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鲁迅和郭沫若(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和郭沫若)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为旧病复发,于5时25分逝世。这则消息随即公布在各大报纸上,比先生小11岁的郭沫若愣住了,这离他最敬重的文学家高尔基去世刚刚过了四个月。他不愿相信甚至无法相信这个消息的真实性,内心压抑的情绪突然爆发,郭沫若红了眼眶。
先生在世的时候,二者可谓冤家对头,生前没少用“笔”打过仗。郭沫若曾发文怒批鲁迅是“封建余孽”,早都应该被社会淘汰;鲁迅则回击郭沫若为“流氓加才子”,暗喻郭沫若的生活作风与行为举止不端,引来了人们的称赞:这才是真正的郭沫若。
两人针锋相对,读者们看得甚是有味。一个话题也出现在人们眼前:二人的文学水平谁更高一筹?说到这里,品史君想到了先生和郭沫若都曾写过一首七律诗,那么能否从他们的诗作中窥探出二人的文学水平究竟谁更胜一筹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整首诗的内容: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这是一首七律,创作于1931年2月,当时国内环境风雨飘摇、民不聊生。在那个黑暗的岁月里,他弃医从文,用笔杆子写出泣血的文章,意在唤醒当时的国人。因为他对自己与家国的命运有着无比清醒的认识,决定将唯一的光明给予这些人。
1931年2月,鲁迅先生在从报纸上看到左联的柔石、殷夫等人被捕杀害的消息后,痛心疾首。此时先生也比较危险,因为一份文件被国军列为缉捕对象,他只得在一个旅馆中进行短暂的避难。心情愈发沉重的他,决定写下这一首《无题》。
军阀统治让这个时代变得黑暗,可人们习惯了吗?当然没有。一些人仍然会为了革命的胜利殒命,就连母亲眼中的热泪也不会停止。英雄们虽然离去,可春光仍然会照耀在大地上,黑暗与压迫也变得不复存在。
又当投笔请缨时,别妇抛雏断藕丝。去国十年余血泪,登舟三宿见旌旗。
欣将残骨埋诸夏,哭吐精诚赋此诗。四万万人齐蹈励,同心同德一戎衣。
从严格角度出发去讲,这首诗是郭老在读完先生的《无题》后所作。当时国内战争爆发,郭沫若随即选择回国。在这次决定的背后,是他离别日本妻子安娜与五个子女的现实。这样的精神由衷地令人钦佩,毕竟爱国情深、报国心切。
人们常讲“文物高低、文人相轻”,二人之间作品的高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管诸位对二者水平的定义如何,但不可忽略的一点:他们都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都为近代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诗的结尾处,郭沫若表达了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期望。为了救国愿意牺牲一切,只要埋骨神州便已足矣,血泪情感全部糅合在了一起。不知道诸位最近有没有看过《觉醒年代》,这首诗读起来真得令人感同身受。
两首诗都为七律,但在品史君看来,先生的意境或许更高。短短几句,先生进行了多次情景转变,虚与实之间完美的平衡,郭沫若的则没有;
遣词造句中,我们也可以看出哪首诗用词更为恰当,郭沫若的似乎稍显通俗。互联网上很多人将《归国杂吟》定义为“口号诗”,没有一点文人的气象。
人们常讲“文无高低、文人相轻”,二人之间作品的高下可以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管诸位对二者水平的定义如何,但不可忽略的一点:他们都是近代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都为近代文学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我是品史君,感谢您的阅读。如果您也对文化感兴趣,不妨为我留个关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