么,当时我们嘉兴是怎么样呢?

我出生于1926年,住在嘉兴城内北大街香花桥(现建国路)。那年我12岁,读小学四年级,已经懂事了。嘉兴离上海很近,又是沪杭铁路的中心。“八一三”以后,随着前线战事的发展,日本飞机前来轰炸日趋频繁,几乎每天都有空袭警报。

敌机轰炸的目标,大多是在东门火车站、铁路桥梁与列车。然而,每次轰炸都波及无辜的老百姓和东门一带的商店民房。敌机轰炸过后,东门一带常是血肉横飞,一片狼藉,惨不忍睹。

著名漫画家丰子恺先生将当时在嘉兴所见情况画了一幅题目为(表炸》的漫画,画面是一位母亲抱着正在吃奶的小孩,母亲的头已被炸弹炸掉,抱在怀里的小孩还在吃奶。这就是当时悲惨情景的真实写照。

当时,城内家家户户都筑起了简易防空洞,大街小巷都能看见大批从上海前线撤退下来的伤兵,有包了头的,有包了手的,散落在街头巷尾。另一方面,从上海逃出来的大批难民,无家可归,情况也十分悲惨。

街上除一家“久大”百货商店楼上的无线电喇叭,每天广播从前线传来的战争消息外,其它的商店都纷纷关门。老百姓人心惶惶,都打算准备逃难。

这年11月5日,敌人在上海战事无法进展的情况下,从杭州湾金山卫登陆。登陆后,从黎明至天黑,日机每隔十分钟接连不断地轰炸,弹如雨下。

6日,40架敌机竟一起出动,滥炸嘉兴城,城内变成一片火海,嘉兴很快就沦陷了。日军进城后,烧杀、抢劫、强奸,无恶不作。当时,全城有十分之四的房屋被日军烧毁,大火任其燃烧七天七夜。一个月,城内外掩埋尸体达3500余具。

1938年秋天,我全家逃难回来,一进城就惊呆了:

北大街(现建国路)、塘湾街(后来的北京路)等嘉兴最繁华的商业区,变成了一片瓦砾与火烧木头的废墟,只剩当时嘉兴最高建筑物“正春和”、“永瑞兴”绸布店(解放后为中百公司)等水泥空壳架子,真是满目凄凉。

街上可见的是三五成群的日本兵,肩扛步枪来回巡逻,还有几匹高头大马,上面骑着日本军官,手拿指挥刀,耀武扬威地在街上示威。

记得那年夏天,我与父亲及几名老邻居一起,第一次雇船从新塍来嘉兴探望,在我老家被烧毁的房子前发呆,想寻找遗物。不料,突然被几个日本兵抓去,连我这样13岁的小孩亦不放过,去搬运火烧场上的火烧木头,直至傍晚才放了回来。

在邻居房舍胆战心惊地过了一夜。翌日黎明,我们便雇船逃回新塍。

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回忆往事仍历历在目。我们不能忘记过去中国人民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苦难,要倍加珍惜以惨重代价换来的今天和平美好的生活。

当前,日本一批右翼分子企图从历史上抹掉这笔血淋淋的侵华史,千方百计篡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首相小泉甚至还屡次堂而皇之地去参拜“靖国神”。

我们更要万分警惕,牢记过去的这段屈辱历史,教育后代,奋发图强,振兴我们的国家。

(写于2005年5月30日)

--END

上一篇: 文言文守株待兔(文言文守株待兔的原文及翻译)
下一篇: 王摩诘是谁(今代王摩诘是谁)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