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邓氏文化】《后汉书》《三国志》邓氏名人录

【邓氏文化】《后汉书》《三国志》邓氏名人录

【邓氏文化】《后汉书》《三国志》邓氏名人录邓氏宗亲图谱\x0d\x0a服务家族事务

01

邓禹家族(65人)

1、邓禹母,不载姓名,《后汉书.邓禹传》云邓禹“事母至孝”。

2、邓禹(2-58),偏将军、前将军持节、大司徒、右将军、特进、奉朝请、行司徒事、太傅。酂侯(万户)、梁侯,食四县高密侯(食高密、昌安、夷安、淳于),谥元侯,云台首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3、邓禹妻,太傅夫人。公元85年仍在世,见《后汉书.和熹皇后纪》

4、邓禹寡姐。《后汉纪.孝和皇帝纪》载、邓禹“事寡姊尽礼敬”

5、邓禹弟邓宽,建武13年5月以兄禹功高封明亲侯,见《后汉书.邓禹列传》及《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

6、邓禹长子邓震,第二代高密侯。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7、邓乾,邓震子,侍中,第三代高密侯。尚沁水公主刘致,显宗女。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8、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9、邓成,邓乾子,第四代高密侯,安帝时汉中太守。见《后汉书·邓禹列传》、《华阳国志.卷二》。

10、邓褒,邓成子。桓帝时少府,第五代高密侯。尚舞阴长公主刘氏、安帝妹。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1、邓某,邓褒长子。第六代高密侯。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2、邓昌,邓褒少子。黄门侍郎,袭舞阳侯,袭母爵。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3、邓袭,邓禹次子。第一代昌安侯。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4、邓藩,邓袭子。和帝时侍中,第二代昌安侯。尚平皋公主刘小姬,一说平皋长公主,显宗女。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5、邓珍,邓禹子。第一代夷安侯。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6、邓良,邓珍子。第二代夷安侯,无后,弟邓康绍封。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7、邓康,邓珍子。越骑校尉、侍中、太仆、特进。《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年表》云、“为太仆,以病免。”第二代绍封夷安侯、侍祠侯、谥义侯。曾上书太后,自损私权,名重朝廷。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18、邓某,见《后汉书'邓禹列传》,邓禹不载名的七子之一

19、邓某,同上。

20、邓某,同上。

21、邓某,同上。

22、邓某,同上。

23、邓某,同上。

24、邓某,同上。

25,邓训,邓禹第六子。谒者、护羌校尉、谥平寿敬侯。有五子三女。妣阴氏,新野君(万户)、谥敬君。以王礼葬。

26.邓骘,邓训长子。郎中、黄门侍郎、车骑将军仪同三司、大将军奉朝请、位特进。二辞封上蔡侯(万三千户)、封上蔡侯、徙封罗候。为郡县逼,与子凤绝食死。后汉大将军位在公上的只有窦宪与邓骘两人。妣寇氏,寇恂孙女。见《后汉书.邓骘列传》、《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九》、《后汉书.寇恂列传》。

27、邓凤,邓骘子。侍中,与父同绝食死。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28、邓京,邓训次子。郎中、黄门侍郎,赠都尉印绶。卒于官,为五兄弟中早逝者。见《后汉书.邓禹列传》、《后汉纪孝和皇帝纪第十四》。

29、邓珍,邓京子。阳安侯,后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后汉纪.孝安皇帝纪第十六》作邓宝。

30、邓悝,邓训三子。郎中、黄门侍郎、虎贲中郎将、城门校尉、奉朝请,辞封叶侯(万户),一说四兄弟受实封,见《后汉书三国志补仅二十种.补后汉书年表》及《后汉书补表》。

31、邓广宗,邓悝子。封叶侯,后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32、邓弘,邓训四子。郎中、黄门侍郎、侍中、虎贲中郎将、赠骠骑将军、特进、奉朝请、两辞西平侯(万户),赠西平侯。为帝师,诸儒多归之,简葬。妣阎氏为安帝阎后同胞姊妹。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33、邓广德,邓弘子。殡封西平侯,后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34、邓甫德,邓弘子。开封令,封都乡侯,后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35、邓阊,邓训五子。郎中、侍中、黄门侍郎、奉朝请,辞封西华侯(万户)。妣耿氏,有节操。《后汉书.邓禹列传》

36、邓忠,邓阊子。封西华侯,后废。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37、邓燕,邓训长女。见《后汉纪.孝和皇帝纪》,早卒,有女名“娥”,姓无考,《八家后汉书辑注》作邓娥。

38、邓绥,邓训次女。和熹皇后,政治家,实际国家最高领袖,

39、邓容,邓训小女。见《后汉纪.孝和皇帝纪》。

40、邓邠即邓陔,邓禹子。出处同上,与邓训友善,常跟邓绥辈讲邓禹故事,

41、邓鸿,邓禹第十三子。将兵长史、度辽将军、行车骑将军、小侯。好筹划,击匈奴有功,下狱死。见《后汉书.邓禹列传》,一说自杀,见《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同书《熊氏后汉书年表校补》作邓宏,曾为光禄勋。

42、邓朱,邓禹媳。和帝阴后外祖母,与二子参与桓帝阴后了巫蛊事件。

43、邓奉,邓朱子。同上,被杀,见《后汉书·和帝阴皇后纪。

44、邓毅,邓朱子。同上。

45、邓遵,邓骘从弟。度辽将军,舞阳侯,自杀。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46、邓万世,邓遵子。河南尹,绍封南乡侯,邓猛女叔父、下狱死。(后汉书邓禹列传》。

47、邓万代,见巜后汉书卷六十九窦何传》注斛,可能为邓万世之兄弟。

48、邓豹,邓骘从弟,河南尹,自杀见巜后汉书邓禹列传》。

49、邓畅,邓骘从弟。将作大近,自杀。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50、邓嗣,邓豹子。著书东观、屯骑校尉,过继邓阊,为阊妻耿氏养其名或不为“嗣”,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51、邓香,邓禹曾孙、邓遵子。赠车骑将军,追封安阳侯(大县)桓帝皇后邓猛女父。妣宣氏,长安君、昆阳君,封大县,以后母之仪葬。桓帝皇后邓猛女母,见《后汉书.邓禹列传》。见《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后汉书三国志补三十种.东汉中兴功臣侯世系表》。

52、邓猛女,邓香女。桓帝皇后,被废。《东观》作邓猛。

53、邓猛女姐。不载其名。见《后汉书.梁冀列传》。

54、邓演,邓香子。位特进,封南顿侯。见《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

55、邓康,邓演子。侍中,袭南顿侯、沘阳侯,免官。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56、邓统,邓演子。侍中,袭封昆阳侯,免。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57、邓会,邓统堂弟。一名邓鲁,虎贲中郎将,袭安阳侯,死于暴室。见《续汉书.皇后纪》《二十四史考异.卷十三。

58、邓秉,邓统弟。封淯阳侯,免。见《后汉书.桓帝邓皇后纪。

59、邓弼,越骑校尉,免。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60、邓德,侍中羽林左骑,免。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61、邓寿,侍中羽林右骑,免。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62、邓循,议郎,免。见《后汉书.志第十二》。

63、邓飏,邓禹后人。曹魏尚书、玄学家、名士。见《资治通鉴》、巜三国志.魏书》。

64、邓芝,邓禹后人蜀汉前将军、兖州刺史、车骑将军、假节位在大司马、大将军之后。季汉武亭候,不治私财。见《三国志邓芝传》。

65,邓良,邓芝子。袭武亭《三国志·邓芝传》、“子良,袭爵,景耀中为尚书左选郎,晋朝广汉大守。”同书《后主传》、“遣私署待中张绍、光禄大夫谯周、附马都尉邓良。”

02

邓彪家族(5人)

1、邓况,楚人,新野邓氏始迁祖,务农。见《后汉书.邓彪列传》

2、邓邯,勃海太守,鄳侯,东汉开国功臣。见《后汉书.邓彪列传》。《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云邓邯“功未祥。建武时封。永平中薨。”“以建武初有功封”。

3、邓彪,邓邯子,桂阳大守、太仆、光禄大夫行服、奉车都尉、大司农、太尉、太傅、录尚书事,赐关内侯。让国于弟,有高节,在位清白,为百僚式。见《后汉书.邓彪列传》,

4、邓荆凤母,不载名,见上。

5、邓荆风,邓邯子,袭父侯爵,为鄳侯,邓彪同父异母弟。邓彪让爵于荆风,见《邓彪传》。一作凤明,见《太平御.览卷第五百一十五》、“帝高其节,诏书听许凤袭爵,彪州郡。”《东观》作邓凤。

03

邓晨家族(17人)

1、邓隆,扬州刺史,邓晨曾祖父。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2、邓勋,交趾刺史,邓晨祖父。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3、邓宏,豫章都尉,邓晨父,以上三人应为西汉中叶至新莽时期人物,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4、邓某,邓宏子。邓晨之兄,邓奉之父,不载名。

5、邓晨,邓宏子。偏将军、常山太守、光禄大夫、使持节、镇九江,中山大守、汝南大守、行廷尉事,一说“行卫尉事”,见《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封房子侯、更封南懋侯、定封西华,谥惠侯。妣刘元,刘秀二姐,与三女同时被主,招魂与晨合葬,谥新野节义长公主、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6、邓晨女。不载名,死于战乱,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7、邓晨女,见上。

8、邓晨女,见上。

9、邓泛,邓晨长子。封吴房侯,奉母刘元祭,见《后汉书.邓晨列传》。一说邓汎。《东观》作吴侯。《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云建武元年封。可能不是刘元亲生。

10、邓棠,邓晨小子。第二代西华侯、徙封(第一代)武当侯。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11、邓固,邓棠子。第二代武当侯。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12、邓国,邓固子。第三代武当侯。见《后汉书.邓晨列传》。13、邓福,邓国子。第四代武当侯,顺帝永建元年即公元126年率,无子,国除。见《后汉书.邓晨列传》。

14、邓奉,邓晨兄子。破虏将军,怒吴汉掠新野,(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东汉将相大臣年表》载邓奉于建武二年8月反,被杀,

15、邓终,邓奉弟。与邓奉同反。见《后汉书.祭遵传》。

16、邓某,邓衍之父。约于公元60年去世。

17、邓衍,玄武司马、小候、外戚。

04

早期从刘秀族属不明的邓氏(7人)

1、邓满,将军,刘秀“留将军邓满守巨鹿。”见(后汉书王昌列传》、资治通鉴卷第三十九》

2、邓隆,游击将军,刘秀‘使救蓟’见巜后汉书.彭庞列传

朱浮列传》。

3、邓寻,建威将军,邓禹部下。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4、邓弘,邓禹部下,车骑将车。见《后汉书.邓禹列传》

5、邓晔、析县人,复汉将车、执金昔,应为侯爵,不载封地。后汉书·邓禹列传》.《冯异列传》、《资治通鉴.卷第四十》

6、邓让,更始政权交趾牧,列侯。不载封地,率长沙、零陵,江夏,武陵、桂阳、苍梧、交趾七部太归刘秀,《后汉书,光武帝纪》、(岑彭列传》、《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一》。

7、邓让夫人,阴氏,阴丽华姐。

05

其他邓氏(66人)

1、邓蒲,见司马彪《后汉书.卷二》,可能为邓满。“更始二年,光武纳耿纯之策,留蒲围巨鹿。”

2、邓氏,阴丽华母,见《后汉书.光烈皇后纪》、《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二》,与子阴䜣同时被杀。

3、邓仲况,延岑护军。《后汉书.卷六十.苏竟列传》、“延岑护军邓仲况拥兵据南阳阴县为寇,而刘歆兄子龚为其谋主”,又见《资治通鉴.卷第四十一》

4、邓融,陇西太守。《后汉书.卷五十七.郭丹列传》、(廉范列传》。

5、元氏,邓叠母。称邓夫人、比文母,参与窦宪废和帝阴谋。(石汉书卷七十五.张酣列传》、“皆言宪受顾命之托,怀伊、吕之思,主乃复比邓夫人于文母。”又见《后汉纪.孝和皇帝纪。

6、邓叠,元氏子。卫尉、侍中、行征西将军、穰侯,与母元氏、为邓磊参与了窦宪废和帝阴谋,被杀。《后后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补后汉书年表》、“以击匈奴永元四年封,六月坐谋反,诛。”同书《后汉书补表》称邓叠“以外戚封。

7、邓磊,邓叠弟。步兵校尉,问上。以上三人为外戚,有可能为邓禹后人。

人的可能性

8、邓卫尉,见《孔丛子·连丛子下》,

9、邓孙。清罗振玉《雪堂类稿甲笔记汇编.石交录》载有、汉永元十年(和帝年号,公元99年)石刻有邓孙。

10,邓访,一作邓防,安帝时尚书。见《后汉书.邓禹列传》、《后汉纪孝安皇帝》作邓防,可能为邓禹后人。邓绥死后,被诬,“徙邓访及家属于远郡。”

11、邓耽,文学之士,东汉中期人,可能为东观著书者,应有官位。(后汉书.卷八十上.刘毅列传》、“时刘珍、邓耽、尹兑、马融共上书称其美,安帝嘉之。”有《郊祀赋》传世,

12、邓显,九江太守。《后汉书.卷六》、“扬州刺史尹耀、九江太守邓显讨贼范容等于历阳,军败,耀显为贼所殁。”又见《资治通鉴·卷五十二)。

13、邓盛,刺史、太仆、太尉,《后汉书》、《后汉纪》有零星记载。

14、邓伯條,太尉,可能与太尉邓盛为同一人。

15、邓盛,太尉诸曹掾,《商源流史.邓国考》载、“邓盛,广州人,迁苍梧,太尉诸曹掾。”又见《邓姓史话》,与太尉邓盛不是同一人。东汉无广州,此邓盛可能为三国时期吴国人。

16、邓邵,县令。《后汉书.卷六十二.陈寔传》、“县令邓邵试与语,奇之。”

17、邓傈,“永初五年(111年),虎贲中郎将邓傈为城门校尉”,(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补后汉书年表》。

18、邓泉,即邓渊,李贤注解避李渊讳改“泉”,光禄勋。《后汉书献帝纪.第九》,“李催、郭汜等追乘舆,战于东涧,王师败绩,杀光禄勋邓泉。”《十七史商榷,卷三十一》、“兴平二年(195年),李催、郭汜等杀光禄勋邓泉。案巜五行志》作邓渊。巜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熊氏后汉书年表校补》云、邓泉、宣璠等之死在十二月。、

19、邓龙将军。《三国志吴书第九》、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

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擒龙送吴。

20、邓鲤,护泽侯。《后汉书奋七十寒郎列传》《后汉演义第二十六回》。

21、邓敬公。《太平御览卷第五百二》引谢沈《后汉书》郑敬、,“学同郡邓敬公为督邮,过存敬。”22、邓子敬,公车司马令。《风俗通义.卷三》,

23、邓儒,尚书令,具体年代不可考。《邓儒传》、“邓儒,字伯祖补尚书令。正身机密,剪邪截曲,不挠强臣。”见谢承《后汉书,卷六。

24、邓敬,见谢承《后汉书.卷二》及谢沉《后汉书》、“同郡邓敬因折枝为坐。”

25、邓道,见谢承《后汉书.卷六》,

26、邓通,见上,可能为邓道。

27、邓子然,东汉末期志士。《建安七子集.孔融集》、“志士邓子然告困,焉得爱釜庾之间,以伤烈士之心?今与豆三斗,后乏复言。”该书注解,“邓”可能为“甄”。又见《太平御览.卷第八百四十一》。

28、邓羲,一作邓义,侍中、名士。散见《后汉书.卷一百四》.《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三国志.魏书.童二袁刘传》。

29、邓句,吴使节,被杀。见《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孙休道使邓句,敕交趾太守锁送其民,发以为兵。吴将吴兴因民心愤怒,又承王师平定巴蜀,即纠合豪杰,诛除句等。"

30、邓展,东汉末至曹魏为奋威将军,封乐乡侯,见《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典论》。《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后汉书补表》云邓展“以奋威将军侯”、同书《三国职官表》云邓展“建安中封。

31、邓聘,御史,与邓渊同时被害。见《后汉纪孝献皇帝纪》。

32、邓济,东汉末将车、刘表部下。《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表将据湖阳。(曹操)攻拔之,生擒济,湖阳降。”《资治通鉴卷第六十二》“建安二年冬十一月,生擒刘表部将邓济。

33、邓贤,东汉末刘璋九将之。《后汉书》《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刘璋遣其将刘璝、冷苞、张任、邓贤、吴懿等拒备。”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璋遣刘璝、冷苞、张任、邓贤等拒先主。"

34、邓荀,交趾察战。《十七史商榷.卷四十二》、“察战,吴官名,今扬都有察战巷。"《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三国职官表》云、察战一职,疑亦督察营阵之官。”又见《晋书.陶璜传》。

35、邓艾,南阳人,军事战略家。先后为尚书郎、安南太守、汝南大守、兖州刺史、振威将军、长水校尉、安西将军假节、护东羌校尉、镇西将军都督陇右诸军事、征西将军、大尉。封方城亭侯、方城乡侯、邓侯(6600户,后增2万户)。破季汉,依邓禹故事,承制封拜。诏艾功虽白起、韩信、周亚父、吴汉不可比,被冤杀。见《三国志.魏书邓艾传》。

36、邓忠,邓艾子,惠唐亭侯,与父邓艾同时被冤杀。见《三国志.邓艾传》。

37、邓某,邓艾子,亭侯,千户,见《三国志.邓艾传》。

39、邓郎,邓艾孙,郎中、丹水令、定陵令。《三国志.邓艾传》注水巜世语》、“先是以艾孙郎为丹水令,由此迁为定陵令。永嘉(晋怀平号,307-313年)中郎为新都太守,未之官,在襄阳失火,郎及呼妻子举室烧死。惟子韬子行得免。千秋先卒,二子亦烧化。

40、邓郎母,见上。

41、邓郎妻,见上。

42、邓千秋,邓艾次孙,掾、新都台守。《三国志·邓艾传》注引《世语》、“次孙千秋有时望,光禄大夫王戎辟为掾

43、邓千秋子,见邓郎。

44、邓滔,邓郎子,同上。

45、邓行,邓滔子,同上。说明、邓郎至邓行应为晋时人物

46、邓范,邓艾同宗,见《邓艾传》。

47、邓由,孙吴将军,降曹魏。《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七》《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景元二年(曹魏元帝年号,即公元261年)、襄阳太守表吴贼邓由等欲来归化。”

48、邓生,曹魏将军。《三国志.魏书·徐胡二王传》注引司马彪《战略》、“胡烈表上、吴贼邓由、李光等,同谋十八屯,欲来归化,遣将张吴、邓生,并送质任。”

49、邓静,散郎,好雅乐。《三国志.魏书.方技传.第二十九》、“时散郎邓静、尹齐善咏雅乐。”《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三国职官表》云“建安末为散骑侍郎”。

50、邓龙,东汉末将军、江夏太守黄祖部将。《三国志.周瑜列传》、“江夏太守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人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

51、邓当,吴将军、别部司马,孙策部下,妣吕氏,吕蒙姐夫。见《三国志吕蒙传》。

52、邓玄之,南阳人。见《三国志.吕蒙传》。

53、邓升,汉末将军。《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载、“干乃留其将复昭、邓升守城,自诣匈奴单干求救。”

54、邓子孝,《三国志.蜀书.传第八》、“便与袁沛、邓子孝等浮涉沧海,南至交州。”同卷《魏略》、“往者随军到荆州,见邓子孝、桓元将,粗闻足下动静,云夫子既在益州。

55、邓方,字孔山,南那人,蜀汉朱提太守、安远将军、庲降都督。重义疏财。

56、邓贤,季汉孟达外甥。见《三国志.魏书.明帝纪》注引巜魏略》‘宣王诱达将及达甥邓贤。《晋书.帝纪第一》

57、邓敦,曹魏将军,谓蜀不可讨,为司马昭所杀。见《晋书帝纪二》。《通鉴纪事本末卷十一》、“秋八月,军发洛阳,大犒将士,陈师誓众。将车邓敦谓蜀未可讨。司马昭斩以循。

58、邓辅,蜀汉房陵太守。《三国志.吴书.陆逊传》、“逊遣将军李异等将三千,又攻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

59、邓凯,大姓首领。《三国志·陆逊传》、“秭归大姓文布、邓凯等合夷兵数千人,首尾西方。”

60、邓客,三国时期吴国长沙人,见《乡土湖南.走马楼吴简》。61、邓鼠,出处同上。

62、邓角,出处同上。

63、邓蒋,可能为复姓,出处同上。

64、邓铜,将季汉军。《资治通鉴.卷七十一》《三国志.诸葛亮传》、“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邓铜等。”

65、邓香,吴将军,见《晋书.卷十四·列传第四》及《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三国职官表》。

66、邓喜,将军,见《晋书.五行志》及《后汉书三国志补表三十种三国职官表》。

邓林会,字垚之,号聚源堂主人

2022年10月27日

||

||

||

||

||

后汉书翻译及原文_后汉书郭伋传_后汉书

上一篇: 恬倩退烧药说明书用量是多少
下一篇: 历史文献的定义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