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罗浮梦
也作翠羽、梦入梅花,典故出自柳宗元的《龙城录·赵师雄醉憩梅花下》。
隋朝赵师雄前往罗浮,一日天寒日暮,半醉半醒间,在松林边停车小憩。
在酒肆旁遇到一位女郎,与她对话,则芳香袭人,语言清丽。两人笑歌戏舞、酣然大醉,醒来时发现自己在大梅树下,上有翠羽啾嘈,月落参横。
后来这个典故用来代指梅花,也用来比喻好景不常,人生如梦。
唐·殷尧藩《友人山中梅花》:
好风吹醒罗浮梦,莫听空林翠羽声。
清·曹雪芹《咏红梅花得“红”字》:
魂飞庾岭春难辨,霞隔罗浮梦未通。
元·李俊明《洞仙歌·谢杨成之寄梅》:
暗香无恙否,月落参横,惆怅罗浮梦魂短。
宋·高观国《金人捧露盘·梅花》:
罗浮梦杳,忆曾清晓见仙姿。天寒翠袖,可怜是、倚竹依依。
2、黄粱梦
也叫一枕梦、邯郸梦,一枕黄粱、一梦成炊黍,典故出自唐·沉既济《枕中记》。
有位姓卢的书生,在邯郸道中的客店里,遇到了一位道士吕翁。卢生见吕翁衣衫破旧,于是叹气,感慨人生应该“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
卢生困倦,吕翁取了一个瓷枕供他小睡。在梦中,卢生经历了数十年的富贵荣华。等到醒来的时候,店主锅中的黄粱饭还没有煮熟。
后来,元代的范康写了部杂剧《竹叶舟》,以此为蓝本,将主角改为吕洞宾和落第秀才陈季唧,宣扬淡泊名利,“埋名隐姓,无荣无辱,无烦无恼”。
诗词中引用这个典故,一般用来比喻富贵荣华皆虚幻之事,转眼成空。
宋·范成大《邯郸道》:
困来也作黄粱梦,不梦封侯梦石湖。
宋·王安石《中年》:
中年许国邯郸梦,晚岁还家圹埌游。
宋·陆游《阆中作》:
俱是邯郸枕中梦,坠鞭不用忆京华。
清·褚人穫《坚瓠八集·十空曲》:
华表铭旌断送黄粱梦,君看盖世功名总是空。
3、南柯梦
也作一枕南柯、一觉庭槐、浮生寄蚁穴等,典故出自唐代李公佐的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
传说一个名叫淳于棼的人,在大槐树下设宴,酒后梦入槐安国,娶公主,封南柯太守,荣华富贵,显赫一时。后率师出征战败,公主亦死,遭国王疑忌,被遣归。醒后,在庭前槐树下掘得蚁穴,即梦中之槐安国。南柯郡为槐树南枝下另一蚁穴。
后人用它来代指梦幻境界的事,也比喻一场空欢喜。
宋·吴芾《挽程朝议二首》:
东风忽破南柯梦,回首音容涕泪挥。
宋·范成大《题城山晚对轩壁》:
一枕清风梦绿萝,人间随处是南柯。
宋·黄庭坚《追和东坡壶中九华》:
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
元·李俊明《瑞鹤仙·弟李经略生朝》:
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
4、鸥梦
典故出自战国时期的《列子集释·黄帝篇》中“狎鸥鸟不惊”的故事。
相传,海边有个喜欢海鸥的人,每天早上就到海上去与它们玩耍,聚集了数百只海鸥。
他的父亲跟他说,让他捉一只海鸥回来给自己玩。他答应了,可是从此以后,海鸥都在天空盘旋,再也不愿意落到他的身边来了。
诗词中鸥梦、鸥盟、同盟鸥鹭都代指隐逸的志趣,与鸥鸟为伴,栖隐水国云乡。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一四:
男儿解读 韩愈诗,女儿好读姜夔词;一家倘许圆鸥梦,昼课男儿夜女儿。
清·王鹏运《水调歌头·淮安舟中》:
试看沧波冷,鸥梦不能惊。
唐·李白《赠王判官,时余归隐,居庐山屏风叠》:
明朝拂衣去,永与白鸥盟。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盟鸥》:
凡我同盟鸥鹭,今日既盟之后,来往莫相猜。
5、白鸡梦
也写作梦白鸡、谢安鸡梦、鸡年梦,典故出自《晋书·谢安传》。
孝武帝之弟会稽王司马道子专权,谢安被迫出京,避祸广陵。多年后,谢安梦见自己乘坐桓温的车驾走了十六里地,看见一只白鸡后停了下来。
醒来后心有余悸,他认为,白鸡属酉,而此时太岁星在酉,是凶兆。且他坐上恒温的车驾,意喻着接手恒温执掌朝政。行走十六里,正好也执政十六年。
谢安觉得自己可能命不久矣,于是上书辞职。不久后果然病逝了。
诗词中用这个典故,代指人死的预兆,泛指不祥之兆。
唐·李白《东山吟》:
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宋·杨万里 《虞丞相挽词》之二:
已矣归黄壤,伤哉梦白鸡。
宋·王安石《游土山示蔡天启秘校》:
予衰极今岁,傥与鸡梦协。
6、金马梦
也作避世金门、金门客、金门隐,典故出自《史记·滑稽列传》。
汉代未央宫的宫门,门旁竖有铜马,被称为“金马门”或“金门”。东方朔在朝为官,有人称他是狂人,不该在朝中,而该隐居林下。东方朔高歌“陆沉于俗,避世金马门”。
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形容人行为高洁又不隐遁山林。
宋·陈应辰《青紫峰亭》:
老去久无金马梦,归迟应愧草堂灵。
明·夏原吉《赠李真翁》:
心远更无金马梦,身閒常对白鸥群。
唐·段成式《送穆郎中赴阙》:
若逢金马门前客,为说虞卿久著书。
7、非熊梦
也写作非熊入梦,典故出自《史记·齐太公世家》。
周文王外出狩猎之前,占卜得一卦,卦辞说:“所得猎物非龙非螭,非虎非熊;所得乃是成就霸王之业的辅臣。”
文王出门行猎,果然在渭水之滨遇到姜尚,与他相谈甚欢,便一同乘车归来,尊为太师。
后人用这个典故代指隐士将被起用的预兆。
元·徐再思《【中吕】普天乐·吴江八景》:
待遇当年非熊梦,古溪边老了渔翁。
明·唐文凤《题画》:
非熊梦断心已寂,自甘衰老将奈何。
宋·方信孺《钓台》:
丝纶不入非熊梦,当日何人老渭滨。
8、扬州梦
典故出自杜牧《遣怀》诗。
唐代诗人杜牧曾随牛僧孺出镇扬州,日日诗酒风流,流连花街柳巷。后来回到洛阳,反思往事,感觉繁华如梦,于是写下“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诗句。
元代乔吉还特地写过杂剧《杜牧之诗酒扬州梦》记诵此事。
后人用这个典故抒发感怀之情。
清·黄景仁《感旧四首·其一》:
匆匆觉得扬州梦,检点闲愁在鬓华。
明·高启《效香奁体二首》:
扬州梦断十三年,底事犹存未了缘。
清·曹寅《春日感怀》诗之二:
伤心人醒扬州梦,前日风吹易水城。
清·何震彝《春燕》诗之四:
扬州梦好刚三月,绝域人归又一年。
9、江淹梦笔
也作江淹才尽、瑞锦残、五色笔,典故出自《诗品》。
南朝时期的江淹,年少成名,世人都称他为江郎,但晚年才思减退,再也写不出诗文佳句了。
《诗品》中称,他曾梦到一位美丈夫,自称郭璞。郭璞对他说,“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他向怀中一探,果然拿到一支五色笔,还给了郭璞。
郭璞将笔拿走后,江淹再也写不出好诗了。
后人用“江淹梦”来形容文采不凡,用“江淹梦笔”喻才思减退。
唐·方干《再题路支使南亭》:
睡时分得江淹梦,五色毫端弄逸才。
唐·李商隐《江上忆严五广休》:
征南幕下带长刀,梦笔深藏五色毫。
明·萧光绪《落第后忆泡子河·赠别钱蓉峰》:
风萍欲夺江淹梦,园榭堪停张翰思。
明·罗尚质《文笔峰》:
晓风吹起江淹梦,散作朝霞五色文。
10、蕉鹿梦
也作藏蕉梦、梦鹿、分鹿覆蕉等,典故出自《列子·周穆王》。
春秋时,郑国有位樵夫打死了一只鹿。因为怕被人看到,就把它藏到在坑中,盖上蕉叶。
后来他去取鹿时,忘了所藏的地方,于是就以为是一场梦。
后人用此典故,比喻得失荣辱如梦幻。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呈南涧》:
笑年来,蕉鹿梦,画蛇杯。
宋·王迈《贺新郎·此是河清宴》:
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
明·丘云霄《北固山江望》:
自信久无蕉鹿梦,浮名应愧钓鱼舟。
元·仇远《答胡苇杭》:
蕉鹿梦回天地枕,莼鲈兴到水云舟。
11、高唐梦
也作入梦人、巫山云雨、楚襄游梦、云散高唐等,典故出自《昭明文选》。
相传楚襄王与宋玉游云梦浦,让宋玉赋高唐之事。得到辞赋后,当晚果然有神女入梦。
楚襄王临幸了她。临别时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后人用此典故,借指男女邂逅之事。
唐·李涉《遇湖州妓宋态宜》:
当时惊觉高唐梦,唯有如今宋玉知。
宋·袁去华《浣溪沙》:
一夕高唐梦里狂。云情雨意两茫茫。
宋·张先《双燕儿(歇指调)》:
东山别后,高唐梦短,犹喜相逢。
明·于慎行《巫山高》:
日高枕上听猿声,惆怅高唐梦不成。
12、春梦婆
也作事如春梦、坡公春梦、春梦觉,典故出自《侯鲭录》。
相传苏东坡被贬官到昌化,遇到一位老妇人。老妇人对他说,“内翰昔时富贵,一场春梦”。
苏轼深以为然,后来传扬出去,人们都称她为春梦婆。
后来这个典故被用来比喻好景不长,或用来感叹变幻无定的富贵荣华。
宋·苏轼《被酒独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
投梭每困东邻女,换扇惟逢春梦婆。
金·元好问 《出都》:
神仙不到秋风客,富贵空悲春梦婆。
清·赵翼 《五十初度》:
而今总作浮沤看,付与人间春梦婆。
清·宋琬《鹧鸪天·遣怀》:
长卿已倦秋风客。坡老休嗔春梦婆。
13、桃源梦
又作仙洞客、刘郎恨、天台女、刘阮、流水天台、花洞鱼艇等,典故出自南朝宋刘义庆小说《幽明录》。
东汉剡县刘晨、阮肇二人,永平年间同入天台山采药。过了十三天,粮食吃尽,接饥饿难当,遥望山上,有一棵桃树,长满了桃子。
两人攀援而上,顺着溪流穿过了山,遇到两位仙女,留居半年辞归。等到回乡的时候,子孙已经过了七世。
后人用“刘郎”比喻情郎或成仙而去;“刘阮遇仙”相关典故来形容游仙或男女幽会。
宋·晏几道《采桑子·无端恼破桃源梦》:
无端恼破桃源梦,明日青楼。玉腻花柔,不学行云易去留。
宋·赵鼎臣《郊行三首 其二》:
醉乡眼缬初何有,赢得桃源梦到家。
唐·吕严《七言》:
曾随刘阮醉桃源,未省人间欠酒钱。
唐·薛逢《题春台观》:
便拟寻溪弄花去,洞天谁更待刘郎。
14、华胥梦
也作一枕华胥、梦华、华胥客等,典故出自《列子·黄帝》。
传说黄帝白日小睡,梦中到华胥氏之国。该国百姓无拘无束,听任自然,甚为自得。
泛言入梦,也代指仙境,或指理想的安乐和平之境。
唐·李商隐《思贤顿》:
不见华胥梦,空闻下蔡迷。
宋·陆游《杂赋》:
病叟胸中一物无,梦游信脚到华胥。
唐·吴融《便殿候对》:
待得华胥春梦觉,半竿斜日下厢风。
宋·辛弃疾《声声慢·滁州旅次登奠枕楼作和李清宇韵》:
从今赏心乐事,剩安排、酒令诗筹。华胥梦,愿年年、人似旧游。
15、京尘梦
也作京雒尘、京洛土、京洛红尘、素衣化缁、染缁尘等,典故出自《昭明文选》。
晋人陆机诗有“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诗中表现了自己游宦洛阳的情景。
后人常以“京尘”描写都城生活的喧嚣,也用来比喻功名利禄等尘俗之事。
宋·陆游《闲游四首 其四》:
已破京尘梦,还寻剡曲游。
宋·苏轼《次韵孙巨源见寄五绝》:
不羡京尘骑马客,羡他淮月弄舟人。
明·高明《琵琶记·官媒议婚》:
宦海沉身,京尘迷目,名缰利锁难脱。
元·许有壬《满江红·次汤碧山清溪》:
怕素衣、京洛染缁尘,从新濯。
16、吞鸟梦
也作君章才、吞彩凤、凤早吞,典故出自《晋书》卷九十二《文苑传·罗含传》。
罗含,字君章,是东晋名臣。相传他年少时,曾经梦见一只文采华丽的鸟飞入口,自此文思大进。
这个典故往往用来比喻才华出众或文辞华美。
唐·崔日知《冬日述怀奉呈兰台名贤》:
终期吞鸟梦,振翼上云烟。
唐·钱起《和刘七读书》:
梦鸟富清藻,通经仍妙年。
唐·李商隐《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
廷评日下握灵蛇,书记眠时吞彩凤。
17、梦刀头
也作刀环有约、梦刀环、大刀头、明月揽刀环等,典故出自《汉书》。
大将军霍光与李陵交好,李陵投降匈奴后,他曾有机会出使匈奴。但两人没有机会私下聊天,他只能多次用手摸着大刀头上的刀环,环与还谐音,暗示他可以归汉。
《古乐府》有诗云,“藁砧今何在?山上复有山。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
后人多用这个典故来咏思乡之情。
宋·黄庭坚《次韵马荆州》:
六年绝域梦刀头,判得南还万事休。
宋·晁公溯《立春有感》:
万里艰难炊剑首,十年流落梦刀头。
宋·林元卿《客窗夜雨》:
万里辞家春复秋。异乡何日梦刀头。
清·尤侗《挽叶元礼台人三首》之二:
刀环有约劳恩妇,剑铁无家泣老亲。
18、南华春梦
也作庄周梦、园吏梦、蝴蝶梦、一枕蘧蘧等,出自《庄子集释·内篇·齐物论》。
相传庄子做梦,梦见自己化成了蝴蝶,醒来不知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
后人以蝶梦来咏梦。
唐·李商隐《锦瑟》: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唐·崔涂《春夕》: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唐·李群玉《半醉》:
渐觉身非我,都迷蝶与周。
宋·于石《清明次韵周君会 其一》:
杜鹃声感客中客,蝴蝶梦飞身外身。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