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课我们说了,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于1840—1982年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清王朝割地赔款减税开口岸,不亦乐乎。其他西方列强之前完全搞不懂清王朝套路,现在一看,哎呦,还有这种好事?得了吧,咱们也别客气了。于是,英国老大哥打前站,法国、美国、俄国尾随其后,第二次鸦片战争拉开帷幕。
第二次鸦片战争是哪一年(第一次鸦片战争是哪一年爆发的)
第二次鸦片战争,导火索是“亚罗号事件”。话说《南京条约》签订了,清王朝认怂,但是广州官员和百姓可不认怂,处处刁难英国商人,《南京条约》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可没有规定英国人可以入城居住,广州军民拒不接受,搞得英国人住都没地方住,想着等到14年期满,在新的《南京条约》里把这条改一下,偏偏清王朝爱搭不理,一直拖延,英国人很是头大,一直伺机报复。时间到了1856年,有一艘中国商船“亚罗号”挂着英国国旗停在了广州港,因为这艘船之前做过海盗船,地方官员上船搜查,抓走了船上的人,不小心还扯掉了英国国旗,英国方面认为这船在英国注册过,应该归英国管,而且扯掉英国国旗算是一种侮辱,双方一言不合,1856年10月,英军悍然出兵炮轰广州,挑起事端,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其实说白了,目的还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获得更多利益。随后,法国、英国、俄国相继加入战争。1857年,英法联军攻陷广州;1858年,攻陷大沽,逼近天津。要知道,过了天津,北京就近在咫尺了。清王朝又慌了,忙派出官员与列强坐而论道。结果自然可想而知,在1958年,进一步妥协,分别与英法美俄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很多,简单说几个:
1、西方列强获得了公使进驻北京的权力;
2、在之前广州等五个开放口岸的基础上,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3、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口岸自由航行。
列位您看,外国军舰都可以开进来了,清王朝真的是国将不国了啊。
随后,又跟英法美补充签订了《通商章程善后条约》,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落后就要被挨打,真的是铁律啊。
俄国一想,我又没鸦片,不合算,于是强迫清王朝签订了《瑷珲条约》,该条约把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即外东北)约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让给了俄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性割让领土最多的条约。
可是,人的贪念是无穷的,这事儿还没算完,到了1860年,英法两国又来了。这次理由是“换约受阻”。简单说,后一个条约签订,前面的就自动废止了,就是“换约”,就好像新的法律实施,旧的法律自动失效一样。但是,英法觉得清王朝不地道,很多事情没按《天津条约》规定来,于是再次出兵,说白了,其实就是想再吓唬吓唬清王朝,谋取更大的利益。1960年,英法出兵占领天津,进逼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同年10月,英法联军来到北京西北的著名皇家园林,号称“万园之园”的圆明园,大肆抢劫,抢完了带不走的,索性一把火烧了个精光,而今,只剩下断壁残垣见证历史的屈辱。无奈,恭亲王奕?代表清王朝和英法美俄交换了《天津条约》批准书,并签订了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在条约中,清政府除了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外,又增开了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区给英国,并附加大量赔款等条款。弱国无外交,大抵也就是如此了吧。
两次鸦片战争,让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人民的革命性质,也从反封建变为了反封建反侵略,中国革命正式进入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