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狄光远(狄光远的妻子是谁)

狄光远(狄光远的妻子是谁)

狄光远(狄光远的妻子是谁)贾三彪子如果不认错祖宗,他到都察院胡闹,纪晓岚拿他也没办法!父亲是抗金英雄,名字鲜为人知,儿子是人中败类,却历史留名!电视历史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二部)第26集有个非常搞笑的桥段,那就是贾贵妃的兄弟

贾三彪子如果不认错祖宗,他到都察院胡闹,纪晓岚拿他也没办法!父亲是抗金英雄,名字鲜为人知,儿子是人中败类,却历史留名!

电视历史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二部)第26集有个非常搞笑的桥段,那就是贾贵妃的兄弟、国舅爷贾三彪子,带领一帮恶奴要砸戏班子的招牌,原因是戏班子的一部戏丑化了他们贾家祖先。

狄光远(狄光远的妻子是谁)

狄光远(狄光远的妻子是谁)

和珅知道贾三彪子是个浑不吝的主儿,为了恶心纪晓岚,他就使计让贾三彪子跑到都察院告状,让纪晓岚来解决这个棘手的难题。

谁知,纪晓岚爽快地应承了贾三彪子的所有要求,还主动提出让戏班子的班子披枷戴锁地在贾家祠堂前“示众三天”。结果,纪晓岚的这一判决,却让贾三彪子丢尽了脸。

因为,他认的这个祖宗太不靠谱——南宋的误国奸臣贾似道。贾家认了这么一个人中败类做祖先,一时引得路人群起而污之(向贾家祠堂扔臭鸡蛋、烂菜叶)。

贾似道之奸,由于演义与戏剧、影视的传播,已经深入人心,他的白脸奸臣形象,是再难从观众的心中抹去的。

贾似道,南宋嘉定六年(1213年)生,台州天台县(今浙江省天台县平桥镇王里溪村)人,南宋晚期的权相。21岁时以父荫为嘉兴司仓、籍田令。贾似道25岁考中进士,因为其姐为理宗的贵妃(贾贵妃),因而深受皇上器重。

贾似道虽然在职位上不断进步,但是,他的一身纨绔之气却并无消减。他仗着自己为官又受宠,举止毫不检点,常常白天就去找娼妓,晚上又彻夜游湖玩乐。

一次,理宗登高望远,结果看见西湖上灯火通明,便问随从。随从张口便答:“这一定是贾似道在那里。”理宗第二天去核实,果真如此。于是理宗便让京尹史岩之去告诫贾似道。

结果史岩之给理宗说:“贾似道虽然有少年的风流习气,但他的才能可以大用。”于是理宗便将贾似道派去了澧州磨炼。

其后,贾似道的官位一路平步青云,历任宝章阁直学士,沿江制置副使,江州知州,江陵知府,京湖安抚制置使等职。

宝祐二年(1254年),51岁的贾似道开始进入南宋政权核心,加封同知枢密院事,临海郡开国公,后又晋升为参知政事,知枢密院事。其后累官至太师、平章军国重事。

进入权力中枢后的贾似道,也干过几件较为正常的事。比如在抗击蒙古的鄂州之战中,由于忽必烈要北返全力投入争夺蒙古汗位的斗争,鄂州之围遂解。

鄂州之战的结束使南宋摆脱了一场近似亡国的危机,作为总指挥的贾似道班师回朝,虽然这只是侥幸退兵,但他仍受到朝廷最高礼遇。

宋理宗亲自在临安城外等候迎接,下诏加其少傅、卫国公衔,可谓隆恩浩荡。贾似道自此走上了南宋末位权臣的道路。

有人说,贾似道是经济能手,这点还真不是虚吹。一方面,贾似道为了敛财,以经界推排法之名,加重税赋剥削,实则为豪绅奸吏徇私舞弊大开方便之门,使农民苦不堪言。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军事开支,贾似道先是以强硬的手段阻止富人囤积谷物,随后,又在全国实行公田法——限定所有人地产的数量,超出限定的土地由国家收购变成公田,然后将公田的收入去偿付军需。

贾似道此举,虽然遭到大地主阶层的强力反对,但贾似道却强力推行,使公田法实施到他下野,前后共计12年。

贾似道最为令人诟病的,是军事上的指挥失当与弃城逃跑,置南宋的临时都城临安于元军的兵锋之下。

指挥失当,就发生在人们熟悉的“襄阳保卫战”上。襄阳之战之所以为读者所熟悉,是得益于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神雕侠侣》。襄阳之战是一场有着王朝更迭意义的战争。此战历时6年之久,终因襄阳城孤立无援,南宋丢失了这一道堪称最终的屏障。

襄阳之战之后,南宋没有几年便迅速的败亡了。可以说,襄阳的失守,直接导致了南宋王朝的最终覆灭。

襄阳城之所以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这与贾似道的调度失当有着直接关系。

襄阳被围期间,作为后方总指挥的贾似道,也曾组织过14次大规模军事救援,其中,咸淳七年(1271年),更遣范文虎率十余万大军驰援,但被击败。

元军在围攻襄樊的同时,南宋其他各边防线均受到元军攻击。其实,这是元军施放的烟幕弹,除襄樊为其战略攻击目标外,其余均为牵制性佯攻。但是,贾似道却看不明这一点。

由于摸不准敌人的主攻方向,在各路均有战事情况下,前线始终缺少统一指挥各路边军作战的统帅,防御没有重点。

咸淳八年(1272年)十一月,襄阳崩溃迫在眉睫,京湖制置使李庭芝去信贾似道,敦请贾似道亲自前往前线指挥作战。

但是,贾似道依然判定元军的主要战略方向并非襄阳,所以,并没接受李庭芝的建议,未能及时前往前线统一指挥各路军队作战。最终,襄樊守将吕文焕投敌,咸淳九年(1273年)襄樊失陷。

贾似道人生的最大败笔,是在襄阳失守后次年的丁家洲之战。

咸淳十年(1274年),宋度宗离世,元军攻占了鄂州,南宋太学生提议贾似道亲征出战,在舆论压力下,贾似道领兵出征,率军13万、战船2500艘,以孙虎臣为前锋,夏贵为水军统帅,屯驻于丁家洲。

丁家洲为今安徽铜陵北一带,距离南宋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一带)600余华里,是南宋御金的又一关键屏障。

但是,南宋的水陆阻击,并没能阻止忽必烈大军的进攻。德祐元年(1275年),因孙虎臣、夏贵先后溃败,贾似道仓皇失措,未加抵抗,即和几个属下一起乘小船逃走。

主帅都自顾自地逃命去了,南宋军队大败,军士死伤逃亡不计其数,南宋最后的精锐就此损伤大半。

丁家洲之败,是有其一定的必然性的。宋军虽众,然而,此前因多次援救襄樊失利,襄樊守将吕文焕投敌,令南宋诸军怯敌畏战。另外,将领各怀异志,不齐心协力,加之统帅贾似道贪生怕死临阵脱逃,最终招致宋军惨败。

元军采取疲而攻之、水陆合击的战法,以少胜多,取得了歼宋最后抵抗余力的重大胜利。

丁家洲之败,令天下舆论大哗,加之元兵直逼临安,朝野一片震恐,要求杀贾以谢天下。在强大的压力下,幕后听政的谢太皇太后被迫将贾似道免职。

但是,贾似道被免职,仍无法平众怒,朝廷内外都坚决要求处死贾似道。谢太皇太后无奈,只得将他贬到偏远的广东一带。贾似道行至漳州木棉庵时,为监押使臣、会稽县尉郑虎臣所杀。一代奸雄,就这样寂然谢幕。

贾似道死后才3年多时间,随着陆秀夫已背负幼主跳海自尽,与元蒙抗衡40余年的南宋,在中国南方153年的偏安统治宣告结束。

贾三彪子认这样一个人人痛恨的败类为祖先,想不被纪晓岚奚落都难。如果,贾三彪子稍微懂点历史,不认贾似道为祖先,而是认贾似道的父亲为祖先,那纪晓岚还真拿他没办法。

因为,贾似道的父亲是南宋的著名将领,以自己的才能与威望,打得金军六七年不敢一窥淮东,山东十余州也相继降宋,是为南宋拓土开疆、保境安民立下大功的英雄。

遗憾的是,因为有了贾似道这么个不争气的儿子,以至他的英名与事迹为世人所淡忘。要论坑爹的本领,贾似道当属一流。

贾似道的父亲名涉,浙江天台县藤桥松溪人,其父贾伟,系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曾任秘书郎、开江守等职。贾涉年长后,以父荫任高邮尉,改大理司直,知盱眙军。

贾涉的主要战绩,就是收拢整编山东义军,将他们编练成一支抗击金军的有生力量。期间,约10万金兵进攻边城,贾涉立即派诸路兵马出击,自己坐镇指挥。不数日,诸路兵马大捷,擒金将仆散万忠。

随后,贾涉又率万人向被金人侵占的山东出击,很快攻克登、莱二州,恩、傅、景、德等十几州亦相继收复,军威大振。贾涉也因功升任太府少卿、制置副使。不久,又获任淮东制置使兼节制京东、河北兵马。

嘉定十六年,因身患重病上疏请辞。时值金兵又大举进犯,再次带病率兵出战,大败金兵,将缴获京河版籍及金银铜印等送交朝廷,受到嘉奖。因劳累过度,病逝于回师途中。诏赠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

南宋将领中,能拓土复疆的可谓是少之又少,能守土不失的,就是良将了。遗憾的是,复土有功的贾涉,因为了有个名气极大的不肖子,一世英名才慢慢被时间湮没。

都说“虎父无犬子”,其实,历史上的许多“虎父”都为不争气的犬子所累。比如唐代名相狄仁杰,就生了个坑爹的不肖子。

狄仁杰有三个子,分别是户部郎中狄光嗣,州司马狄光远,职方员外郎狄光昭(又名狄景晖)。其中,狄景晖的表现最差。

据相关史料载,狄仁杰担任魏州刺史时,因为政绩卓著,百姓为他建立生祠。后来,其子景晖也来到魏州任职,但是,其作派远远赶不上乃父,为人贪婪残暴,受到百姓的痛恨,狄仁杰的生祠也因此被毁。

仁杰尝为魏州刺史,人吏为立生祠。及去职,其子景晖为魏州司功参军,颇贪暴,为人所恶,乃毁仁杰之祠。(《旧唐书》)

民谚中常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子会打洞”,其实是标准的土建时代的唯出身论。老子英雄,儿子未必都是好汉。如果家庭教育缺失,或是个人的后天修行不够,再好的出身,也有可能沦为民族家国的罪人。

南宋之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襄阳失守与丁家洲溃败只是其中的因素之一。如果贾似道能把握好时机,即使可以暂时遏制元蒙铁骑的进攻步伐,南宋的灭亡仍不可避免,顶多也只能是多续命几年。

如果,丁家洲之战,贾似道能早死一年,以身殉国,或许贾家就能谱写谱写一曲“父子英雄”的传奇,遗憾的是,年过六旬的贾似道畏死避战,终留骂名,甚至连累了战功卓著的父亲,这个代价实在是太大了。

作为掌控时局的重要人物,能生逢其时,且死得其所(或死得其时),才有可能善始善终,否则,就会被历史无情地打入另册。

参考文献:《宋史》、《旧唐书》。

(图片来自网络)

上一篇: 刺史制度(刺史制度是哪个朝代)
下一篇: 刘松年(刘松年四景山水图)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