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襄樊之战的失败,意味着夺荆南、入益州、取汉中,一路高歌猛进的蜀汉政权,自此由盛转衰。而关羽的死亡,更是彻底激化了吴、蜀两国的矛盾,一场开启后三国时代的大战当即爆发。
公元221年7月,登基称帝的刘备,召集了远在阆中的张飞,准备远征孙吴。此时,刘备帐下已无太多老人可用:关羽身死荆州;黄忠已然病故;马超病重垂危;赵云反对东征;诸葛亮要留守成都;魏延远在汉中。
夷陵之战(夷陵之战双方兵力)
算来算去,只有阆中的张飞,是可以调动的心腹老将。可惜的是出发前夕,张飞又被部将张达、范强所杀。因此,刘备只能带着一群新秀将领,踏上了东征孙吴之路。
刘备大军沿长江顺流而下,攻势相当迅猛。蜀将吴班、冯习、张南,率领3万先头部队,一战就击破了驻守巫地的陆逊、李异等人。
吴将陆议、李异、刘阿等屯巫、秭归;将军吴班、冯习自巫攻破异等,军次秭归,武陵五谿蛮夷遣使请兵。——《三国志》
陆逊不用说了,东吴四大都督之一,三国后期吴国最杰出的军事统帅。李异也不简单,当年攻荆州时,带着三千精兵。就击败了蜀将詹晏、陈凤,截断关羽向蜀中撤退的后路。而后回头攻略荆州,先后击败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的狠人。
可是这样的组合,依旧在刘备军面前一触即溃。既证明了吴班、冯习、张南等人的军事才华,也说明了刘备军的老练精悍、士气高昂。
事实也是如此,当年刘备入川之前,就曾先后两次抽调荆州主力。诸葛亮、赵云、张飞尽在其中,益州主力中百战老兵数量极多,是刘备奔波半生纠结九州精锐之所在。再加上关羽身死荆州哀兵必胜,刘备登基不久士气正旺,这就是陆逊一战之后选择拖延的原因。
见识到蜀军强悍战力之后,陆逊避开了正面交战,只是不断修建营寨。一边坚守营寨,一边持续抵抗蜀军进程。甚至连孙桓被困夷陵,都不加救援,只是一味拖延时间。数月之后,在陆逊的不断退让之下,刘备大军绵延于两三百里的山谷之中,且士气消磨殆尽。
逊曰:“吾已晓破之之术。”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三国志》
而后陆逊找准时机,命吴军将士各持茅草、火把等物,对绵延不绝的蜀军营寨发动了全面火攻。一夜之间,陆逊连破蜀军营寨四十余座,冯习、张南、蛮王沙摩柯等人尽数战死。蜀将杜路、刘宁见撤军无望,最终投降了孙吴。
刘备收拢败兵固守马鞍山失败,陆逊再度折损蜀军万余兵马。傅肜断后而死,刘备仓皇逃往白帝城,多亏赵云率军来援。陆逊才停下了追击的步伐,夷陵之战宣告终结。
对于夷陵之战蜀汉的惨败,《三国志.陆逊传》做了这样的描述:
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战船军械、水军、步兵一应粮草物资,全部损失殆尽。蜀军精锐的尸骸顺流而下,以至于连长江都阻塞了。刘备奔波大半生,纠结的九州之精锐,一夕之间成了陆逊成名的经验包。
夷陵之战后,诸葛亮接受的是一个皇帝皇帝死了;兵马兵马没了;国库国库空了;人才人才青黄不接;内部叛乱不断;外有魏国、吴国觊觎;千疮百孔的破旧蜀国。这样的一个国家,换成任何人接手都是要在灭亡的边缘徘徊。但刘备的幸运,就是遇上了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刘备病逝在白帝城,蜀汉丧失对外威慑力,诸葛亮就与孙吴结盟;马良、王甫、冯习、张南等人折损,诸葛亮就发掘廖化、向宠、蒋琬、费祎等人;内部叛乱诸葛亮一一平定,训练新军后又征服南中;国库空虚就勤理国政、与民休息。
夷陵之战后,接手千疮百孔蜀国的诸葛亮化身军、政全才,以一人之力逆天改命。才将接连有关羽失荆州、刘备败夷陵的蜀汉政权,从灭亡线上拉了回来。如此鞠躬尽瘁五年之久,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才重新有了北伐中原的实力。
但就算诸葛亮如此勤政,夷陵之战的国殇也难以完全消除,这点在赵云病逝后良将的确实中表现的尤为明显。困扰蜀汉政权中后期的人才问题,更是成了无解的难题。此一战后,蜀汉北伐屡屡无功;吴国与蜀国重新结盟;曹魏以一敌二、国力日益增长;后三国时代三足鼎立的局面成型,且此后40年间三方领土再无大的变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