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八路军团长,绝对是个含金量极高的职务!1955年大授衔时,八路军时期的团长不是上将就是中将,像三杨(杨得志、杨成武与杨勇)、三陈(陈锡联、陈再道与陈伯钧)、李天佑、宋时轮、彭绍辉等都是开国上将,王尚荣、刘转连、文年生、徐深吉、张才千、张贤约等都是开国中将。
少将待遇(少将待遇都有什么条件)
抗战时任八路军115师686团团长时的李天佑将军
除去叛变的张绍东、牺牲的陈锦绣和叶成焕,其余团长在建国后,都位列上将或中将之列。连四位副团长——杨勇、韩先楚、黄永胜、贺炳炎,在55年都获得了上将军衔。
任115师685团团长的杨得志
由于编制的压缩,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干部都是降级使用的,有的降了不止一级,比如李先念从新疆回到陕北后,就被任命为八路军营长,要知道他可是红30军军长,而且是红四方面军中最先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的高级将领,从军长到营长,降了5级。后来伟人出面干预,才改任新四军第四支队参谋长。
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团长的杨成武
李云龙这个人角色的原型,是集中整合了好几位开国将领于一身的人物。有王近山(772团副团长)、韩东山(771团副团长)、皮定均(特务团团长)以及钟伟等人,八路军先后共有14个独立团,但129师独立团团长叫夏云飞,五五授衔时仅授大校,还不如李云龙呢,李云龙好歹也是个少将,位列将军行列。
不过,夏云飞是受了张绍东、兰国清叛变投敌的影响,他当时被撤职审查,直到1946年才又重新担任解放军团长,等于是过了八年,又回到起点重新开始,但这是个例,不足为凭。
杨勇(左)将军在延安
实际上,李云龙的军衔是最低的,八路军的团长,建国后除了上将就是中将。李云龙先是新一团团长,后任独立团团长,但在当时都不是正规编制,国民政府认可的团,只有12个,所谓“三师六旅十二团”,就是这么来的。
李云龙看不起的772团团长程瞎子,人家后来可是中将,772团是正规团,国民政府拨付装备军饷的团,而李云龙的独立团,只能是自力更生,自己解决装备和军费问题。
李云龙
所谓“新一团、独立团、教导团、特务团”等,都是当时的无奈之举。李云龙兜兜转转,最终只被授予少将,当然凭资历战功,授中将较合适,授上将也不过分,他为何只获了个少将呢?
田雨
这主要还是因为他性格方面的缺陷,满口污言秽语,张口闭口“老子”、“他娘的”,这是小毛病,大问题是他屡次抗命不遵,喜欢干着“越界”的事,违反部队纪律,曾几上几下,数次被处分。比如过草地时纵兵抢粮,纵容部下打人,护犊子护得没原则界限,亲手用大刀结果了黑云寨二当家的,违令从正面突围,让部队遭受重大伤亡,为救自己老婆,冒险攻打平安县,带头大闹军事学院等……说实话,李云龙这个人物也就是虚构的,真实的八路军中,是不可能有这样的干部的。
李云龙不知道拿破仑
李云龙的优点,一是能打仗,二是有血性,其他方面都是缺点。救秀芹也好,替魏和尚报仇也罢,都含有浓厚的私人感情色彩,这在我军中是绝不可取的。军人的天职就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不服从命令的将领,哪怕你有通天的本事,也不可能被重用,这个原则不仅在我军,就是在国军中、世界军队中,都是铁的原则性问题。
王副军长与李云龙
因此,李云龙的战功是很大,但错误也不少、不小,功过相抵,授他少将已经算是破例了。其实,李云龙这种人,适合兵荒马乱的战争时期,一旦到了和平年代,他就无用武之地了!所以《亮剑》这部小说是个悲情作品,电视剧只拍了上半部分,下半部由于比较敏感,不能展现出来。只有经历过那个特殊混乱年代的人,才能深刻体会到。
任华野二师师长的李云龙
晋西北铁三角,最终的结局是一自杀(李云龙)、一回家当农民后失踪(丁伟),只有孔捷善终。而李云龙的搭档——政委赵刚,这个当年燕京大学的高材生,也跟李云龙的结局一样——自杀身亡。
李云龙与楚云飞
其实,对比孔捷,李云龙和赵刚都自叹弗如,他有诸多优点是李云龙不具备的。首先是服从命令听指挥,从不捅娄子,这让总部和师旅长都十分放心。其二,孔捷的大局意识远超李云龙,他对各方都很客气,能做好统战工作,连土匪都能收编到麾下。其三,孔捷在战士们的心目中地位很高,深得下级尊重和敬佩,虽说独立团也有部分战士认可李云龙,但跟孔捷比,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在李云龙被调离时,只有孔捷相送,而孔捷被调离时,不少战士跟随着他,这就是二人的差距。
孔捷
当然,李云龙也有孔捷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战场上的果敢和随机应变的能力。只是,李云龙的优点太单一,缺点却很全面。他只适合在腥风血雨的战争年代冲锋陷阵,在和平时期,他就格格不入、无所适从了。
赵刚500米一枪命中鬼子机枪手的脑门
还有王副军长和马天生政委,他们后来的结局都比李云龙、赵刚要好。他们有缺点,但肯定不是剧中所描写的那样——卑鄙龌龊,心胸狭窄,有仇必报。苍云岭战斗时,作为特派员的王副军长带队冲锋,不也完成任务了吗?他本人还全身而退,这起码说明他还是一名合格的军人的。小说为啥要插入这个人物,就是想展现就那个特殊的年代所发生的事。
王副军长
归根结底,李云龙这个人物,在《亮剑》里并不是一个全面型人才,他敢于亮剑,敢打敢拼,浑身上下透露着一股军人顽强不屈、宁折不弯的血性,但论综合素质,他比不上丁伟,论胸襟和大度,他比不上孔捷,论军政双全,他比不上赵刚。李云龙只是勇敢,缺乏谋略,更没有战略全局眼光,有的只是喝酒骂娘,满嘴粗话。
王副军长与李云龙
所以,55授衔时,李云龙被授少将就不足为奇了!组织的眼光是准确的,不会刻意压低他的军衔,更不会去针对哪位将领,授他少将是公平合理的。李云龙不服,大发牢骚,并由此惹出那么多幺蛾子,正说明他不够中将的资格。
赵刚与李云龙
顺便说一下,建国时候的军衔与现在不同,是与所享受的待遇息息相关的,军衔与行政级别挂钩,也跟工资对称。中将以上都属于解放军高级将领,可配备警卫、秘书、厨师、勤务员及保健医生,而少将只能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其他的都没有。李云龙不满自己被评少将,恐怕也与这些有关。别跟我说清高,人活在世上,都是要吃喝拉撒的。
丁伟
好在,少将也是将军,而那些被低评大校的将领以及无数在战争中牺牲的先烈,更值得我们缅怀和敬仰了。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