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宜昌,有这样一个区,被导游戏称为“富人区”,地处宜昌繁华地段,那就是“夷陵区”。夷陵因“水至此而夷,山至此而陵”得名,在古代属于荆州。夷陵区内有三峡人家、三峡大坝等知名旅游景点,深受广大游客喜爱。
三峡人家风景区位于长江三峡中西陵峡境内,在三峡大坝和葛洲坝中间,横跨灯影峡两岸。“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三峡人家中的龙津溪美得令人沉醉。传统的三峡吊脚楼、久违的古帆船和峡江风俗,都在依山傍水的龙津溪等着与你相遇。而龙津溪中的婚嫁楼,是最热闹的地方,土家少女拿着绣球挑选“心上人”。接到绣球的你,能圆一次和土家少女拜天地、喝交杯酒的美梦。三峡人家中的巴王寨,则是民俗表演最丰富的地方,巴风楚韵、好戏连台。除此之外,还有神似西游记唐僧师徒四人的“万里长江第一石”灯影石、“长江三峡第一湾”明月湾、《鹤唳华亭》取景地邀月亭和相传源于玉皇大帝手中玉笏的石令牌,都是三峡人家中不可错过的美丽风景。
巴楚文化(巴楚文化发源地)
三峡大坝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工程,三峡大坝旅游景区有五个观景点,包括坛子岭观景点、185平台、进坝观景点、坝顶和截流纪念园。
版画是视觉艺术中一个重要的门类,当代版画主要指的是艺术家通过刀或者化学药品在木、石、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者蚀刻后印到纸上的图画,版画的技术伴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发展。
版画经过了从复制到创作的两个阶段,在早期,版画的画、刻和印三者是分开的,刻者只负责照着画稿刻版,也被称作复制版画;到了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个人完成,版画家有了丰富的创作空间,这种版画称为创作版画。
在古代,版画主要指的是木刻,少数会有铜板刻。上千年历史里的版画,都是复制版画,到了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提倡下,创作版画才在我国诞生并蓬勃发展起来,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序》中提到:“到近几年,才知道西洋还有一种由画家一手造成的版画,也就是原画,倘用木版,便叫作‘创作木刻’。”新兴版画诞生时,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息息相关,当时的版画家不仅是艺术家,更是革命战士。
夷陵是巴楚文化的故地,古代的夷陵是巴人和楚人的交错居住的地段,《华阳国志·巴志》记载:“江州以东,滨江山险,其人半楚”。巴文化是巴文化,楚文化是楚文化,彼此的内涵和外延都不相同,是两种文化,但由于巴人和楚人错居杂处,巴楚文化可以理解成在某个时空框架内既有巴文化,又有楚文化。
巴文化和楚文化都是多元的文化,本来就有融合遗传的优质,楚式虎纹,在离巴人近的地方很常见,但在离巴人远的地方几乎没有,足以证明源于巴式的虎纹。巴式的钟和钲,源于楚式的钟和钲,工艺更粗糙些。不论是房屋、花纹还是信仰,夷陵地区的巴人和楚人都在相互影响,无法定论。
夷陵版画早在1993年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版画)之乡”,历史悠久、传人众多、佳作纷呈,是中外闻名的民间艺术形式。
作为巴楚文化的故地,夷陵山清水秀、民风淳朴、文化源远流长。木版年画、灶头画、皮影戏、窗花剪纸等民间艺术都在夷陵大放异彩,夷陵版画也不例外,在长江西陵峡两岸的夷陵,孕育而生。
据当地县志记载,早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夷陵的黑白木刻版画就十分有名,作品不仅广受民众喜爱,还被转化成刺绣、印花、木雕等工艺品,被称为“黑牡丹”。时间来到1987年,当地的青年农民成立了夷陵黑牡丹木刻版画协会,得到了当地政府支持,版画作者已经发展到近百人。到2000年左右,夷陵版画有多幅作品获得省级乃至全国性比赛的奖项,其中,夷陵版画优秀作品《草垛》曾获“全国农民书画大赛”二等奖。这些作品使夷陵版画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再一次走出了三峡,走出了湖北,走到了全国人民的视野中来。
夷陵版画在艺术风格上很少受到西洋画和文人画的影响,内容上多以表现当地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为主,在画面构成上不受到专业技巧的约束,充分表现了当地人民对家乡的热爱,体现了民间艺术的特色,地域特色决定了夷陵版画的整体风格注定与其他城市的农民艺术不同,包含了三峡独有的豪气与雄伟。
去三峡不能不去夷陵,去夷陵一定要去看看夷陵版画。一幅幅地方特色浓郁的作品,在夷陵等着你来欣赏。这木板上的童谣,值得你带一份当手信与亲朋好友共同品鉴。
部分图片来源或改编自互联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侵删请联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