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马拉松起源于古希腊,是一种非常古老的运动形式。马拉松通俗地来说,其实就是长跑的一种形式。与普通的长跑不同的是,马拉松的距离非常长,目前公认的马拉松距离为42公里,这个距离远远超出了普通长跑的距离。马拉松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也是一项非常具有健身意义的运动。竞技和健身兼而有之,不仅极具观赏性,而且对广大的健身者来说,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一、马拉松的分类
马拉松起源(马拉松起源和什么有关)
1、全程马拉松
全程马拉松是目前最流行的马拉松规则,目前公认的马拉松距离为42.195公里。全程马拉松是对人体极限的挑战,是对运动者的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考验。运动者在低强度、长时间的奔跑过程中,心、肺、循环系统等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
2、半程马拉松
顾名思义,半程马拉松就是全程马拉松距离的一半。半程马拉松对运动者的身体要求没有全程那么严格,但是依然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半程马拉松比较适合城市、乡村等活动空间比较大的地方进行。运动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环境,自行锻炼。
3、四分马拉松
四分马拉松是距离最短的马拉松,它通常只有全程马拉松距离的四分之一。四分马拉松是最自由的马拉松,距离可自由把握,非常适合业余的运动者进行锻炼。但是,四分马拉松对速度的要求很高,这就非常考验运动者的身体耐受性。
二、马拉松的运动技巧
1、腿部技巧
长跑对运动者的腿部要求非常高,尤其是像马拉松这种长距离的运动。脚蹬地时用力应尽量小,小腿的摆动距离也应比普通长跑小。这样可以很好的长时间保持体力,脚部着地时应尽量柔和。膝关节应按照心率的节奏,富有规律的弯曲。这样可以使得关节得到很好的缓冲,避免膝盖受伤。
2、手臂技巧
手肘自然弯曲,并且随着腿部的运动而交替摆动,这样可以让上肢尽快适应奔跑状态。除了尽快适应状态,手臂的摆动可以让运动者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节奏。手臂不可紧绷,这样可能会造成抽筋,或者过多的消耗体力。
3、加速和上下坡时
加速和上坡过程是最消耗体力的,也是最考验运动者的意志的。在加速时,双臂应配合双腿,富有节奏的摆动,以获得更快的速度。呼吸要有节奏,并保持一定的呼吸深度。上坡时,身体尽量前倾,跑速尽量慢一些,步幅可以稍微大一点。下坡时,身体则尽量后仰,双腿尽量控制跑速,步幅则可以尽量小一些。
三、长跑过程中的能量补充
1、盐分
马拉松的距离很长,运动者在长距离、低强度、长时间的奔跑过程中,身体内的盐分会随着汗液大量流失。因此,在奔跑的过程中,应适时的补充盐分。例如:可以喝一点淡盐水或者是小苏打水作为盐分的补充。
2、水分
马拉松运动者在运动的过程当中还会造成水分流失,因此补充水分也是十分必要的。但是,切记不可在运动过后喝大量的水。如果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的水分,很可能会因为低血糖而造成晕厥。可在休息半个小时后适量地饮用一定量的水分,水中可加入适量的维生素。
3、能量
在运动过程中,运动者同样会消耗大量的能量。但是,运动过后却不可以立即在短时间内补充能量,这会加重运动者的心肺负担,而且很有可能会引起不良后果。因此,马拉松一般选择在运动前补充一定的能量,这样可以保证运动者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结语:马拉松是一项极富挑战性和健身意义的运动,它不仅考验着运动者的身体,而且还考验着运动者的身体。马拉松还可以锻炼心肺和血液功能,尤其是对健身爱好者来说,竞技性和健身意义兼而有之的马拉松,是一种非常不错的选择。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