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知道“奕山”都是因为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靖道将军奕山领兵赴广州抗击英军。按照课本上的说法,作为皇亲国戚,奕山沾染了所有八旗子弟的陋习,主动向英军献城投降,还欺骗朝廷说洋人被台风刮到海里淹死了。
清平张格尔叛乱(张格尔之乱)
奕山是道光侄子不假,但要说他是纨绔子弟还真不客观。在广州战役之前,奕山在平定张格尔之乱、保卫新疆上也是立有战功的,同他一起在广州抗英的名将杨芳就是他在新疆的老战友。
?许多中文史料记载奕山在广州热衷采买洋货,没做任何备战,英方的资料却显示奕山在广州积极调兵,还珠江秘密修筑炮台。然而奕山和杨芳所做的一切准备在英军面前都不堪一击。
清军惨败之时,七十岁高龄的杨芳宁死不降,坚持在前线指挥作战,奕山这时却选择了投降,之后就有了《广州和约》的签订。丧权辱国注定要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是广州的“无能将军”被朝廷发配新疆后,居然戏剧性地又变成了“民族英雄”。
乾隆收复新疆时为永绝后患,要求清军必须擒获大小和卓兄弟二人及其全部家眷。兆惠为此一路打到今天的阿富汗地区,但最终还是让大和卓的一个儿子逃了出去,此后新疆的所有暴乱都源自这个漏网之鱼。
?中亚浩罕国将和卓后裔当做侵略新疆的跳板,不断资助他们潜回新疆作乱。奕山在1826年驻守喀什噶尔时恰好遇到了和卓后裔张格尔的叛乱。因路途遥远清军统帅长龄和杨遇春只带来了一万多部队,而张格尔在喀什噶尔的叛军却有十余万。
清军面临的问题不光是对手人多势众,最重要的是战场上还刮起了沙尘暴。文官出身长龄希望暂时退兵,但杨遇春顶住压力,认为这是绝佳的袭营机会。刚出道的奕山作为骑兵先锋率先渡过浑河,第一个打入喀什噶尔城。清军仅以死伤数十人的代价,斩首一万余级,一举瓦解了张格尔的叛乱。
此战后杨遇春留下部将杨春继续扫清余孽。奕山配合杨春多次击退浩罕国派来的叛军,最终生擒了企图再次潜入新疆叛乱的张格尔。
?清军主力撤退后,奕山因表现出色被留下善后。为了减轻朝廷的财政压力,奕山积极勘察地形,开垦出十几万亩良田,极大地减轻了军粮压力。奕山本人因此也得以在数年之内升至伊犁将军。
鸦片战争之前,奕山绝对算得上皇族中的精英,所以东南烽烟一起,他就立刻南下平乱。只可惜同样的搭档、同样的战术,敌人变成洋人却一点作用都不起。因皇族中再无可用之人,奕山被发配到新疆戴罪立功。
没过多久在浩罕国的支持下,新疆又爆发了“七和卓之乱”。南疆主要城市很快失陷,道光急忙在北疆调集兵马。可怜此时清政府此时国库空虚、老将凋零,仅能凑出一个五千人的部队,带队的还是奕山这个“无能将军”。
??奕山领命后立刻南下,穿越茫茫沙漠后在英吉沙与叛军主力相遇。相比于之前的几次叛乱,浩罕国这回派出的全部是训练有素的精锐部队,但是奕山却并不害怕。他从容地指挥鸟枪兵和抬枪兵交替射击,最后用满蒙骑兵冲击对方阵地。奕山仅用伤亡不到一百人的代价大破三万敌军,缴获物资无数。
将功赎罪的奕山很快又被朝廷启用,以他的能力治理新疆、羁縻中亚还是绰绰有余的,只可惜沙俄很快又打了过来。
这一次奕山并没有吸取广州的教训,对于沙俄的险恶用心茫然不知,唯一变聪明的是学会了和皇帝保持一致。他虽然割让大片领土,但因为都是皇帝点头的,并不妨碍他的圣眷不衰。奕山的人生就是如此的精彩刺激,民族英雄和卖国贼的转变只在一瞬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