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高手总是低调的。其实这话用在唐诗上面也特别的贴切:虽然大家都知道李白杜甫是唐诗最杰出的诗人,但是历史上却总有那么几个人,凭借一首诗就把李白杜甫给比了下去。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被后人评价为“孤篇盖全唐”,以一首诗把李白、杜甫全都比了下去。
黄鹤楼的作者是谁(黄鹤楼的作者是谁怎么读)
而另外一位用一首诗把李白、杜甫比下去的,就是崔颢的《黄鹤楼》。这首诗被后人评价为“七律第一”。不论是狂放的李白,还是工整的杜甫,都不能在七律上压倒这位不怎么出名的诗人的一首诗。这首诗对李白的打击尤其的大,甚至可以说给李白造成了“心理阴影”,,面对黄鹤楼,他甚至专门写到: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因为崔颢写了一首诗在上面,使得诗仙李白居然不敢在这里写诗,这是有多大的威力呢?令人奇怪的是,其实崔颢和李白几乎是同时代的人,李白出生于701年,崔颢出生于704年。当时的崔颢听到李白的这句话,会有什么看法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崔颢的名声也给他带来了许多争议,尤其是现代人对于他的这首《黄鹤楼》的争议特别的大。
作为一个几乎与李白生活在同一历史时期的诗人,他虽然有号称“七律第一”的《黄鹤楼》,名声却在近代人眼中一点儿都不大,这是首先让现代人觉得崔颢名不副实的“源头”:《黄鹤楼》这首诗这么厉害吗,为啥诗仙是李白而不是崔颢呢?怀着这样的疑问,一些对律诗比较感兴趣的朋友开始找起《黄鹤楼》的“问题”来了。我们先来看诗《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没想到一找还真就找出了不少问题,而且首联就有问题,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原来,按照一般律诗的写法,是不允许在同一首诗当中大量出现重复的某个词或者字眼的。而崔颢的这首《黄鹤楼》首联就来了两个“黄鹤”,下一句又来了一个“黄鹤楼”,直接在一开始就违背了律诗的创作原则。
而细心的读者还发现,崔颢的《黄鹤楼》居然连基本的对偶都没做好。比如“白云千载空悠悠”这一句,按照正常的写法,它的上一句的最后两个字也该是两个一样的字,这样看起来才工整,而崔颢的这首诗则不仅仅连形式上不能对上,甚至连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这个要求也做不到。
而大多数古代写得好的七律,基本都是严格按照对仗的要求来走的。这一点以严肃认真的杜甫最为著名,他的诗基本上都写得非常严格,非常工整。比如他那首《登高》,也被有的人称为“七律第一”,也就是古人认为可以和崔颢的《黄鹤楼》并驾齐驱的一首七律。我们来看《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相比而言,杜甫的这首诗的对仗什么的就来得严密得多了。“风急”对“渚清”,“天高”对“沙白”,“萧萧下”对“滚滚来”,有一种非常整齐得美感,既有诗得内容之深邃,又有诗句形式上得美感,可谓是精雕细琢。那么,崔颢的《黄鹤楼》到底是不是浪得虚名呢?古人的评价到底是不是靠谱呢?
其实我倒是觉得,评价一首诗没必要去学那么多的“理论”。事实上,历史上几乎很少有专门的诗词理论专家,而专门的诗词理论专家也很少有流传下来什么传世之作。诗本来就是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审美的体验的,诗的好不好,要看读者读之后的感受。能够让读者深受感动的诗,才是真正的好诗。
崔颢的《黄鹤楼》虽然在对偶上面看起来不怎么“严谨”,但是它的思想内涵,它对于意境的塑造,它对于人的感情的拨动,都是极其完美的。只要是一个识字的中国人,认真读了这首《黄鹤楼》之后,绝大多数都会在内心受到极大的触动。忧伤、深思、怀念、向往、仰慕,《黄鹤楼》几乎就是一首百感交集的歌谣,让人不能自拔。
这足以证明它的“七律第一”的地位。事实上,历史上真正的传世之作,恰恰有不少都是不符合格律的。比如刘邦留下的唯一一首诗《鸿鹄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缯缴,上安所施。格律、对仗,他几乎都没有管,可是这样的诗看了,却能够让人久久不能平静。
因为它触动了人的心灵,它完整地把刘邦的心境用文字写照了出来。崔颢的《黄鹤楼》不正也是如此吗?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