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读几则《阅微草堂笔记》,赏心悦目。想读好的文笔,只有读这些文言了。
寒假期间,唐晓敏教授发的朋友圈,也提及重读《阅微草堂》,且颇为推崇。唐晓敏教授是语文教育专家,我和他共事过一小段时间,理念一致,深感荣幸。前几天见他在朋友圈里说,
“寒假读了一遍《阅微草堂笔记》,回家乡看到、听到一些事,更觉古代焦化思想和做法的可贵。如《阅微草堂笔记》,主要是劝人积德行善的。这很有价值。记得读本科时,教材对此多是批评为主。不禁想到,多年来中国教育批判的东西,多是对的,甚至是珍贵的。而所提倡、颂扬的,却多是有问题的,甚至有害的。”
诚哉斯言!我的中文根底浅,对中华古籍的阅读远不如唐教授深入,读《阅微草堂》,只为享受中华文字之美。我读的这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书的封底,赫然印着“本书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这本书是畅销书?国人真有文化。
不由想到唐教授春节期间的另一篇朋友圈,是一小段札记:“又读《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讲:有人看到一群鬼,在争论着什么,细听,是争论朱熹与陆九渊学问的是非。那时的鬼,文化高深哦!”
我今天读到一则“忘形友”,亦可资解颐。以前只知“忘年交”,不知和野兽做朋友,可称“忘形友”。
一书生,骑一驴赴京城。中途靠在石头上假寐。恍惚中,见驴昂首四顾,浩然叹曰:“不至此地数十年,青山如故,村落已非旧径矣。” 书生大奇,想,若是每天能和他促膝交谈,就不至于长途寂寞了。
于是,书生向驴子施礼,驴子只顾吃草。书生反复开导,约为“忘形交”,驴子置若罔闻。书生怒,鞭之。驴跳掷狂吼,终不能言。
交“驴友”不成。书生怒极,锤断一只驴腿,将驴卖给了屠夫,徒步以归。
我想,这《阅微草堂笔记》,比马尔克斯的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岂不早了近两百年?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