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写的,也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年少不识愁滋味(年少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临江仙·夜归临皋》是苏轼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写的,也有说是元丰六年(1083)。时被谪贬黄州,住在城南长江边上的临皋亭,劫后余生,开荒种地。对于这首词的著述评述很多,我一个车工,没有什么水平品评,只能说一些自身的感悟。

第一次读到这首词时,大概二十一二岁。刚刚参加工作,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豪情万丈,总觉得世界就是我的,未来有无数的可能,统统都在我的掌握。呼朋唤友,招摇过市。也写写划划,为赋新词强说愁。当时没有很喜欢这首词,觉得很一般,太平淡,感觉用现在年轻人的话形容叫“衰”。那个时候喜欢“老夫聊发少年狂”,喜欢“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再读时,已三十四五岁了。成家十来年,儿子八九岁。按部就班干着车工的工作。收入微薄,养家糊口还贷。经历锅碗瓢盆的洗礼,家庭还算安宁。只是越来越喜欢独处,喜欢“倚杖听江声“。生活的压力,俗世的眼光,赶着你往前走,哪怕不是你向往的方向。无法挣脱也无法抗拒。只能笑着面对,告诉自己要坚强要忍耐要担起责任。“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我的存在不是只为自己,还有父母妻儿兄弟良友。

再十年,如今快知天命。还好父母均在,旧妇未改,幼子已成年。中间换过工作,跑过滴滴,送过外卖,做过兼职,也有被骗。经历过些坎坷,也看到这世上的温情与善良。忽而再翻旧书,读到此词,不禁感慨。东坡先生被贬,忿懑与痛苦定是超乎我辈,而内心却能保持“夜阑风静縠纹平”,保持旷达与恬淡的心性,不禁心神往之。此身虽不能扁舟入海,却可获得精神的自由。不被外物烦扰,得过宁静淡泊的生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物我两忘,这辈子是达不到这个高度了。但人到中年,能放下的还是该放一放。寄情于江湖,放浪于山水,无干名利,求得自在,岂不美哉。与君共勉之。

---------------------

码字不易。欢迎各位批评指正关注!有需要100关注的朋友,请关注并评论“互助”。助人者人亦助之。谢谢!

上一篇: 江西省人口(江西省人口2022总人数口是多少)
下一篇: 青树坪战役(青树坪战役真实伤亡)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