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野史 > 史书假话多 王晓磊书写武则天还原真面目(图)

史书假话多 王晓磊书写武则天还原真面目(图)

史书假话多 王晓磊书写武则天还原真面目(图)曾凭《卑鄙的圣人:曹操》创下300万册历史小说销售纪录的王晓磊,近日推出了新作《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曹操与武曌,一个站在士族社会起点,一个站在士族社会终点。

王晓磊

曾凭《卑鄙的圣人:曹操》创下300万册历史小说销售纪录的王晓磊,近日推出了新作《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曹操与武曌,一个站在士族社会起点,一个站在士族社会终点。曹操自战场起家而致胜,是男人奋斗的例子,武曌自情场入局而致胜,是女人成功的典型”。时下影视剧经常“粉饰”武则天,传统史家的笔下她则是被抹黑过的,人格方面的缺陷被放大,“比如欧阳修编著的《新唐书》记述了其许多劣迹”,王晓磊说:“一些史书假话多、粉饰多,读史要想有所收获、洞悉真实,就必须学会动脑、推理。”

武曌之意义:与曹操分列士族社会两端

写作《卑鄙的圣人:曹操》之前,王晓磊用了10年时间研究曹操其人,几乎穷尽所有能找到的有关曹操的史料,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力求还原“一代枭雄的日常面目”。曹操之后,缘何将视角放到了武则天身上?王晓磊说,“从历史角度看,曹丕建立九品中正制是士族政治之始,唐高宗废王立武、大兴科举是士族政治之末,如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所说是‘中古史之转折点’,所以曹操与武曌,一个站在士族社会起点,一个站在士族社会终点。”

而且相比较而言,王晓磊认为曹操自战场起家而致胜,是男人奋斗的例子,武曌自情场入局而致胜,是女人成功的典型。王晓磊用3年时间研究了留存至今的与武则天有关的史料,包括唐初正史、野史、笔记、碑刻、诗文、佛道文献等都一一涉猎。

范冰冰版电视剧《武媚娘传奇》播出原是《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岁》这本书上市的最好时机,但这本书的出版却延迟了,王晓磊说:“我的确错过了一次契机,但是有原因的。我以往比较关注中晚唐和科举制度,对安史之乱前的历史了解不深,所以需要重新学习这段历史,这耗费了我一年时间。另外,或许是鄙人不喜凑热闹的老脾气作怪吧,我也不想借某阵风来提升自己的宣传和销量,所以年初首部完成后,又修改了两遍,躲开最热闹的那一段。”

欲望的火焰:中年后大行杀戮权力至上

王晓磊说,如果按《新唐书》《资治通鉴》的标准去卡,《武则天:从三岁到八十二岁》这本书虚构比重占六成以上,“如果按照传统官方史学的描述,武曌大体是一个脑垂体异常,雄性荷尔蒙过盛的、穷恶的、歹毒的、不可饶恕的女人,难道那就是真实历史?李治就爱上这么一块料啊?我把许多史书上记载的‘不合逻辑’的东西去掉了,相反,把史学研究者们挖掘出的成果充实进去,使之贯通,小说是和主人公一起走人生路,必须把故事圆好、把逻辑尽量捋顺,这么做是为了把人物从‘神坛’上拉下来,或者从‘粪坑’里捞出来,把其当作和我们一样的人来评价。”

写作武则天,王晓磊最大的感触是:“钱、性都可以让人癫狂,但在权力面前,这两者连提鞋都不配。”他认为:“在东汉后期、唐后期、明代,一些男性为了权力和富贵甚至甘愿阉割成了宦官,至少在他们看来一个没有权势的男人似乎比一个不算纯爷们的男人更痛苦。这话用在身为女性的武曌身上也非常适合,比如她自幼受母亲杨氏熏陶与人为善,可她在争夺权力过程中不能克制欲望,大行杀戮,在中国历代篡国者中她杀人最多,推行酷吏政治,仅她前后任命的70多位宰相,一半以上被她杀掉或者处置流放(不过值得肯定的是,她杀的基本是贵族集团、官僚集团内部之人,对普通百姓还算可以)。”

还有,李治死后武曌曾经有个男宠叫薛怀义,也是武曌夺权的重要功臣,“拿现在的眼光看这个人不错,虽然他当男宠最初是为富贵,但后来似乎是真的动情了,为‘专宠’干出了一些荒唐事,颇有些现代情人耍小性的行为。不过对身为皇帝的武曌来说,不能允许这个人藐视她的皇权,最终还是把这个人杀了。可见在她心目中,性也好、爱也好,终究不如权力。虽然武曌五十岁之前不是这样,但中年以后的她绝对是权力至上的。”

辨史书真伪:欧阳修故意“抹黑”武则天?

王晓磊是个历史迷,但他说自己从来不相信以史为鉴之类的话,“我对历史的兴趣来自两方面:第一,中国史一大特色是以人物传记为主,数千年来多少人物生平之精华摆在那里,如我一般的平凡之辈能从中体会到各种各样的人生。第二,一部分史书假话多、粉饰多,要想有所收获、洞悉真实,就必须比对不同传记、查阅相关资料。”

以武则天的生平为例,王晓磊发现《新唐书》记述了许多武曌的劣迹,都是前人史料中没有的,甚至有些在逻辑上都解释不通,“大家都知道《新唐书》主编者欧阳修是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为什么要这样修史呢?”王晓磊说:“固然有不赞成女人干政的传统因素,但仔细研究北宋历史,我们似乎能找到更明确的答案。宋朝第三代君主宋真宗死时其子宋仁宗年幼,其养母太后刘氏专政,这位太后作风也相当跋扈,临朝听政10余年,甚至穿龙袍,只是没像武曌一样称帝,至今民间还有‘狸猫换太子’的传说。欧阳修和那群编纂者都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而且宋仁宗长大后对那位养母印象也不好,所以他们在修《新唐书》时对妇人干政极尽批判之能事。其实不仅武曌,这部书的中宗韦皇后、太平公主、杨贵妃等与政治关系密切的女性多多少少都有被抹黑。所以不了解这些背景盲目相信是不行的,而读历史的乐趣也就在于此,它就像推理一样挑战我们的思维。”

记者 王法艳

上一篇: 《东周列国志》读书笔记
下一篇: 东周列国志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