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专题 > 民国海军(民国海军总司令)

民国海军(民国海军总司令)

民国海军(民国海军总司令)甲午海战以满清政府的惨败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偌大的中国海防却没有战舰守护,万里海疆几乎不设防。以至于各方都说甲午之后中国再无像样的海军。但是清政府无法忍受,海疆无防护的现状,再次积极发展海军。但接连

甲午海战以满清政府的惨败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灭,偌大的中国海防却没有战舰守护,万里海疆几乎不设防。以至于各方都说甲午之后中国再无像样的海军。但是清政府无法忍受,海疆无防护的现状,再次积极发展海军。但接连经历了甲午战争和庚子事变两大国祸,虽然乱局平定,守住祖宗的大部分江山,但是遗留下来许多异常苛刻的条约。列强纷纷获得溯长江直入中国内地的通商、传教、航行权力。清末新建海军已不是御敌于国门之外,将获得抗衡乃至在长江获得决定性地压倒列强的军事优势能力作为新建海军的首要建设目标,长江炮舰则成为这一时期中国海军中炮舰装备的重中之重。这些飘扬着龙旗的炮舰在世界长江炮舰技术发展史中居于重要地位。

清末新建海军的炮舰四兄弟,“江元”、“江亨”、“江利”、“江贞”长江炮舰,是清政府向日本川崎神户造船所订购的炮舰,(也是第一次向日本订制的船舰)。“江元”在1904年6月23日开工,于11月16日下水,1905年2月5日竣工﹔“江亨”1906年12月5日开工,1907年6月25日下水,11月19日竣工﹔"江利”1907年4月6日开工,9月18日下水,2月31竣工﹔“江贞”1907年4月20日开工,10月30日下水、11月19日竣工。

民国海军(民国海军总司令)

民国海军(民国海军总司令)

这四兄弟在动力方面,采用的都是2台立式三胀蒸汽机、2座圆形水管锅炉,双轴驱动950马力。这样强劲的动力可以让炮舰保持13节航速。武备方面四兄弟采用,1门120毫米江南制造局自产的江南炮,1门76毫米江南制造局自产炮,4门57毫米“哈奇开斯”炮外加2座6.5毫米的“马克沁”机枪。

甲午战争失败后,1902年任两江总督的张之洞为增强南洋水师实力所订购的炮舰。当时德国伏尔铿船厂、英国阿姆斯特朗船厂以及中国的福建船政均做了报价,但张之洞力排众议,选择了报价较高的日本造船厂建造(其实我是真的没明白为啥要买日本人的高价舰,难道张之洞收回扣了?)。该级军舰设计上参考了日本“宇冶”舰,那是日本造船史上设计、建造的第二型长炮舰、因航速13节又称作13节炮舰。建成归国后,4艘战舰都被留用于南洋,1909年被统一编入清政府海军长江舰队,民国后又被编入第二舰队。

江亨舰在1919年被调往东北.筹守东北海防。1929年在中苏同江之战中自沉。满洲国时代曾被打捞,但是未能重新使用。"江利"舰于1927年被东北海军“海坼”,“镇海”舰俘虏,纳入东北海军。抗战时代于1937年2月18日自沉于青岛。“江贞”舰于1938年7月在岳阳附近遭日机轰炸搁浅,其后不详。“江元”舰服役到抗战后、1949年11月1日在马祖附近不慎触礁,因施救无果后,于12月31日就地拆解,所遗火炮移交马祖岛守军使用。

光有这四艘炮舰,想在长江上占据优势地位,在四兄弟之后,清政府又多次购买或自造炮舰,其中不得不说的就是“楚式六兄弟”。“楚泰”、“楚同”、“楚有”、“楚谦”、“楚豫”、“楚观”长江炮舰。

这一级6艘炮舰也是由日本川崎神户造船所制造的。“楚泰”1905年10月7日开工,1906年5月25日下水。8月25日竣工﹔“楚同”1905年11月5日开工,1906年6月12日下水,9月24日竣工:“楚有”1906年2月6日开工,7月31日下水,10月22日竣工;“楚谦”1906年9月15日开工,1907年2月21日下水.10月15日竣工;“楚豫”1906年9月27日开工,1907年4月1日下水、11月16日竣工。"楚观”1907年2月26日开工,8月14日下水,12月10日竣工。

“楚式六兄弟”的排水达到740吨,采用2台立式三胀蒸汽机,2座圆形水管锅炉,用双轴驱动,输出1300马力,让战舰保持13节航速。武备方面有着2门120毫米“吴工厂”的炮,2门76毫米炮(来历不详),4门25毫米4管“瓦瓦苏尔”炮,外加2座6.5毫米日本“保”式机枪。

1904年两江总督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将在两江时未重的地方海军梦想转移到湖北,筹建鄂省舰队。延续两江时代在日本订造“江元”级军舰的做法,张之洞立刻向川崎造船所订造了本级军舰。“楚泰”级属于“江元”级的火力加强型,建成后被统编入长江舰队。辛亥武昌起义时,本级军舰曾在武汉一带长江江面与革命军作战。电影《辛亥革命》中清朝陆军部荫昌大臣就在这一级炮舰“楚豫”舰中与黎元洪的革命军对轰的。

就是这哥们,叫楚豫舰,和革命军干了一仗,后来一直是“反骨仔”。

民国成立后该级军舰全部编入第二舰队。“楚豫”舰1917年被编入广东护法舰队,1923年叛离广东前往青岛、编入渤海舰队。后又转为东北海军舰只,抗战中于1937年12月18日在青岛自沉。其余的5艘“楚"字舰一直章属于北京政府海军,后参加国民革命军。

南京政府成立后不久,“楚有”舰曾在拱卫首都南京的龙潭之战中荣立战功。抗战时代,“楚有”舰在经历了日机多次轰炸后,于1937年10月1日在长江被炸沉。“楚泰”舰在福建巡防,马尾撤守时被自行焚毁。抗战后“楚谦”舰于1948—1949年期间报废、"楚观”舰跟随常凯申逃往台湾,曾参加1949年10月金门古宁头作战,1955年12月31日从海军中退役。“楚同”舰在解放战争中不愿参加第二舰队起义,结果未能冲出长江,被解放军缴获.后遭国军空军飞机炸沉。后被打捞修复更名“宜川”,1959年6月12日被用作C-2导弹试验的靶舰。打靶中该舰未被击毁,后在大炼钢运动中被拆解。

“永绩”、“永健”航海炮舰是清朝海军在江南造船所自建的。“永绩”1913年下水.1918年完工"永健”1916年下水,1917年竣工。排水量高达860吨。这哥俩动力也是采用2台立式三胀蒸汽机,双轴驱动提供1350马力,战舰最高航速13.5节。武备采用1门4英寸50倍径“阿尔莫里卡”炮,1门3英寸50倍径“阿尔莫里卡”炮;4门47毫米“哈奇开斯”炮;2门37毫米“维克斯”乒乓炮。

清政府海军部在国内订造的航海炮航.设计在“永丰”级的基础上略微有着改动,比“永丰”级军舰多增加了尾楼。“永绩”、“永健”在建造过程中也经历了政权更迭,因民国政府经费供应困难导致施工进展缓慢。两舰建成后被编入海军第一舰队。抗战爆发后,1938年10月21日“永绩”舰在武汉上游新堤附近被日机炸伤.搁浅、后被日军修复移交给汪伪攻府,更名为“海兴”舰,作为汪伪海军的旗舰。

“永健”舰抗战中于1937年8月25日在江南造船所附近被日机炸沉.后被修复.1938年4月25日编入日本海军作为特种鱼雷炮舰,更名“飞鸟”,1940年改为杂役船.1945年改为运输舰。当年5月7日在黄浦江上被美国B-29轰炸机炸伤报废。

其实可以看出,整个民国时期,海军几乎没有发展,这可能和民国无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有关。民国政府所用的战舰都是清朝所遗留下来的遗产。这更能看出,海军绝不是一个小国、弱国能玩得起来的,只有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才能建的起一支强大的海军,保卫住自己的万里海疆。

上一篇: 江苏13市(江苏13市GDP排名)
下一篇: 月下笛(月下笛张炎)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