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登封一带 大禹史传的初步探讨-郑州晚报数字报

登封一带 大禹史传的初步探讨-郑州晚报数字报

登封一带 大禹史传的初步探讨-郑州晚报数字报2014年至今,河南大禹文化产业集团连续承办了3届中国大禹文化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报在上期《大禹文化》特刊里刊登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精彩论点,展现了嵩山文化之博大精深

2014年至今,河南大禹文化产业集团连续承办了3届中国大禹文化研讨会,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报在上期《大禹文化》特刊里刊登了有关专家、学者的精彩论点,展现了嵩山文化之博大精深,受到社会各界好评。本期将继续刊登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彭邦本的《登封一带大禹史传的初步探讨》一文。

在登封嵩县一带,自古流传着禹、启和涂山氏等禹夏之际的古史传说。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重大进展,位于“天下之中”的登封等中州大地上的上述古史传说,已在相当程度上得到了出土资料和史学研究的印证。本文以求初步揭示禹族在西行东渐黄河中游地区后,融入华夏,建立都邑,并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世袭制王朝的一些史实。

禹娶涂山氏,政治联姻

《汉书·武帝纪》:“朕用事于华山,至于中岳…… 见夏后启母石……翌日亲登嵩高。”可见西汉时启母石在嵩山已世所共知。

“开”即夏启,此乐章之名直称禹为“崇禹”,表明夏族已居于嵩山以后,禹方生启。值得注意的是,华夏集团在进行与南方三苗集团的长期斗争中,注意和保持了与东夷集团的联盟关系,这就是禹娶涂山氏的深刻政治联姻背景。

这一联盟看来对禹最后战胜三苗意义非常重大,同时也促进了涂山氏的北向发展,嵩山一带的涂山氏有可能就是因此来到夏族腹心地带的。由于涂山氏与夏的联盟如此重要,所以史载成汤灭夏以后的“放桀南巢”,实际可能是夏部族仓皇逃到了其联盟国族——涂山氏和徐淮夷的大本营。

夏禹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阳城”和“大室”是《左传》昭公四年所记禹族和夏人直接相关的重要地名。二地均在今登封一带。杨伯峻先生注释阳城云:古阳城在今河南登封县东南,俗名曰城山岭;“又释大室”即今河南登封县北之嵩山。古代史籍相传“禹都阳城”,近年来亦得到考古发掘资料的证实。

《括地志》所云“洛州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境内的阳城,又是何时成为禹族的中心聚落进而成为夏朝都城的呢?史料表明,禹族势力由山西向河南、山东等地的扩展迁徙,主要契机就是大禹治水,以及当时族群之间的互动。

传说就在尧舜时期,我国地域内发生了持续很久的特大洪涝灾害,禹在吸取鲧的失败教训后调整治水方略,终于取得了历史性的重大成功,受舜禅让为联盟共主,并在其子启继位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夏朝。

商王朝都城基本都在孟津以下黄河流域,但前期也曾多次徙都,直到盘庚迁殷以后才基本稳定下来。当治水取得初步成功,并通过禅让,禹成为联盟首领后,由于进一步治水的需要,和联盟共同体的东向扩大,其首脑机构及其所在的政治中心逐渐迁往今河南境内的可能性出现。因彻底治理水患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特别是尧舜禹联盟一贯有将政治中心设在今襄汾陶寺一带的传统,因而联盟领导机构的地理位置在大禹时期并未改变,乃至启继位之初,夏王朝的政治中心仍在晋南,所以文献历来将这里称为“大夏”。但禹、启族群自身中心聚落“阳城”的位置,可能在治水时期已经逐步迁徙到了嵩山地区的王城岗一带,那里后来也一度正式成为夏王朝的都城。

上一篇: 从写本学看中国早期文献的形态
下一篇: 春秋时期的18个成语典故,你知道几个?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