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
卢云
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有一处保障房工地每次我带着孩子经过都要停下脚步看一会儿,儿子看车我看人。
万丈高楼平地起(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
工地上有货车、渣土车、挖掘车、混凝土搅拌车进进出出,还有蓝色、桔色的吊车上上下下。儿子总是叽叽喳喳好奇地问我这是什么车,那是什么机器,他们用来干什么的,然后默不作声地用心观察。每次车来车往都会扬起尘土,好在围墙上的喷雾设施驱散了一些空气里的浑浊。工地外是两排集装箱构成的工人宿舍,集装箱外面拉着长长的绳子挂满了工人们晾晒的衣物,不时有穿着高帮黑色雨靴头戴黄色安全帽的工人来往于工地和宿舍之间。
工人师傅们晒得黝黑发亮,这里的工人师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有一两个女性负责料理工人生活,还有几个相对年轻的管理者在集装箱分割出来的小办公室里忙忙碌碌。
有很长一段时间,这个围挡起来的工地都是只听机器轰鸣,不见大起色的。偶然一次我送完孩子回来看见混凝土搅拌车运送混凝土,围挡大门恰好打开,只看见几台长臂挖掘机和渣土车正在工作。灰色的钢筋混凝土的支撑把地基基坑分割成一个个深浅不一的空格,挖掘机在一些空格里挖土,渣土车则将车斗里的土运往另一些空格里填土。挖土、运输、回填,就这么持续不断地重复。随着时间的更迭,钢筋混凝土的框架慢慢地增高,吊运建筑材料的塔吊也不断地增高。大约几个月后,原本看似静默的工地发生了变化,从地下凸起的楼层在绿色的保护帷幔和脚手架中飞速增高,像是长久忍耐于地下的绿蝉从蛹中破壳而出后快速蜕变,伸展羽翼等待高飞。
这场景让我想起了一位从事建筑业的老同学雷子,他原本家境贫寒通过刻苦学习考上大学鱼跃龙门改变了第一次命运。后来大学毕业后又从基层的工地干起做各种打杂的工作,餐风饮露受尽人间底层的苦难,终于靠着敏锐的观察、勇敢的决心、专注执着和抓住时代的风口,几经挫折合作共赢获得了创业的第一桶金,改变了第二次命运。如今不少同学只是羡慕他现在的成功和成果,我却明白他背后一定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坚忍和努力。
雷子毕业于中原某211大学的土木工程专业,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十几年,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和丰富的行业经验,也算小有所成,现在又转战实景三维与智慧城市行业。
我采访雷子时,他正在和同事探讨某项目无人机航测的初步成果问题,诸如重新分幅后,图幅数变少和清晰度等问题。工程师们正在电脑上整理图片,有细长弯曲的线条组成的地形图,还有绿色的地形图分块。200多个绿色长方形分块犹如一个个俄罗斯方块,垒成一堵墙呈现在屏幕上。雷子说每一个小方块代表一个平方公里,一个平方公里约等于140个足球场,这个航测面积相当于28140个足球场那么大。
雷子还向我展示了一个他们搞的实景三维项目,打开场景预览链接,可以看见一个蓝色的地球图标上醒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再点开图层管理,可以看到那个古镇景区内的厕所、景区的关帝庙、房屋、玫瑰步道、道路标注、水面、压平面、天地图道路标注、步道全景图等图层,这些航拍成果最终合成了古镇的三维场景图。这种科技展示手段大大提升了古镇的线上浏览和宣传水平,也为进一步科学规划和合理设计新农村提供了新思路和建设方案。
我震撼于科技发展为测绘行业带来的精准、神奇和高效,这简直是一种灵魂的施工和奇妙的重构。雷子说他是根据国家政策对数字中国建设的美好愿景,才决定展开手脚在这个领域大干一番的。他公司的业务范围主要是航空摄影测量、三维数字化、地下管线三维测绘、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实景三维只是其中一个小分项。雷子说每天都要协调多个项目的生产与经营,加班到十一二点是常事。偶尔周末去钓鱼休息一下,还忙得差点接电话时把手机掉到水里。人到中年,不敢懈怠,疲于奔命,有时也会有处于悬崖边缘的感觉,但对比过去又觉得一切的拼搏都是值得的,也是充满希望的。
我问起他十多年来奋斗路上最难忘的经历是什么,他说起一次在工地上遇险命悬一线的事情。十四年前汶川地震的那一年,他在淮安某工地上工作。突然一天夜里,工地隔壁的景观湖湖水通过市政管道回灌到工地地下室,在指挥抢险时,路过阴暗的地下室不小心被一根生锈的钢筋扎穿了脚掌,通过手术取出钢筋后,却在做破抗皮试后才发现他对破抗先天过敏,而当时可替代破抗的免疫球蛋白几乎全部被调往四川支援抗震救灾了。在求助华东地区的各大医院均无果的那一刻,他感觉命运给他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生死未卜的焦虑、落寞和孤独一起涌上心头,他顿了顿放下手中的电话看着茫茫黑夜笼罩的工地,艰难岁月不断地闪现在眼前。
十年寒窗苦读,一朝学成,他在最意气风发的年华遁入了建筑行业,一开始就与基层工人们同吃同住同战斗。走过春夏秋冬,跨过严寒酷暑,大家一同半夜起来卸过砖,一起寒夜楼层放过线,一道饥肠辘辘赶过工。走过生龙活虎的青年,越过精力充沛的壮年,他曾经爬过高耸入云的塔吊,曾经翻过悬地百米的脚手架,曾经几日几夜不合眼只为制定最完善的技术方案。梳理完奋斗历程,积蓄好前进力量,雷子坚信老天绝不会为难一个为梦想而坚持的人,坚信越是在最绝望的时刻越绝不能放弃希望,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他继续拨打看似答案渺茫的电话,直到在凌晨两点拨通了远在千里之外的同窗电话后,终于在大学母校的校医院里找到了救命的免疫球蛋白。他又马上连夜与同伴夜奔八百公里去取药,一边忍着锥心之痛一边还要冷静地轮流开车,在漫漫长路中焦急地奔赴一个遥远的希望。我可以想象那是一股子什么样的精神力量,他带着勇敢的光和坚忍的心最终冲破了死的黑暗才迎来了生的宝贵。
人们常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那以后雷子更加努力工作,靠着勤学善思和严谨务实,思维格局和成长通道飞速提升。他的工作重心从关注钢筋、混凝土和框架结构,转战到把控项目进度和工程质量,进而升级到全面督导、全局架构和高层沟通领导,很快就在建筑行业打开了局面。
我佩服这位曾经一同长大的少年,那么冷静执着,那么年轻有为,他却谦虚地笑了笑说:“我只是遇到了时代的风,所以飞起来才会轻松一点。人在时代面前只要有永不放弃、勇于拼搏的精神,再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适时的调整自己的发展方向,就永不会落后。说起来我还是一名老党员呢,一心跟着共产党走罢了,我们共产党员就要有一不怕死二不怕苦三不怕拼的精神。”
前些天,当我再次联系雷子时,他又开车前往另一处新项目的路上了。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
追风路上,雷子又去为新时代建设新的大厦铺新的砖瓦去了,我相信他和千千万万奋斗者的路一定会越走越宽敞,越走越幸福。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