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图预警
中国上下五千年,多少城市兴盛又湮灭,从城市的变迁感受民族的兴衰,文明的传承。地图均出自《中国历史地图集》。
佳木斯,黑龙江省辖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黑龙江东北部中心城市、以绿色食品工业和轻工业为主的内陆口岸开放城市。佳木斯地处中国东北地区、黑龙江东北部,祖国东北边陲的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汇流而成的三江平原腹地,北隔黑龙江、东隔乌苏里江分别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和犹太自治州相望,是对俄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佳木斯是中国陆地最东端的地级行政区,是中国最早迎接太阳升起的地方,素有“东极新天府,快乐佳木斯”之称。佳木斯地名源于满语“甲母克寺噶珊”,后汉译“嘉木寺”“贾木司”“佳木斯”。“佳木斯”一词,满语意为“驿丞”或“站官屯”。意为“站官屯”。
绥芬河地图(绥芬河地图高清版大地图)
石器时代
黑龙江佳木斯建三江八五九农场大板遗址是黑龙江为数不多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佳木斯建三江八五九农场大板村东高出阿布胶河大约15米的台地上,考古试掘采集到700多件旧石器标本和7件成型石器。根据地貌和石器类型判定,大板遗址是一处旧石器时代加工场,该遗址是目前三江平原地区发现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考古发现证明,在距今9000年前的石器时代,三江平原上已经出现了以小氏族为单位从事渔猎经济的人群。抚远油库遗址、饶河小南山遗址是三江平原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的代表。当时的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有磨制的石斧、石锛,打制的石铲、网坠;压制的细石器有石核、石叶、刮削器,石镞等。
西周
商周时期,三江平原的居民是肃慎人。肃慎是中国古代东北民族,是现代满族等通古斯诸族的祖先之一。从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到满族、赫哲族,历经几千年,肃慎一系在三江平原上有着连贯的发展史。舜、禹时代,已与中原有了联系。舜时,息慎氏朝,贡弓矢﹔禹定九州,周边各族“各职来贡”的,东北夷即有肃慎。周武王时,肃慎人入贡“楛矢石砮”。成王时,肃慎氏来朝,成王命大臣荣伯作“贿息慎之命”。康王时,肃慎复至。周人在列举其疆土四至时称:“肃慎、燕、亳,吾北土也。”可见远在春秋以前,肃慎人已臣服于中原王朝。根据文献的记载,从传说中的虞舜、禹到有文字记载的商周时代,“海外肃慎”一直来服。这使“肃慎来服”成了圣王威德远播的丰功伟绩,为后世所景仰。
东汉
汉武帝云:“朕闻……周之成、康……教通四海,海外肃昚,北发渠搜,氐、羌徕服。”在两汉、魏晋时期,肃慎人改称为“挹娄”。两汉时期,挹娄人始终臣属于夫余国,《三国志·东夷传·挹娄》记载:“挹娄……古之肃慎氏之国也。善射,射人皆入目。矢施毒,人中皆死。出赤玉、好貂,今所谓挹娄貂是也。自汉已来,臣属夫余,夫余责其租赋重,以黄初中叛之。夫余数伐之,其人众虽少,所在山险,邻国人畏其弓矢,卒不能服也。其国便乘船寇盗,邻国患之。东夷饮食类皆用俎豆,唯挹娄不,法俗最无纲纪也。”夫余国向挹娄人责取“租税”,挹娄人向夫余国贡纳“赤玉好貂”。
三国-魏
《三国志·乌丸鲜卑东夷传》也谓:“自虞暨周,西戎有白环之献,东夷有肃慎之贡,皆旷世之功。”因而,历代帝王均把“肃慎来贡”作为衡量文治武功,体现威德及于四海的重要指标,十分重视来进贡的“肃慎”族。魏明帝青龙四年(236年),肃慎氏献楛矢于魏。《晋书·四夷传·东夷传》所述:“周武王时,献其楛矢、石砮。逮于周公辅成王,复遣使入贺。尔后千余年,虽秦汉之盛,莫之致也”。这一时期是三江平原历史上空前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三江地区的主人称为挹娄或勿吉人,据不完全统计,三江地区已发现汉魏时期的城址和聚落址1000余处。前董家子古城址是三江平原西部松花江水系的核心古城。它位于佳市郊区前董家子村南的古城山上,是本地区汉魏时期古城中保存最好,基本保持原始风貌的古城,它是三江地区山城文化的代表。
南北朝
南北朝时期,挹娄人又转称勿吉。齐永明十一年勿吉南下攻扶余,扶余王逃到高句丽,其国灭亡。勿吉(wuji意为丛林)是肃慎族系继肃慎、挹娄称号后使用的第三个族称,是当今生活在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的通古斯诸族的祖先。
隋
隋朝时期,勿吉又转称靺鞨,靺鞨族居住在三江地区的古代民族是黑水靺鞨,黑水指的是黑龙江。靺鞨分为七部,分别为粟末靺鞨(与古高丽相接)、伯咄部(在粟末部之北)、安车骨部(在伯咄东北)、拂涅部(在伯咄东)、号室部(在拂涅东)、黑水部(在安车骨西北)、白山部(在粟末东南)。而黑水部尤为劲健,是古之肃慎氏。
唐-渤海国
唐,粟末靺鞨族首领大祚荣在牡丹江上游敦化敖东城建立了“震国”,史称“旧国”。公元705年,唐玄宗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正式成为唐朝管辖下的地方自治政权。公元755年,大祚荣之孙,渤海三世王大钦茂将国都迁到今天宁安市渤海镇,定首都名为上京龙泉府。佳木斯地区分属渤海国铁利府、怀远府。
辽
公元926年,契丹攻占上京龙泉府。渤海末王大湮撰率众出城投降,渤海国灭亡。公元928年,契丹将渤海国王族及城内居民迁到契丹腹地今辽南地区,为使渤海人忘其国土,临行前放火将渤海故都化为灰烬。契丹人称黑水靺鞨为女真,从此,女真这一名称代替了靺鞨。辽朝又因避讳改写作女直。辽天显元年(926)太祖耶律阿保机灭渤海,部分女真人随渤海人南迁,编入辽籍,称为“熟女真”,后又分出回跋女真;留居故地的女真人,未入辽籍,称为“生女真”(广义上包括五国部和东海女真)。居住在三江平原的是生女真人,公元十世纪左右由于其内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它形成了五个大的部落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国部;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越里吉。越里吉在今天的依兰县,又称五国头城。
金
生女真中的完颜部统一各部,阿骨打于1115年称帝建元,都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城南),国号大金。阿骨打建国以后,实力迅速壮大,并继续用兵,经过十余年征战,这个来自白山黑水间的强悍民族最终灭亡了辽和北宋两个强大的封建帝国。金代三江之地是由上京路下辖的胡里改路管辖。胡里改路得名自胡里改江就是今天的牡丹江。由于金代的“实内地”的政策和北宋“徽”“钦”二帝被流放到五国城。汉族地区的先进生产技术和文化科学传到了三江地区。使这里的农业、手工业得到巨大发展。
元
公元1234年,蒙古帝国灭金。牡丹江流域女真族归于元朝政府统治之下。佳木斯地区属水达达路。桃温万户府故城是《元史》记载的水达达等路5个军民万户府故城之一。《元史》卷四十一顺帝纪四载:“至正五年(1345年)春三月,桃温万户各翼人民饥,赈之。”
明
公元1368年,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建洲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绥芬河、长白山一带。隶属奴尔干都指挥使司。明代海西东水陆城站的建立,不但加强了明朝对东北的经营管理,也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
清,属吉林将军三姓副都统辖区。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于今市内永红区丈放“东兴镇街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商户渐开”。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置依兰府,归依兰府管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